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循环导学案

水循环导学案

水循环导学案
一.目标引领
1.了解水圈里水体的类型;
2.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了解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破解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三.学法引领
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较简单知识,小组合作完成绘制水循环示意图,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

四.学程引领
学程之一了解水圈里的水体类型
自主探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并结合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关知识填空。

注意:填空部分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课上进行班级交流。

按照水的存在形态,水圈里的水可分为:_________态水、_________态水和_________态水;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 ____,分布最少,数量居中的是________。

按照水的存在空间,我们把地球上的水体分为_________水、_________水和大气水,______水是最重要的,其中_________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它主要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如_________水、湖泊水、冰川水、土壤水等。

地下水分为_________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因此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和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

读材料中图3.2回答: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

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大规模的水循环示意”图,大家可以看到水圈里的各种水体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

我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为水循环。

学程之二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一)自主探究:仔细观察课本59页“大规模的水循环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准备回答。

.
1.读课本“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划分为循环、循环、循环三种类型。

(2)请结合课本图文资料填写下表:
2.请在下图中填出三类水循环的具体组成环节,并尝试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拓展讨论】1.观察水循环示意图,分析水循环通过各环节联系了哪些圈层?
2. 海洋和陆地的水循环是否完全独立?是哪些环节将两者联系起来的?
学程之三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自主探究(先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根据材料探究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它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又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

探究(一):
1.面对滔滔黄河水,唐代诗人李白曾叹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水真的一去不回头了吗?
2.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请想一想,如果没有海陆间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陆地淡水资源将会怎样?
3.从总体上看,陆地水、大气水和海洋水会不会增多或减少?是什么在起作用?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水循环的第一个地理意义(用简洁语言概括)
意义一:
探究(二):
1.在水循环过程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迁移?
2.在水循环过程中,主要是什么能量在推动着水的循环?这种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化和交换?
可见,水循环的第二个地理意义为(用简洁语言概括)
意义二:
探究(三):
快速阅读课本60页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
思考:
1.黄河水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类型,哪一个环节?
2.在材料中,黄河水在参与水循环的同时塑造了什么样的地形?
3.形成这些地形的外力作用属于哪一种?
可以得出水循环的第三个意义
意义三:
学程之四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一)自主探究:快速阅读下面的两个新闻报道,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抢答下面的问题报道一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报道:今年6月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已历三次集中强降雨阶段。

从6月19日到7月22日,长江防总连续向三峡集团发出15道调度令,指挥其控泄拦洪。

7月10日8时,三峡入库流量高达36000立方米/秒。

此后两天多,下泄流量控制在32000
立方米/秒以内,部分洪水被拦蓄,坝前水位有所抬升。

报道二
新华网山东频道12月22日电:从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获悉,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已进入工程建设“高峰期”,目前正在全力加速建设,确保2012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共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其中,山东是东线工程的重点省份。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
人类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小结: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主要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的影响,有的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更加美好,有的却带来了恶果。

所以,人类活动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否则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

基础训练(C级)
1.地球上淡水资源的主体是()
A.河水B.浅层地下水C.淡水湖泊水D.冰川
2.下列环节在三种水循环中都具备的是( )
A.蒸发和降水
B.蒸发、降水和径流
C.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和降水
3. 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
B.重力能
C.大气运动
D.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4. 在下列水循环的各组成环节中,目前人类不能影响的是( )
A.人工增雨B.跨流域引水C.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D.水汽输送
5.在海陆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海洋水的蒸发
B.大气水的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巩固提高(B级)
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以循环更新,因此不必节约使用
B.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
C.由陆上内循环更新的水资源数量较少,因而陆上内循环对各地的影响意义不大
D.水循环能影响全球环境,但影响力度不大
3.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4.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海陆间大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
A ,
B
C ,D
(2)图上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____ 之间、_________________之间和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点击考例(A级)(思考后回答)
(2009年高考广东卷)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图1,回答(1)~(2)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
....的是()
A. 取水——保护水源地
B. 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 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 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