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
有时由于经济与政治方面的需要,采用国际战略的 公司通常也在主要的目标国家建立销售或生产单位。 然而,母国总部仍保持对当地战略、营销、财务和生 产的控制,当地机构仅仅是母国生产与销售机构的 “微缩”。
3 跨国战略
跨国战略具有两个首要的目标:寻求区位优势和 从世界范围的经营获中取经济效益。
区位优势是指跨国公司根据条件,将其价值链活 动( 例如制造、研究、开发以及销售) 分布或配置在 世界上能够最好或以最低成本进行这些活动的任何地 方。
配
一、跨国公司的战略构成
所有的跨国公司在制定竞争战略时都面临 着一个基本的战略两难问题:公司应当根据所 有目标市场的差异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呢?还是 应该忽略国别差异,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服务? 前者我们一般称之为当地反应方案(Local Responsiveness),后者我们称之为全球协调 方案(Global Coordination),因此这种战略两难 问题也就是成为全球——当地两难问题 。
以人为中心的跨国公司往往采取民族中心的人力 资源战略;
以技术为中心的跨国公司可能会顺应所在国家或 地区的要求,采用多中心的人力资源战略;
全球性跨国公司可能更倾向于采用全球性人力资 源战略。之后,有些学者又进一步细化了分类,把多 中心人力资源战略分为多中心和地区中心两种模式。
(1) 民族中心人力资源战略 民族中心人力资源战略以为,在雇员人力管理的
当地化战略并不限于有能力建立海外子公司的大 型跨国公司,即使是仅仅出口产品的小公司,也可以 通过适应不同的国家或文化而广泛地调整其产品线, 实施跨国公司战略。
2 国际化战略
与当地化战略相对应的是国际化战略。遵循国际 化战略的公司力图销售统一的全球性产品,并在世界 范围内采用相似的营销方法。如果为适应当地顾客和 文化而进行调整的话,这种调整也局限于产品提供方 式与营销战略方面的稍加改变。
分布在不同国家的资源可以为跨国公司提供在质 量和成本方面的优势, 利用上游区位优势,跨国公司 就可以将其下游单位配置在接近高质量原材料的低成 本来源的地方,寻求世界范围的低成本融资,或者将 下游单位配置在上游单位附近,使其所有下游单位共 享总公司在世界各地取得的发现与创新。
4 多地区战略
多地区战略是一种折衷战略,它试图将全球化水 平更高的跨国和国际战略的某些经济效率与区位优势 或某些当地调整优势相结合,并且拥有世界范围的产 品和世界性的价值链。地区战略是在特定的地区管理 原材料筹供、生产、营销及一些辅助性活动。
东道国公民(HCN),指来源于经营(如生产工 厂、 销售单位等)所在国的雇员;
母国公民(PCN),指来源于总部所在地的雇员;
第三国公民(TCN),指既不来自东道国也不来 自母国,而来自于第三国家的雇员。
1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模式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模式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 80时代才开始。美国学者勃尔姆特将跨国公司分为以 人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和全球性跨国公司三种类型, 从而就有了三种人力资源战略模式:
例如,遵循地区战略的公司拥有一系列产品满足北 美市场,同时有另一系列产品满足墨西哥和南美市场。 这不仅能获取与实施跨国和国际战略一样的某些成本 节约,而且还会给公司带来地区反应方面的灵活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模式与战略匹配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只在一国经营的公司 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更加复杂和多变。这主要因为 其雇员来源的多元化:
各个方面,公司都倾向于保持与公司母国相同的人力 资源管理习惯。在采用民族中心的公司中,过去在母 国的业绩和技术专长决定了海外任职的选拔标准。
与在管理和技术方面使用母国公民一样,评价和 晋升也采用母国标准。当采用民族中心国际人力资源 管理方式的公司利用外派人员时,由国际任职得来的 教训常常是有限的,或根本就没有。除了高层的国家 级或地区级的职位外,大多数的国际任职都是短期的, 常常是为了营销和签订销售合同。
1、 当地化战略
当地化战略将当地反应置于首要的位置, 公司为 满足顾客的需要而试图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 由于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差异化,针对世界不同的国 家生产和销售独特的或特殊的产品,调整每一种产品 适应当地的要求,会导致额外的成本支出。因此,当 地化战略通常必须索取较高的价格,来抵补需要调整 产品的成本。
跨国公司在解决全球——当地两难问题时所持的 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所处行业的全球化水平。 那么究竟是什么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呢?一般讲来有 下面几种因素:
全球市场。在全球市场中,跨国公司可以利用相同的品牌、广告 和分销渠道,那么该行业就是全球性的。 成本。关于成本,我们首先关注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企 业的生产营 销等成本。其次是看是否存在低成本原材料来源, 如果有,公司就可以到国外实施区位制造。 政府因素。这主要是指目标国家是否具有有利的贸易政策。政府 的贸易政策依行业和产品而不同,进口关税、配额对当地公司的 补贴就是限制全球战略的重要原因。 竞争。主要是指根据行业竞争对手的战略情况制定与之对应的战 略。
采用地区中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司与多中心的公司相 似,但在考核和晋升方面定有地区标准。
多中心和地区中心的好处包括:
比较而言,实行民族中心的人力资源战略仍有很多 好处:
1、母国雇员更大的可控性和忠诚。 2、母国雇员很少需要培训。 3、重要决策集中化。 然而,这也是有一定的代价的: 1、在高层管理职位很少需要招聘东道国公民。 2、东道国雇员可能无法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3、限制了外派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2) 地区中心和多中心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导
向
采取地区中心或多中心国际人力资源战略的公司,它们的 差别仅表现为多中心的公司按国家调整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方 式,而地区中心的公司则按地区调整。
多中心和地区中心的跨国公司任高层管理职位和技术职位 上通常使用母国公民,运用母国经理控制海外经营,或将技 术转让给海外生产机构。
采用多中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司对于大多数东道国籍 经理的考核和晋升,倾向于采用当地的程序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