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管理心理学之个性差异
❖ 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 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 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 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 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 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 “亚圣”。
四、个性在管理中的应用
❖ 诸葛亮在选拔将领时提出了“七观”法,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 变,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患而观 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 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环境对一个人个 性的影响是非常 大的,究竟有哪
些环境呢?
❖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 来住在坟地附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 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 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 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 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 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 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 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 (2)战国时李克提出“五视”,即“居而观 其所亲,富而观其所与,达而视其所举,穷 而视其所不为,贫而视其所不取。”
❖ (3)战国时刘昭写《人物志》
❖ (4)孔子提出因材施教
❖ (5)孔子把人分为“庸人、士人、君子、贤 人、圣人”几等
五、案例分析
❖ 克雄从事撰写广告文案的 工作,他颇具创意,但特 力独行的作风常和传统的 工作规范格格不入。克雄 虽然能将份内的工作圆满 完成,且创出令人耳目一 新的风格,但他迟到的次 数频繁,并经常以私事为 由请假。你也不喜欢克雄 和客户接触时,那种吊儿 郎当的德行。
第二篇 个体心理与行为
❖ 第二章 个体知觉与管理 ❖ 第三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 ❖ 第四章 态度、价值观与管理
第三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
❖ 2.1 ❖ 2.2 ❖ 2.3 ❖ 2.4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 能力
第四讲 个性心理特征
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个性的概念和结构,掌握个性的基 本特征
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个性差异化管理在 管理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武汉商人个性特征——小心不服输讲面子 西安商人个性特征——善抓商机敢做敢为 杭州商人个性特征——面子心太强少有大商人 宁波商人个性特征——四海为家冒险犯难 温州商人个性特征——从小处着手善于推销 闽南商人个性特征——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 石狮商人个性特征——天生爱做生意好打“侨” 东北商人个性特征——强悍易怒酒场谈生意。
❖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 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 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 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 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 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 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 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 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
❖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性情急躁 ❖ 天生慢性子
三、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 思考: ❖ “一方水
土养一方 人”是什 么意思?
各地商人个性特征
北京商人个性特征—带政治味能言善侃 上海商人个性特征—精明自负自傲勇于竞争 广东商人个性特征—以钱为人生第一要义勇于开拓 安徽商人个性特征—多儒商爱打文化牌 山西商人个性特征—勤俭吃苦讲究信用和质量
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倾向
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世界观
❖ 简单的说,个性即一个人完整的精神面貌
❖ 思考:每个人的个性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 不一样呢?
1、独特性
2、综合性
❖ 气质很好 ❖ 温柔体贴 ❖ 喜欢运动 ❖ 喜欢读书 ❖ 优柔寡断 ❖ ,,,
3、稳定性
❖ 经常表现出来的,比 较稳定的
❖ 华佗说:“这种病表面 看来一样,其实不同。 前一个病在内部,该服 泻药;后一个只是受点 外感,所以让他发发汗 就好了。”这两人回去 抓了药服了,果然病都 好了。
❖ 你读懂了吗?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指一个人在先天 素质的基础上,在其 生活、实践活动中, 经常表现出来的、比 较稳定的、带有一定 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
❖ 其他的广告工作人员都穿着公司规定的服饰, 并依照规章行事,克雄的穿着和举止却是随 性而至,自行其是。他可能穿运动夹克和球 鞋来上班,有时则是一件破旧的牛仔裤,再 套件运动衫。此外他接待客人时那种漫不经 心的态度,让你怀疑他的行为是否损害公司 的形象、身为主管的你是否该继续容忍克制 克雄的特立独行呢?
本课教学目录
1 情境导入 2 什么是个性?
3 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4 案例分析及课堂回顾
思考:这些俗语是什么意思?
❖ 1、一样米养百样人 ❖ 2、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 3、一树之果,有酸有甜 ❖ 案例1 “水至清则无鱼”
案例2 “华佗治病”
❖ 华佗诊病极其准确。 一次,有两个官员闹 头疼发热,先后找华 佗看病。经华佗问明 病情,给一个开了泻 药,另一个开了发汗 药。有人在旁边看华 佗开药方,问他为什 么病情相同,用药却 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