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与家具设计史 第二章 夏商与西周时期

室内与家具设计史 第二章 夏商与西周时期


夏 商 与 西 周
商代青铜工艺的最高代表四羊方尊
夏 商 与 西 周
河南安阳 出土的司母戊鼎
• 商、周时代的铜器多为礼器,直至现在仍 作为文明的见证,文化的载体。
夏 商 与 西 周
1995年中国政府赠送联 合国的世纪宝鼎
第五节 装饰纹样
夏商与西周时期的装饰纹样以青铜器中所展示的
纹样最具代表性。主要分为四类:
作为承托器具的案,最初为古代人们进食之
用的短足木盘,这类案的前身便是盛放食品
夏 商
或杂物的陶盘或简单木板。随着案形体的增 高、加宽,并从无足逐渐向有足发展。

西

殷墟出土的石案
殷墟发现的嵌蚌鱼漆木案
俎——早期的俎是古
代割肉所用的砧板,

这是俎最原始的功能 形态。随后出现俎的

第二种功能形态,即
与 作为古代祭祀、设宴
编织工艺更加丰富多彩。以质料来分主要有

竹席、苇席、草席和藤席四大类,每一类又
西
包括若干种。如竹席按竹的产地、品种和颜

色而有不同称呼,按加工工艺又分粗蔑席
(多为筵席,古称“籧篨”音同“渠除”)、
细蔑席和重蔑席等。
中国古代人民是席地而居的生活方式,可
以说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

席上进行的,并且由此产生一整套的生活

⑴ 自然纹样,如云纹、雷纹和涡纹;

⑵ 动物纹样,如象纹、蚕纹、蝉纹、龟纹和鱼

纹,它们表现的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生物;
西
⑶ 几何纹样,如窃曲纹、环带纹、垂鳞纹、重
Hale Waihona Puke 周环纹、方形纹和圆圈纹,它是经过人们抽象化了
的几何纹样;
⑷ 神秘纹样;如饕餮纹、夔纹、凤鸟纹和龙
纹,它们是看似动物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 的形象,具有图腾的意义。
➢ 自然纹样



西 周
➢ 动物纹样
夏 商 与 西 周
➢ 几何纹样
夏 商 与 西 周
➢ 神秘纹样
夏 商 与 西 周
夏 商 与 西 周
《三礼图》中的黼依
二、陈设
⑴ 陶器

进入奴隶制社会后,青铜器的发展给社会
商 与
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昔日 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陶器已经逐渐失去原 有的光辉。但商代的陶器仍有一些灰陶、
西
黑陶好作品。此外,还出现了原始瓷和刻

纹白陶。
夏 商 与 西 周
商灰陶鬲
西周灰陶甗
夏 商 与 西 周
周 平。
夏 商
“王者而后有明堂,其制盖起于古远, 夏曰世室,殷曰重屋,周曰明堂

——清·儒戴震
西

一、宫殿建筑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晚期的宫殿遗址,
夏 商 与
许多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夏末都城斟鄩。二里 头一号宫殿遗址是至今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 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堪称“华夏 文明第一殿”。遗址未发现瓦件,宫殿的构
夏 商 与 西 周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出土西周瓦(据《陕西古建筑》)
该器产于商前期,为宫
殿装饰品。饰件整体近
方形,平面为凹字形。

正面饰单线兽面纹,两 侧面各有一长方孔,环

绕孔的四周为一组龙虎

斗象的图案。此器为王
西 周
室宫殿木梁前端的装饰 构件,由此显示了商代 前朝王室建筑工艺的考
究和富丽气派,是中国
式。三段式的建筑立面构图形式在甲骨文和
西
金文中就有表现,如甲骨文中的“宅”和

“室”字,就好比我们现在画的建筑立面图 和剖面图一样,能表现出建筑的立面造型和
构造情况。



西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相
关文字
夏商与西周时期,夯土技术极其发达。首

先表现在建筑台基的构造上广泛使用夯土

技术。其次也表现在筑墙上。西周时期,
西
分化和阶级对立逐渐产生,反映在墓制上

则进一步出现了墓穴和棺椁。
夏 商 与 西 周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遗址(杨鸿勋复原)
“妇好墓”是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
“妇好”之墓。墓圹作长方形竖穴,南北
长5.6m,东西宽4m,深8m。墓室上部有

一与墓口大小相信的夯土房基,推测是用

于祭祀的享堂“母辛宗”。复原后的母辛

屋”。
西
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这一时

期也是我国“铜制家具”的繁荣阶段,主
要形式则以几、案、俎、禁为代表。
第二节 建筑概况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
商 与
分工的加快,夏商和西周的建筑有了很大的 发展。发展的主要领域是宫殿、庙宇和陵墓 等,因为它们与统治者的利益直接相关。至
西 于奴隶与平民的住所,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

米,建筑密度很高。房屋多建在水塘中,在水上
立柱构房。从现存较完整的1、2号房遗址的柱网
可知,平面为长方形,排架由前后檐柱和中柱组
成,圆木柱直接埋入土中。面宽4间和5间,进深
2间,朝西南向。
第三节 装饰与装修
一、装饰

夏商与西周的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可以

明显地划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段式的形

期也已形成了相当规模。
夏 商 与 西 周
夏 商 与 西 周
夏 商 与 西 周
夏 商 与 西 周
三、铜器
商代是我国青铜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这

些青铜器造型奇巧,装饰绚丽,气氛神秘, 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

当时的室内设计也有深刻的影响。

西 周
此时的青铜器属于陈设的有食器、盛器、 酒器和水器,但并非完全用于日常生活, 而是兼有礼器的性质。
西 或礼仪陈设之用的承
周 载牲畜的礼器,称为
“礼俎”。
商代铜俎与石俎
夏 商 与 西 周
虞、夏、商、周的礼俎
禁——是古人举行祭祀活动时盛放酒樽的
礼器,可能是祭祀用案的前身。禁是箱柜
之始,从禁的形象可以看出箱柜的原始形

态。


西

西周夔纹青铜禁
扆(yi) —— 屏风之始。扆,或写作“黼 依”,是古时天子座后的屏风,在周朝, 是天子专用的器具。
台基和某些用具都要涂成红色。考古发现
夏商与西周时期不少建筑的墙面还以彩绘

作美化,建筑的木构件有的做彩绘也有的
商 与
做雕刻。
据《考工记》记载,夏尚黑,商尚白,周 则尚红色。
西
周 殷墟M1001大墓木室
内壁刻纹遗痕,纹样
上施红色彩绘
第四节 家具与陈设
一、家具

⑴ 席——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席的种类和

沙、石灰组成的面层。晚周已出现铺地砖,

陕西扶风出土的方形铺地砖尺寸约

50cm×50cm,底面四角各有半个乒乓球大

小的突起,用以固定于垫层。
西
为保护夯土墙和土坯墙并取得平整的效果,

室外和室内墙面涂墁的做法已经广泛使用。
且周代已经有专门用于涂饰墙面的工具,
而且已经有地面涂黑和墙面涂白的做法。
关于室内色彩,周天子的宫殿中,柱、墙、
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白陶云雷纹豆
二、漆器
漆木用具在商代已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夏 商 与
这一方面表现为以日用器皿为特点的小型 漆木器在这一时期明显增多(如豆、盘、 觚、樽等),另一方面表现为以大型鼓架、 磬架为代表的乐器陈设,以抬舆、仪仗类
西
为代表的礼仪陈设,以及以俎、案、几类

为代表的典型承置用具陈设等,在这一时

宗形成面阔2间,进深3间的格局,以南向
西
为其正面。其四面空敞,周围无墙体或槅

扇之类的实体围护部件,而仅在柱间悬挂 帐幕装饰,并在显著的木构建上施以雕刻
及彩绘。地面则复原为石灰三合土抹面的
形式。
四、住宅建筑
夏 商 与 西 周
湖北蕲春西周 干阑建筑遗址



西
湖北蕲春西周干阑建筑遗址,范围有5000多平方
西
筑方式当是以夯土为台基,以木骨泥墙结构

建壁体,屋顶覆盖以树枝茅草的“茅茨土阶”
形态。
夏 商 与 西 周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杨鸿勋复原)
夏 商 与 西 周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杨鸿勋复原)
夏 商 与 西 周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建筑遗址(杨鸿勋复原)
二、坛庙建筑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
夏 商
建筑遗址属于西周早 期的建筑遗存。建筑 坐落在大型夯土台基

上,台基南北为
西 周
42.5m,东西为32.5m, 是一所矩形平面的两 进院落的四合院式建
筑。
陕西岐山凤雏村 西周建筑遗址 (傅熹年复原)
夏 商 与 西 周
三、陵墓建筑
氏族公社时期同一氏族的人生前死后都要
夏 商 与
在一起,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有人死后必须 埋葬在本氏族公共墓地的习俗,父系氏族 公社时期则出现了夫妻合葬或父子合葬的 形式。同时在私有制发展的基础上,贫富

习惯、风俗礼仪、等级制度,也影响到人

们的衣履式样、建筑格局,室内空间的尺
西
度体系。古人这种席居的生活方式也称为

筵席制度或茵席制度。
⑵ 几——几在古时是凭倚之具,为长者、 尊者所设,放在身前或身侧,也可以说是 靠背的母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