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精选多篇)辉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总结一直以来,辉南县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工作。
2014年辉南县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将办公室设在辉南县卫生局,承担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辉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履行法定职责,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切实做好各项食品法律法规学习贯彻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各成员部门开展各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有效的防范了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现总结如下:一、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辉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根本,按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安全使用常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
一是多次召开成员部门协调工作会议,对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并作出部署,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部门职责,既分工,又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不留死角,确保我县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良好,食品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并建立了食品安全联络员制度,加强了各成员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对一些监管边界不清的问题能够及时沟通,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坚持以《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工商、农业、质检等监管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检查、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2014年食品安全整顿专项行动工作与乳制品专项检查工作、地沟油及一次性筷子等各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各部门在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尽职尽责,为食品卫生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是加强了各项食品安全专项工作的指导、评估和检查,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对各部门、各环节的整顿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联合检查,有效的促进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意识。
辉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充分新闻媒体、报纸、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食品卫生知识。
一是公开举报投诉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投诉食品生产、销售、加工单位违反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特别是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强化了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二是组织各成员单位继续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把新闻报道和知识传播相结合,把曝光违法行为与宣传先进典型相结合,提高我县食品安全信誉,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和鉴别能力。
三是充分利用“3.15”、“平安建设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各种活动,组织各单位开展食品安全广场宣传活(收藏好范文,请便下次访问)动,并通过板报、横幅标语、传单等方式,大力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行为,促进依法经营、规范执法。
两年以来累计悬挂宣传条幅200余幅,出动宣传车辆280台次,发放宣传单30000余份,利用各宣传日累计设置食品安全宣传台100余个。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得到普及,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不断增强食品消费信心。
三、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辉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全面分析把握当前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并及时调整了工作的重点、思路和方法,紧跟政府职能调整工作的步伐,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整合资源,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能,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增强综合协调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明确职责,理清思路,落实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及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各项职责。
四、下步打算一是改革创新,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统筹协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统一,工作步调统一,信息发布统一,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
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发挥抓手作用,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保证政府食品安全部署落到实处。
健全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查违法违纪行为,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是统筹资源,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体系建设。
不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建设,要整合目前分散在各部门、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协调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综合利用效果,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建设,履行法定职责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三是精心准备,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
继续组织各部门大力宣传,不断强化企业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增强企业守法意识和自律行为,树立诚实守信的生产经营理念;要充分推动各种媒介,及时宣传食品安全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监督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是做好食品安全整顿的综合协调工作,形成整顿合力。
按照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要求,继续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形成整顿合力。
会同各有关部门,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将整顿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将任务分解到各个环节、各个监管部门、各个工作阶段,明确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时限、考核指标和具体责任人员,做到整顿工作组织领导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辉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第三篇:顺义区商务委员会五一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顺义区商务委员会五一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小结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2014年五一期间食品安全控制工作的通知》,保障百姓的食品安全,结合我委监管职责,加强对生猪屠宰、食盐专卖、酒类流通的监管力度,确保五一期间顺义区商务行业食品安全平稳运行,现将五一期间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健全领导商务委作为食品安全的职能部门,在定点屠宰、食盐专卖、酒类管理方面担负重要的职责。
我委就五一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统一了思想认识,要求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并成立了由委主任任组长、主管主任任副组长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法制科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并制定了《五一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方案》,对整治目标、工作重点、职责分工、时间安排、工作措施进行了具体安排,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顺利展开。
二、加大检查执法力度,落实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措施1、加强生猪肉食品市场安全监管。
一是严格执行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北京市政府《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依法查处私屠滥宰生产加工窝点,确保生猪实行定点屠宰,加大查处私屠滥宰窝点的力度,坚持发现一处查处一处。
二是树立“食品问题无小事,保障安全是大事”的思想,我委将委派执法人员分别对区内两家定点屠宰厂实行24小时驻场监控,驻场人员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生猪进场到宰后出厂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确保出厂的猪肉产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真正的“放心肉”。
三是严格禁止屠宰企业收购、屠宰加工、销售含“瘦肉精”等禁用药物的生猪及其产品,严防喂食“瘦肉精”生猪进入屠宰环节。
确保待宰生猪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加强食盐监督检查。
五一期间我委加大对餐饮企业、商业企业、食品、饲料加工企业等用盐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检查各类企业80余家,没收非法食用精盐6000余公斤。
有效净化了食盐销售市场,规范了食盐销售经营行为。
3、严格落实酒类商品随附单使用制度。
五一期间我委对区内重点镇域、大型商场、批发市场酒类商品随附单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其中对一家不按规定使用随附单的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二〇一四年五月七日第四篇: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责一、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2、制订全区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审议食品安全年度工作重点;3、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检查督促食品监管责任的落实;4、指导各部门、各街道食品安全工作;5、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政策法规,分析全区食品安全形势,研究提出食品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区食安委决策服务;2、按照区食安委的部署和职责分工,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和街道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组织实施督查督办工作;3、制订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执法行动;4、组织协调食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重大事故查处;5、负责实施对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考核;6、承办区食安委会议和重要活动,并抓好督促落实;7、完成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区食安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篇: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为加强鞍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全市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职能,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保证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制度。
一、会议制度鞍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会议包括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议。
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由主任或主任委托副主任召集并主持,全体成员参加。
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
特殊情况,可由主任或主任委托副主任决定随时召开。
会议内容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研究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讨论决定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措施和工作计划,部署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督查工作;组织协调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成员单位汇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及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督促检查会议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
会议须有专人记录,形成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人签发。
会议纪要发送范围根据会议内容和工作需要确定。
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议由办公室主任召集,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
特殊情况,可由办公室主任决定临时召开。
会议内容主要是研究落实委员会交办的具体工作任务;研究组织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查处工作;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织联合“打假”行动;根据国家要求组织实施对重点品种的检测与评价;分析食品安全形势,评估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风险;组织开展日常协调工作等。
二、食品安全案件举报受理与事故查处制度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相关成员单位要分别设立食品安全案件举报电话,由委员会办公室统一汇总后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应指定专人负责记录。
各成员单位按照首接负责的原则,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的案件。
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及时移交有权处理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