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语文标点符号复习点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助工具。
标点符号为2011年新增考点,考查范围是“常用标点”,考查重点是“正确使用”,考查体现在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判断题和作文题中,题型为句子标点使用正误判断。
201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其中点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七种,点号的作用不仅表示停顿,同时还表示语气。
一、问号(一)基本认识问号在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如:你见过xx吗?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二)错误类型1、非疑问句用问号如: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
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分析:例句虽有疑问词但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应改为句号。
2、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分析:选择问句虽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应在最后一处发问的地方使用问号,其余各项之间用逗号。
[注意]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3、倒装句之间误用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问。
分析:问号应放到后面,改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二、顿号(一)基本认识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如:我国科学、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错误类型1、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如:“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分析: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且为确数,应该在它们之间加上顿号。
2、约数之间误用顿号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
分析:“三四、十七八”是约数,不应该加上顿号。
3、语气词后误用顿号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分析:名词加了“啊”“呀”“呢”等就成了短句,应把顿号改为逗号。
4、分句之间误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分析:第一句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改为逗号。
第二句都是独立谓语形成分句,不可用顿号,改为逗号。
[注意]当谓语有共同宾语时可用顿号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三)注意点1、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2、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3、表并列性的书名号、引号之间不用顿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4、并列词语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三、逗号(一)基本认识逗号表示句内的短暂停顿,一般用于: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的后边如;对于这个xx,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如: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二)错误类型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如:我校是区重点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分析:句子中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有的宾语”,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之间应改为顿号。
2、总结语前误用逗号如: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
分析:“好一派……”是对前面的总结,属于总结语,逗号应改为冒号(三)注意点1、前后两句话都是同一说话人,不可误用冒号,应用逗号如:“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四、分号(一)基本认识1、用于并列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如:xx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xx分为乡、民族乡、镇。
(二)错误类型1、总结语前误用分号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分析:“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上文的总结,前面的分号应改为冒号。
(三)注意点1、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2、并列的词语用顿号,并列的短语用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如: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走路风风火火,讲话大声大气。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五、冒号(一)基本认识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
一般用于:1、称呼语后边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例如、如下”等词后边,表提示下文。
如: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3、用在总括性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个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4、用在总括性词语的前边,总结上文。
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职业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5、用于需要解释的洗浴的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地点:(二)错误类型1、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如: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又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分析:冒号作用是一管到底的的,一句话只用一个,因此保留“宣布”后边的冒号,“大家”后面改为逗号。
(三)注意点1、独立的引文前面要用冒号,不可用逗号如: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注意]若“表示”后非要用逗号,将最后的句号放在引号后面。
2、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六、句号(一)基本认识表示一句话的结束,一般用于:1、陈述句的末尾如:xxxx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如:请您稍等一下。
七、感叹号(一)基本认识感叹号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的末尾如:xx,快来!快来!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的末尾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xx实例:1、(2011北京)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
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分析:A中“世界环境日”是个特定日期,属于专有名词,应加引号。
B中“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
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中间应当用分号。
D中“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属于报刊栏目,应当用引号。
2、(2011海淀区)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
B.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C.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
D.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分析:B句后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内,C句的书名号应该改为引号,D句的省略号和“等”只用其一即可。
3、(2011天津)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B.“泥人张”彩塑用色明快,用料讲究,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传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C.《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D.沿着汽车行进的方向,我们发现这片戈壁深处的原始胡杨林次第呈现出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颜色。
分析:特指某种活动.应该用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因此,C句中《红色歌曲。
唱响津城》应该改为“红色歌曲,唱响津城”。
4、(2011河北)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 )A.榆林很古,一下车就感觉到了。
出站的地方就是残缺的城墙,一条旧街上,坐落着三种不同样式的古楼,人与车在楼下穿行。
B.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场帝扬广的诗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
C.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D.现在的天文学,不是光研究太阳、月亮、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和运行规律,还要研究星星里头的变化,研究宇宙的演化。
分析:如果看清了“花种得好”“菜种得好”这两个短句,就应该很快会明白这两个句子是两层不同的含义,有可能属于并列关系,那有可能“菜种得好”前面是分号。
如果再往后看“却可以食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
有转折意义在其中,“菜种得好”前可以用句号,总之“菜种得好”前面决不能是逗号。
5、(2011广安)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分析:此题侧重评价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十七、八岁”中的顿号应删去。
6、(2011杭州)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