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讲课教案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讲课教案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 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
精细、准确。 新生儿:兴奋 —— 抑制
快乐
愉快 喜爱 喜悦 轻松
喜欢 敬爱 热爱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 儿童对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情况: • 以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德 国 漫 画 父 与 子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小学低年级儿童可控性较差。例如:在玩得 入迷时,会忘记做家庭作业。小学低年级儿 童的情绪也很外显,情绪常常表露在外。
到高年级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 班干部为完成教师委托的任务,会耐心、细 致地帮助后进生。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
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一般而言,对低年级学生,采取讲故事、做游 戏过程中容易获得知识,得到健康,积极的情 感体验。
1、对儿童恐惧的研究证明 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
物的恐惧 。 小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学校的恐惧,如怕学
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 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等 。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 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 并更加现实化。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者对儿童的道德感所进行的研究发现: 1、小学儿童道德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2、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 3、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道德范
畴的情感体验有所不同; 4、小学儿童道德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5、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
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 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有人曾统计了一个五岁的男孩一年内共提出了
4043个涉及到25个方面的问题。 小学儿童的理智感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
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以介绍优秀少儿读物为 宜,让他在读物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启迪。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创造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通过环境设置、角色扮演、气氛组织等实践活
动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比如:利用电影、电视创设情境。观后再组织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爱笑俱乐部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 感 学习活动 交往生活 劳动、体育活动
表现之一:面对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 划的反应。
表现之二:引起愤怒的原因。 表现之三:表达心情的方式。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3、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了社会规则和道德 标准。
学前儿童喜欢某人是从具体的关系出发,而小学生在选择 伙伴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
比如:学前儿童喜欢不喜欢谁,只从自我出发的“XX爱和 我一起玩,我喜欢他;XX不给我玩具,我不喜欢他。”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在他出生的3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啼哭, 他患有腹绞痛,主要靠的是严格的喂养时间表, 除非必要,没有人来碰他,从来就没有人爱抚 他,或者与他一起做游戏。他母亲常常把他留 在小床或围栏里,父亲则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在他 身上。每晚当他哭闹时就会折磨他。可以说他 的父母对他没有进行一点点的感情投入,只是 训练了他如何上厕所。他不会表达情感。后来 经过3年的心理治疗,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可见,在早期,他的情绪情感还没有完全发展 起来。
上。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 1、从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
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 感兴趣; 2、从笼统的泛泛的兴趣,逐渐产生对不同学 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3、从对具有事实的兴趣发展到初步探讨抽象 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 4、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 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普小读物; 5、从对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到 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
等六种感情诵读“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 • 结果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童声音
表情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正常辨认阶段。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深刻性是指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所涉及的本 质程度。
一般来说,小学生 的情感表现还是比 较外露、易激动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而小学儿童学会从道德准则出发,确立自己的喜欢和不喜 欢。
“我喜欢XX,因为他学习好好,我讨厌XX,因为他不守 纪律。”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1、强度——易冲动、爆发快 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
学打时做何反应,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 回答“打他”。 2、速度——变化快 3、情境性——易受暗示 容易受到具体事物和情景支配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审美发展的特点如下: 1、小学低年级儿童已能很好地欣赏动物塑像,
而且与高年级儿童的感受体验十分接近。随年 龄的增长美感欣赏能力还会逐渐发展。 2、在音乐美感欣赏上,小学儿童对流行音乐很 感兴趣,对民族乐曲接触不多,而且缺乏人生 的体验感受,无法引起内心的共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