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心理学》教学详案
(七)
授课人 王倩倩 授课年级 2009级5、6、7、8班 指导老师 杨丽老师
授课内容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
课型 新课 课时 1课时 备课时间 11.2 授课时间 11月9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新课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活动有什
么关系;
2.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良好的情绪感染
幼儿的能力;
3.通过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探讨,帮助自己学会建立正确的高级情绪
观。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与保持幼儿良好情绪这
一知识点相联系进行讲
解
教学难点 无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行 为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
识
回
顾
1.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
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动机作用、组织作用、
信号作用、感染作用
3.保持幼儿健康情绪应注意的方面
1.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
的情绪状态;2.不要给孩
2
子造成过重的压力;3.
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
伙伴交往;4.允许幼儿适
当的宣泄;5.让幼儿学会
认识自己和他人
4.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易冲动性;2.情
绪的不稳定性;3.情绪的
外露性;4.高级情感的发
展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活动有什么关系是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展
开
新
课
学
习
一、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第八
条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原则充分体现了“幼儿教育在本质上
是一种环境的创造”。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已是不争的事
实。
从环境的组成上讲,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可以分为
人的环境和物的环境,即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环境有哪些?(引导学生讨论)
如:家庭(一小孩长期睡沙发)、学校(班额过多、场景有限等)、
社区环境、国家环境、自然环境等都属于物质环境。好的环境能使
幼儿处于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状态,而差的环境则容易导致幼儿
的消极情绪。幼儿良好的情绪依赖于幼儿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产生厌烦等消极情绪。
提问:什么是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人的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
就是一种环境的创造,在幼儿年龄段,他们更需要在相互信任、相
3
互平等,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生活,这样的环境会使幼儿感到安全、
温暖、宽松和愉快,也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活动与学习、
探索与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创设符合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
的精神环境,是幼儿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那么,教师应怎样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呢?在长期实际工作中,我作了以下几方
面的探索。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幼儿与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等
关系。影响最大的是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的关系以及幼儿与同伴之
间的关系。在这些环境中幼儿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讨论:人缘好(情绪良好、健康)、受排斥(粗暴、霸道)、受忽
略(自卑、抑郁)的幼儿各自的表现是什么,幼儿产生这些行为表
现后又会有怎样的结果产生(引导学生讨论)
提问:幼儿受精神环境影响过大的原因是什么?(情绪、情感的
感染作用,以情动情)
情绪具有易感染性的特点,和谐、优美、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无疑会使幼儿从中受到感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愉快的情
绪会成为一种情绪背景,影响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物质环境是基础,精神环境是关键。
二、游戏活动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影响人的情绪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动作、活动。受到动作的束缚时
人会引起本能的发怒,而活动会让我们身体、心理得到舒张(心情
压抑时,劳动也是一种发泄的方式)。
幼儿期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与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
表现在:
1、主动感是幼儿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
动的机会。(小大人)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经常处于被支配、从属的地位。但是在游戏
中,幼儿可以利用自己能利用的实物,做自己能做的动作,行使其
4
改变环境的主动权。这是一种幼儿承认自我的需要。
2、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一探究竟)
儿童对各种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看一
看,摸一摸。属于“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模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
由摆弄、操作、直接感知和“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3、游戏可以使幼儿梦想成真。“模仿”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构建相
关角色。(角色转换)
随着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及与成人接触的日益频繁,儿童希望自己
能“和大人一样”参加社会互动,利用玩具或代替物模仿成人的活
动,从而达到参与成人活动的目的,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而
获得快乐。
三、成人的情绪态度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成人对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幼儿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
素。对儿童有较大影响的是父母和老师。父母和教师是和幼儿接触
最多的成人。同时,父母和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提问:幼儿希望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认可,那他们怎样去判断呢?
(情绪的信号作用)
父母、教师认可与否主要以他们的情绪态度作为信号传达给幼
儿。
例如:“我与爸爸”(自己的小故事)
父母和教师一贯地以一种态度对待幼儿,则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
绪发展。父母、教师态度温和,对孩子多鼓励、热情帮助,成人对
幼儿的态度(积极、认可、鼓励),多以鼓励为主,发现幼儿身上的
闪光点、成人自身的态度(积极向上、健康、自信、热情)。反之,
如果父母、教师对幼儿粗暴、冷淡、训斥多,那么幼儿对周围事物
就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情绪萎缩,适应性差。
例如:“我的班主任”
教师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者,其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班的
5
幼儿。因此,不管自己有什么痛苦与不愉快,在幼儿园都要保持良
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
四、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幼儿期是情感自由表现时期,更是如此。幼儿对对自己的情感不
想掩饰,也不会掩饰,都自然地毫无保留地表现在他们的活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受到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
情绪。一个人要养成波澜不惊的态度,需要长期的良好习惯养成与
个人修养。
如何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呢?(与幼儿保持健康的情绪相联
系)
(一)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幼儿的情绪;
(二)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情绪的
外露性)
(三)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方法;
(因材施教)
(四)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
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喜怒哀乐的调整)
板书设计 见PPT
课后作业 无
教学反思 见第九章教学反思材料
指导
教师
的
评价
指导教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