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1 二次根式(第3课时)教案

21.1 二次根式(第3课时)教案

1 10
2
对负指数的化简学生应 学生独自完成, 在全体订 多加注意. 正答案.
.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活动三拓展提高
议一议: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4) 2 =_______=______;
(−5) 2 =_______=______;
(− 10 ) 2
=______=______;
与学生一起分析计算, 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完 得出完整的结论. 整的 a2 化简的结论.
8
2
利用这三个小题进一 (1) (2)两小题学生 步使学生对 a2 的化简有更 自己完成; 深刻的理解. (3)小题仿照结论完 成.
8
(3) (m−1)2 =m-1 (m≥1) =1-m(m<1) . 代数式定义:用运算符号把 数和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 叫做代数式. s 例如:7, a ,x+y,-2ab, , t 2 m , 25 ,等都是代数式. 活动四归纳小结 1. 为学生介绍代数式的 介绍代数式的定义为 基本概念. 今后的学习代数式化简做 好准备.
由上可知, a2 需要 a 的范围吗?为什么? a2 当 a<0 时, a2 =?
a2 =___ ( a ≥0) =___ ( a <0).
例 2.计算:
2 (1) (−3) ;
(2)
7 − 8
2

)2 (3) (m−1 .
解:(1) (−3)2 =3; (2) − 7 = 7 ;
请学生们回忆本节课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所学到的内容,谈谈你的收 能力,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意 2 获和体会,有什么好方法告 见和想法. 2. a 与( a )2 的区别; 诉大家. 3.代数式定义.
a2 的化简;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作业: 作业: 1.计算: (1). (2). (3).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 学 目 标
重点 利用 a2 = a ( a ≥0)进行计算 难点 当 a <0 时, a2 =- a 这一结论的推导和应用.
板书设计 课题:21.1 问题 1,2 二次根式
结论:当( a ≥0)时 a2 = a
归纳小结
例 2.计算: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活动一复习旧知识 2 1.( 3.9 ) 2.( x ) =_______ =_______; 活动二探索填空 _____= 2 2 =______; _____= 4 2 =______; _____= 0.12 =______; _____0 −4 ;
(4). − (−π ) 2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 角边为 a 和 b ,斜边为 c . (1)如果 a =12, b =5,求 c ; (2)如果 a =3, c =4,求 b ; (3)如果 c =10, b =9,求 a ; (4)如果 a = b =2,求 c .
2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2
学生口答第(1)小题 这两道小题的设计目的 (2)小题学生考虑应考虑 是复习旧知识,使学生与本 什么?怎样填写? 节课的内容分开.
使学生理解 a2 ( a ≥0) 2 与学生一起分析填空, 同 实际上是求 a 的算术平方 根. _____= 02 =______; 时讲清 a2 ( a ≥0)的意义 2 22 求的是 2 算术平方根, 并总结出规律. 即求 4 的算术平方根是 2; 同理依次可得 4,0.1, 2 ,0;
二次根式( 课时) 21.1 二次根式(第 3 课时)教案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a2 = a ,并能利用这一结论进行计算. 通过对 a2 的化简,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 解决了 a2 这一类问题的化简问题. 培养学生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分析生活中出现的不同事物
2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1) (2)两小题学生自己 解决; 虽然 x 可以取全体实数, (3)小题提醒学生应注意 但要养成习惯对字母进行 考虑 x 的取值范围. 讨论.
7
(3) 25 ; (4) 10−2 . 解:(1) 0.32 =0.3; (2) 2 = 2 ; 7 7 (3) 25 =5; (4) 10−2 =10-1=0.1=
3
3
因此,总结出 当( a ≥0)时 a2 = a . 例 1 化简: (1) 8 2 ; (2) 16 ; (3) (x2 +1)2 . 解:(1) 8 2 =8; (2) 16 = 4 2 =4; (3) (x2 +1)2 =x2+1. 练习.计算: (1) 0.32 ; (2)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