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净化空调系统验证方案修

净化空调系统验证方案修

制剂车间净化空调系统再验证方案文件编号:起草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质量部审核:年月日生产管理负责人:年月日批准人:年月日验证项目负责人:验证人员:实施日期:1概述1.1设备基本情况2 再验证目的3 职责4验证风险评估5.验证过程及要求6 验证参考资料7 再验证计划8 再验证内容8.1文件资料确认8.2净化空调机组各项技术参数确认8.3再验证用仪器仪表确认8.4 人员培训确认8.5空调净化系统设备运行确认8.6空调净化系统设备性能再确认9 验证结果评价10 附件1 概述制剂车间空调净化系统是由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组成的具有温湿度调节,空气除尘除菌的功能性系统。

其中冷冻水系统由溴化锂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组成;冷却水系统由冷却塔、冷却水泵及冷却水循环水管组成;空气净化系统由送风管道、回风管道、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组成。

空气净化过程如下图所示:新风(回风)→初效过滤→表冷→风机→中效过滤→高效过滤→洁净区部分排风(例如直排)→排风过滤机组→室外正压风量排至较低级别直至室外净化空调系统的部分房间装有微压差计,用以检测房间之间相对压力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系统内各区域的送风、回风及排风量的控制及调节来达到各个不同洁净级别之间及室内外的压差要求。

空气流由洁净区流向非洁净区,由缓冲间流向室外。

空调机组冷冻供回水管上设置压力、温度显示;新空气经过空调净化系统后能够保证洁净车间的悬浮粒子数、沉降菌及环境温湿度达到产品生产要求。

1.1 设备基本情况制剂车间净化空调机组安装在新制剂楼二层空调间,安装基础为200mm砼基础。

该组合式空调机组由回风段(新风段)、初效过滤段、预冷段、表冷段、风机段、加热段、蒸汽加湿段、中效过滤段、送风段组成。

制剂车间的净化面积约1167M2,该机组的各项技术参数据此设计。

该机组具体情况见下表:型号TZK-45Z 电源3¢/380V/50HZ风量46530M3/h 电机功率37KW全压1100Pa 外型尺寸9363×2826×2656 供冷/供热功率414/226 KW 净重7900Kg制造编号03K297 制造日期2003年12月制造商台佳实业、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2 再验证目的本次再验证目的在于证实制剂车间空调净化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及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生产工艺及GMP的要求。

3 职责3.1验证办公室:3.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和批准。

3.1.2负责验证协调工作,以确保验证方案顺利实施。

3.1.3负责验证结果及报告的审批。

3.2工程部:3.2.1负责组织试验所用仪器、设备的验证。

3.2.2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的校正。

3.2.3负责起草验证方案。

3.2.4负责空调净化系统的清洁消毒。

3.2.5负责收集各项验证数据、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报告。

3.2.6负责根据验证结果,修改空调净化系统的清洁程序。

3.3质量部:3.3.1负责验证所需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3.3.2负责取样及对样品的检验。

3.4生产部及各车间:3.4.1负责协助对空调净化系统清洁消毒。

3.4.2负责协助质量部取样。

3.4.3负责洁净区和设备的清洁4.验证风险评估4.1空调净化系统运行的因素:4.2风险评估判定标准严重程度(S)的评定等级表(一)严重程度(S) 描述 关键(4)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此风险可导致产品不能使用;直接影响GMP 原则,危害产品生产活动高(3)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此风险可导致产品召回或退回;不符合GMP 原则,可能引起检查或审计中产生偏差中(2)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仍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此风险可能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或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坏影响低(1)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产品质量要素仍产生较小影响可能性程度(P)的评定等级表(二)可能性(P) 描述 极高(4) 极易发生,如:复杂手工操作中的人为失误高(3) 偶尔发生,如:简单手工操作中因习惯造成的人为失误 中(2) 很少发生,如:需要初始配置或调整的自动化操作失败 低(1)发生可能性极低,如:标准设备进行的自动化操作失败空调净化系统操作及维护保养文件文件不全或缺失文件制定不合理人员培训不足未进行上岗考核仪器仪表 未校验失准风机过滤器制冷/供热机清洁消毒不到位 过滤器破损温湿度送风量过滤器堵塞 风速压差换气次数可检测性(D)的评定等级表(三)可检测性(D) 描述极低(4) 不存在能够检测到错误的机制低(3) 通过周期性手动控制可检测到错误中(2) 通过应用于每批的常规手动控制或分析可检测到错误高(1) 自动控制装置到位,检测错误(例:警报)或错误明显(例:错误导致不能继续进入下一阶段工艺)风险评定标准(表四)风险等级描述RPN>16或严重程度=4 高风险水平此为不可接受风险。

必须尽快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

对采用控制措施进行验证或确认,控制措施可靠性的证据,并监督执行。

严重程度分值为4导致的高风险水平,必须将其降低至RPN≤816≥RPN≥8 中等风险水平此风险要求采用控制措施。

所采用的措施可以是规程或技术措施,但也应经过验证或确认。

RPN≤7 低风险水平此风险水平为可接受,无需采用额外的控制措施。

4.3风险评估控制结果表:风险单元风险点存在的风险风险降低或消除措施消减后评估S P D RPN风险水平S P D RPN风险水平人员培训不足 4 1 2 8 高加强人员培训 3 1 2 6 低未进行上岗考核 3 2 1 6 低考核合格后上岗 2 1 1 2 低文件文件不全或缺失 2 3 1 6 低补全、确认文件存在 1 1 1 1 低文件制定不合理 2 1 4 8 中审核、修订 2 1 1 2 低仪器仪表未校验或失准 3 2 2 12 中检查、校验 2 1 2 4 低过滤器过滤器破损 4 1 4 16 高检查、测量、确认 3 1 2 6 低堵塞 3 1 3 9 高定期清理 3 1 1 3 低清洁、消毒 4 1 4 16 高定期清洗、消毒 3 1 1 3 低风机风速不足 4 2 2 16 高加强风机维护保养 2 1 2 4 低换气次数不足 4 3 2 24 高加大送风量2 1 2 4 低送风量不够 43 2 24 高 2 1 2 4 低压差不足 4 2 1 8 高 2 2 1 4 低制冷机温湿度无法满足 3 2 2 12 中增加冷媒、蒸汽压力等2 2 1 4 低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影响洁净区悬浮粒子、微生物限度、温湿度、压差、风速、换气次数等为重点因素,所以本验证重点对这些因素予以验证。

5 验证过程及要求再验证的过程,要求在上一步验证完成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验证。

环境监测(风速、换气次数、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数需进行连续三个周期的验证)6 验证参考资料6.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6.2《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6.3《中国药典》2015年版7 再验证计划本次再验证计划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完成。

8 再验证内容8.1文件资料确认相关文件名称文件编码存放处确认空调净化系统操作程序SOP 02-012空调净化系统清洁管理规程MS 02-024LG吸收式制冷机操作程序SOP 02-025LG吸收式制冷机维修保养程序SOP 02-026臭氧发生器操作程序SOP 02-021洁净区温湿度监控程序SOP 02-027洁净区(室)检测操作程序SOP 09-1038.2净化空调机组各项技术参数确认项目要求确认结果各房间换气次数(次/h)≥15次全压(P a)1100供冷功率(KW)414电机功率(KW)378.3 再验证用仪器仪表确认名称规格或型号校验结果校验证书编号有效期热球风速仪Model 8908压差表0~60Pa温湿度表GJWS-B1型尘埃粒子计数器CSJ-C确认工程部计量主管:年月日验证项目负责人:______年月日8.4 人员培训确认序号培训内容培训人员考核结果确认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 洁净区温湿度监控程序3 臭氧发生器操作程序4 空调净化系统操作程序5 本验证方案6 洁净区(室)检测操作程序7 LG吸收式制冷机操作程序8 LG吸收式制冷机维修保养程序8.5 空调净化系统设备运行确认按照该空调机组的操作程序启动该设备,运行30分钟;观察整台设备运转情况。

项目合格标准确认结果电机运转方向正确整机运行正常,无异常声响、震动空调箱体无漏风现象,密封门无漏风现象电机、轴瓦停机后检查电机、轴瓦无发热现象标准操作程序完全正确设备开机时间段:操作人:实验结果评价:验证人/日期:审核人:日期:8.6空调净化系统设备性能再确认8.6.1空气净化系统设备性能再确认,是在系统全部运行状态下进行,结合设备运行及维护情况,检验总结、分析其技术参数是否仍能达到设计技术指标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

每周全面监测一次,监测项目包括压差、换气次数、温湿度、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等,连续监测三周。

8.6.2合格标准:各房间换气次数≥15次。

静压差:洁净走廊→产尘量大的房间≥5Pa;洁净区→非洁净区≥10Pa。

除特殊要求外,温湿度均能达到,温度:18—26℃;湿度:45—65%。

洁净区的悬浮粒子数、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能达到D级洁净区要求。

8.6.3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由质量部进行检测,其余项目由工程部检测。

9 验证结果评价评价人:日期审核人:日期10 附件附件: 1洁净区(室) 微生物检测报告编码:RD 09-147-03检测车间:测试标准:测试项目:(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测试状态: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检测时间:序号房间名称各点微生物菌数(个/皿)结果结论1 2 3 4 5 6 7 8检验人:复核人:部门经理:制剂车间净化空调系统再验证方案附件2洁净区悬浮粒子检测记录(静态)检测人: 复核人:序号 房间名称检测结果合格标准结果月 日月 日月 日≥0.5μm≥5μm≥0.5μm≥5μm≥0.5μm≥5μm≥0.5μm ≥5μm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 3520000 29000352000029000附件3 洁净区温湿度记录检测人: 复核人:序号房间名称检测结果合格标准结果月 日月 日月 日温度℃湿度%温度℃湿度%温度℃ 湿度%温度℃ 湿度%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 18—26℃ 45—65%18—26℃ 45—65%附件: 4 洁净区换气次数测试表(一)地点:制剂车间洁净度级别:D级换气次数:≥15序号测试内容房间名称体积(m3)送风量(m3/h)换气次数(次/h)测试结论1 干燥机械间56干燥间342 制粒(1)393 配浆间414 制粒(2) 545 工具间416一步制粒95 配浆(3)167 总混机械间51 总混(2)748配浆间(1)34 包衣(1)30 包衣(1)机械间359 包衣(2)机械间41 包衣(2)29 配浆间(2)810 洁净走廊54711 物料缓冲(西)1212 原料暂存3613 粉碎前室21 粉碎过筛5714 称量间4515 总混(1)7616 真空干燥3217 内包(3)缓冲13 内包(3)6718 内包(2)8519 内包(1)11320容器具暂存62 器具清洗(大)4521洁具间10 洁具清洗间1222 中转间26323 晾片间4324 化验室2025 囊壳间2526 不合格品间2327 内包材暂存5728 整衣间26洁净区换气次数测试表(二)地点:制剂车间洁净度级别:D级换气次数:≥15序号测试内容房间名称体积(m3)送风量(m3/h)换气次数(次/h)测试结论29 洗衣间5330 更衣缓冲2031 男二更30 男一更2232 女二更47 女一更4333 压片(1)49 压片前室16 压片(2)4734 冲模间2035充填前室22 胶囊充填(1)73 胶囊充填(2)51 总送风量检测人:复核人:附件:5 风口平面布置说明. 编号表(含各功能间面积. 层高. 体积)及平面布置图5.1 风口平面布置说明为了规范空调净化系统高效过滤器的监测管理,对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高效送风口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X-XX-XX,编号各位置代表的具体含义如下:X-XX-XX此位表示高效过滤器的型号,有S1、S2、S3种型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