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虫拟态的多样性剖析

昆虫拟态的多样性剖析

生科院03级 戴卓 崔本杰 鲍喆 杨艳 李皴宇 尹莹
前言
昆虫世界中有一类非 常奇妙现象,那就是拟 态。而且拟态类型及方 式的多样性也让我们觉 得十分有趣,因此在多 方面查找资料和讨论后, 我们写出了此文。
什么是拟态?
“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环境中的其他 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叫拟态,或称生物 学拟态”。 这一现象在昆虫中广泛的存在,对昆虫的避 敌、生殖、取食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波氏拟态又叫侵略性拟态,最初是指拟态者 为了不引起模拟对象怀疑而产生的拟态现象, 例如捕食者模拟猎物或寄生者模拟寄主。 在波氏拟态中,拟态者获得好处,对模拟对 象来说则是不利独特 的拟态,宽者似绿叶红花,细者长如竹叶
被模拟者
贝氏拟态
缪氏拟态
拟态多形现象
拟态环 雌雄二型现象 变形拟态 不同世代模拟不同的模拟对象 同一个体模拟2种昆虫
不同世代模拟不同的模拟对象

分布于北美的一种尺蠖Nemoria arizonaria ,1 年发生2代。春季世代的幼虫模拟其寄主植物 橡树的柔荑花序,而夏季世代的幼虫则模拟橡 树的一年生枝条。
同一个体模拟2种昆虫

曲足卡猎蝽能模拟2种类型的昆虫。该猎蝽的 背面色斑型像花天牛亚科昆虫的色斑型,而腹 面则为典型的胡蜂的色斑型,这一现象是波氏 拟态和贝氏拟态的综合。

拟态环

昆虫之间有时候会相互模拟,最后会形成一 个拟态环,这些拟态中既有贝氏拟态又有缪 氏拟态。
雌雄二型现象

一种食蚜蝇Eristalis ar2bustrum 的雌性能巧 妙地模拟一些小型暗色的蜂类(主要为潜花 蜂) ,雄性则模拟一些黄色或黑色的膜翅目昆 , 并且在行为上也表现出一定的雌雄二型现象。
拟态的类型
贝氏拟态 缪氏拟态
波氏拟态
贝氏拟态 (Batesian mimicry)
贝氏拟态指模拟对象对受骗者而言是不可口 的,而拟态者对受骗者是可口的。 在贝氏拟态中,只有模拟者获得好处,模拟 对象只会增加被捕食率,受骗者将失去一些 食物来源。

斑蝶大多有毒,所以常成为其它蝴蝶模拟的对象, 如金斑蛱蝶模仿金斑蝶
金斑蝶(模拟对象)
金斑蛱蝶(模拟者) Back
缪氏拟态 (mullerian mimicry)
缪氏拟态指模拟对象和拟态者对受骗者而言 都是不可口的。 在缪氏拟态中,模拟对象和拟态者都减小了 被捕食率,捕食者也缩短了学习的时间,因 此缪氏拟态对三方来说都是有利的。

Back
波氏拟态 (poultouian mimicry)

拟态系统

典型的拟态系统由拟态者、模拟对象和受骗者共同 组成,并且他们要有一定的同时性和同域性 拟态者主要从形状、颜色、声音、行为、灯光信号、 化学信号等方面来模拟对象。 模拟对象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对受骗者而言不可食 的物体或生物(通常有毒);另一类是对受骗者而 言可怕的东西,如蛇头,兽眼等;还有一类是对受 骗者而言的同类、配偶等,如蚁客模拟蚂蚁。受骗 者是形成拟态的选择压力,多为拟态者的天敌。
谢谢大家!
总结


形成昆虫拟态多样性的原因我们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造成了可能形成的拟态类型的多 样性。 第二,模拟对象的多样性造成了拟态类型的多样性。 第三,在贝氏拟态和波氏拟态中,只有拟态者可以得利,这 是一种不对称的现象,这种现象将导致:在模拟者体内,那 些支配模拟者模拟的越是逼真的基因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 而在被模拟者体内,则是那些支配被模拟者保持与模拟者最 大差异的基因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结果会使这两种拟态 变得不稳定,有可能发生快速的定向进化。
变形拟态


大多数拟态者一生仅模拟一个模拟对象,但有些 昆虫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能模拟2 种或2 种以上的生 物,这一现象称之为变形拟态。在螳螂、盲蝽、缘蝽 等昆虫中比较常见。 如一种螳螂Mantoidamaya 在早龄时期模仿木工蚁 Camponotus plana2tus ,其体长3~8 mm 很像模拟 对象。尽管最大者比木工蚁大一些,但它们一般仍可 得到蚂蚁的保护。当这种螳螂的末龄若虫比蚂蚁大 得多,蚂蚁已不再是想的模仿对象,它的外表转变为 胡蜂的模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