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赏析熊江平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作品介绍】见《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题】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本文记叙冯谖在孟尝君家作食客时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凿就“三窟”,使他的政治地位得以巩固的事迹。
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薛公田婴(谥号叫靖郭君)的儿子。
孟尝君是他的谥号。
田婴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
“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
婴死,田文继承他的封邑薛,招集各国士人,食客3,OOO余人。
齐湣王时,孟尝君先后两次为齐相,主持国政。
客,指作食客,名词用作动词。
【注评】齐人有冯谖(xuān)者,齐:古国名,在今山东省北部。
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战国时为七雄之一。
贫乏不能自存。
贫乏:贫穷。
自存:自己养活自己。
使人属(zhǔ)孟尝君,属:嘱托,请托。
愿寄食门下。
寄食门下:意思是到孟尝君家做个食客,以解决生活问题。
〇起笔简介本篇主要人物的家境、身份。
“贫乏”二字,为后文弹铗而歌张本。
孟尝君曰:“客何好?”客:指冯谖。
何好:爱好什么。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下句的“何能”与此同。
曰:“客无好也。
”“曰”前省主语“人”。
也:表肯定语气。
下句的“也”同此。
曰:“客何能?”主语“孟尝君”承前省略。
何能:能做什么。
曰:“客无能也。
”〇两番问答,写孟尝君探询冯谖的爱好、才能,以便确定对他的待遇和使用。
言冯谖无好、无能,这不过是欲扬先抑,不鸣则已,为以后一鸣惊人映衬一笔。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受之:接受冯谖作食客。
之,他,代冯谖。
诺:答应的声音,可译为“好”、“好吧”。
而:连词。
它的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状态,对后一部分起着修饰作用。
〇一“笑”一“诺”,描摩传神,勉强“受之”,见其鄙薄轻蔑之情。
记冯谖经人介绍,作了孟尝君的食客。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左右:指孟尝君身边的办事人。
以:因为。
贱:贱视,看不起。
形容词作动词用。
之:他,代冯谖。
也:用在表原因的介宾短语之后,表句读上的停顿。
食(sì):给……吃。
“食”后省宾语“之”(他)。
草具:粗劣的食物。
草,粗劣。
具,饮食。
〇贱之,承上句“笑”字。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居:停留,这里有“经过”的意思。
有顷:不久。
弹(tán):用指头敲击。
其:他的,代冯谖。
剑:联系下文看,都指剑把。
这句省主语“冯谖”。
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歌:唱。
铗:剑把,这里指剑。
归来乎:回去吧。
这里的“来”是语气词,不表“来到”的意思。
食(sh í):吃。
〇一弹而歌,对所食不满。
左右以告。
以告:把冯谖弹剑唱歌的事报告孟尝君。
介词“以”的宾语“之”和谓语“告”的宾语“孟尝君”都省略了。
孟尝君曰:“食(sì)”乞比门下之客。
”食:给……吃。
这一句,一本作“比门下之鱼客”,意思是照门下吃鱼的客人那样看待。
之:前一个是代词,他,代冯谖;后一个是结构助词,的。
〇待以客礼。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〇复弹而歌,对“出无车”不满,要求又高一步。
左右皆笑之,〇二笑,反映左右对冯谖态度的变化。
皆,表示无一例外。
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为(wèi)之驾:给他准备车马。
车马齐备叫做驾。
车客:有车坐的食客。
〇待以上客之礼。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揭:高举。
过:访问,拜访。
其:他的,都代冯谖。
曰:“孟尝君客我。
”客我:把我当作上客看待。
客,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
〇写冯谖在生活改善以后的得意神态,表现他对孟尝君的感激的心情。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无以为家:没有什么用来养家。
〇三弹而歌,为了养家,要求更高一步。
弹剑、弹铗,弹剑铗,用语灵活多变。
左右皆恶(wù)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恶:讨厌。
以为:以之为,以的宾语“之”承前省略,意思是:认为(他)是……。
〇左右对冯谖的态度的又一变化。
“以为……”句说明“皆恶之”的原因,并补充说明上文“皆笑之”的原因。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公:敬称,可译为“先生”。
亲:父母。
乎:疑问语气词,吗。
联系下文看,这里不是记孟尝君直接问冯谖,而是间接探问。
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j?)其食用,无使乏。
给:供给。
食用:动词用作名词,指吃的用的东西。
其:她,代冯谖的老母。
无使乏:不要让她缺少(食用)。
无:不要。
“使”后省兼语“之”(她)。
〇孟尝君对冯谖的老母照顾周到。
于是冯谖不复歌。
于是:有“在这种情况下”的意思,表示前后两件事情的承接关系,即表示后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在前者之后,并且是由前者导致的。
〇小结上文,说明冯谖对孟尝君别无所求,并以其行动否定了左右“以为贪而不知足”的错误判断。
记叙冯谖做食客后,待遇不断得到改善,反映孟尝君善于养士的特点。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出:拿出。
记:通告,文告,一说指帐簿。
诸客:众门客,可译为“门客们”。
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
〇门下诸客,写问的对象。
“谁习计会(kuài),能为(wèi)文收责(zhài)于薛者乎?”习:熟悉。
计会:会计工作。
为文:给我。
文,孟尝君自称其名。
责:同“债”,指借出的钱或物。
薛:齐国地名,在今山东省藤县东南,是孟尝君父亲的封地。
为孟尝君所继承。
者:与“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构成名词性“者”字短语,作谓语。
乎:吗。
〇写问的内容、目的。
收责于薛,是孟尝君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下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冯谖署曰:“能。
”署:签名。
曰:这里有“写道”的意思。
〇“能”,反映冯谖的胸有成竹,与上文之“无好”“无能”比照鲜明。
下文的内容都围绕这个“能”字着笔。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怪之:以之为怪。
怪,感到奇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下文“怪其疾也”的“怪”用法同此。
之:代冯谖。
也:呀,表疑问和惊诧的语气。
〇从孟尝君的心理活动和谈话,写出他对冯谖毫无印象,而这个全无名气的冯谖居然自认为“能”完成收债于薛的重任,他自然为此感到惊奇。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乃:就是。
夫:指示代词,那。
这个“夫”,突出唱“长铗归来”是他的特点。
也:表解释语气。
〇与上文三弹三歌相呼应。
对左右的笑谈轻薄,描绘得淋漓尽致,其讥讽鄙夷之情,溢满字里行间,行文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孟尝君笑曰:〇三笑。
这是欢欣的笑,为得到急需的人材而笑,与开头“笑而受之”的笑,感情基础不一样,与“左右皆笑之”的笑,更无相同之处。
“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果:副词,果真,果然。
负:对不起。
之:他,代“客”(冯谖)。
未尝:副词性结构,不曾。
〇客果有能也,与上文“客无能也”相对照。
请而见之。
通过特意的邀请接见他。
谢曰:谢:道歉。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nuò)愚,沉于国家之事,倦于事:被琐事搞得疲劳。
愦于忧:被忧患弄得发昏。
愦,昏乱。
性懧愚:天性懦弱愚呆。
这是孟尝君的自谦之辞。
懧:同“懦”。
沉:沉溺,有“陷在……”的意思。
于:前两个表被动,可译为“被”;后一个表有关的对象,可译为“在……(中)”。
开罪于先生。
开罪:得罪。
于:表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可不译出。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羞:意动用法,认为……是羞辱。
乃:却,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
为(wèi)后省宾语“文”。
于:到。
〇盂尝君从主客观两方面解释未曾早接见冯谖的原因,表示希望能得到他的谅解,并对他愿意“收责于薛”寄予希望。
言简意赅,可算是善于言辞。
冯谖曰:“愿之。
”之:代收责于薛这件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约车:准备车马。
约,拴系,把马系于车前。
治装:整理行装。
治:备办;整理。
载券契:用车待着借契,说明借契之多。
券契:借契。
券:借贷双方各拿一半可以合验的契据。
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毕收:完全收回来。
以:用,拿。
“以”后省宾语“之”,“之”代所收回的债款。
何市:买什么。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
市;动词,买。
反:同“返”,回来。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视:看,这里有“估量”的意思。
寡有:少有,缺少。
所……者:所……的(东西)。
〇冯谖与孟尝君的一问一答,看似平常,却引出下文冯谖到薛收债的出人意料的处理办法,故前人评道:“问则有意,答则无心,幻出绝妙文字。
”记叙冯谖主动承担为孟尝君去薛收债的任务和出发时的情况。
驱而之薛,驱:赶牲口快跑,这里指赶着车。
之:到,与下文“长驱到齐”的“到”同义。
〇四字带过途中情况。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当偿者:应当还债的。
“者”字短语作“诸民”的后置定语。
悉:都。
合券:将借贷双方收藏的借契合在一起进行核对。
券遍合,起,遍合:都核对过。
起:站起来。
〇起,表示郑重其事。
矫命以债赐诸民,矫命:假托(孟尝君的)命令。
以责赐诸民:把债款赐给(借债的)老百姓,意即不要偿还。
以:用,把。
〇原为收债而来,反以债赐诸民,出人意料,引人入胜。
因烧其券。
因:表顺承关系的连词,与“于是”相当,可意译为“随即”。
其:他们的,代诸民当偿者。
〇使孟尝君失去再去收债的根据,使借债的百姓彻底放心,反映冯谖的果决与考虑问题的周到。
民称万岁。
民:即上文的“诸民”。
称:说,这里有“欢呼”的意思。
〇写出老百姓的感激和欢欣心情,见冯谖以债赐诸民的重大政治意义,间接反映了薛地百姓以前备受高利贷剥削的痛苦。
简叙冯谖到薛以焚券市义的方式为孟尝君收债的经过。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长驱:一直赶车快跑,中途不停留。
齐:指齐国国都临淄。
省主语“冯谖”,省“见”的宾语“孟尝君”。
而:连词,可译为“就”。
〇八个字,写出冯谖办事的干净利落。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怪其疾:以其疾为怪。
因为他回得这么快而感到奇怪。
其:他,代冯谖。
疾:快。
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意谓穿戴得整整齐齐。
之:他,代冯谖。
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乎:吗。
何: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译为“怎么这样”。
也:呀,与“何”相呼应,表疑问。
〇从孟尝君的心理、行动和谈话,反映出他急于了解冯谖收债的情况和希望他收回债款又不相信他这么快就能完成任务的心情。
曰:省主语“冯谖”。
“收毕矣。
”矣:了,表事物的既成状态,并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君:您,对人的尊称,这里指孟尝君。
云:说。
〇这句是下文说明问题的依据,又照应了上文。
臣窃计,臣:我,冯谖对孟尝君自称。
窃:私自,谦词。
计:考虑。
〇下面五句是“计”的内容。
君宫中积珍宝,宫:古代贵族居住的房屋。
狗马实外厩,实:充满。
厩:马棚,泛指牲口圈。
与“宫中”相对而言,故称“外厩”。
美人充下陈;充:充满。
下陈:古代统治者堂下陈列礼品、站列婢妾的地方。
〇极言孟尝君家用的玩的东西之多,反映了他的奢侈淫逸,而这正是残酷剥削百姓的结果,却也正说明他的寡义。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