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安全教育培训知识

矿山安全教育培训知识

矿山安全教育培训知识一、有关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二十六条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二、矿山安全矿井的主要危害:瓦斯爆炸、矿井水害、矿井火灾、顶板冒落事故、煤尘爆炸事故、煤与瓦斯突出、机电运输等事故。

(一)入井须知和矿井安全条件1、入井人员须知①煤矿是高危行业,入井前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千万不能喝酒,以保持充沛精力。

②明火和静电可导致瓦斯爆炸及火灾,不能穿化纤衣服和携带香烟及点火物品下井。

③入井前要随身佩带矿灯、佩戴安全帽、携带自救器,配备不齐或设备不完好不能入井工作。

④携带锋利工具时,要套好护套,防止伤人。

⑤通过班前会可了解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情况、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掌握防范措施,保证作业安全,因此要按时参加班前会。

⑥自觉遵守《入井检身制度》,听从指挥,排队入井,接受检身。

2、矿井基本安全条件《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已经2003年7月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防止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应当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煤矿矿长须经培训考核,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

第三条煤矿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并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煤矿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煤矿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方可上岗作业。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须经专门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第四条矿井应有及时填绘的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图纸资料。

采、掘工作面应有作业规程。

第五条矿井应有至少两个独立的能够行人并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距离不得小于30米。

井下每一个水平、每一个采区至少有两个便于通行的安全出口,并与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

第六条矿井在用巷道净断面应能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设置安全生产设施的需要。

矿井主要运输巷、主要风巷的净高不得低于2米,采区上、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18米,回采工作面出口20米内巷道的净高不得低于1.6米。

第七条采煤工作面至少保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另一个通到进风巷。

因煤层赋存条件限制确实不能保持2个安全出口的,必须制定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条矿井每年必须经过瓦斯等级鉴定。

矿井各煤层应有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的鉴定结果。

第九条矿井应当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矿井、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矿井使用安装在地面的矿用主要通风机进行通风,并有满足能力的备用主要通风机。

生产水平和采区应当实行分区通风,矿井、采区和采掘工作面通风设施应当齐全可靠,掘进工作面使用专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

第十条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有瓦斯抽放措施,并装备安全监控系统。

高瓦斯掘进工作面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电缆、专用开关,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

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应有预测预报、防治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的综合防突措施。

第十一条煤矿必须实行瓦斯检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日报审查签字制度。

矿井应当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瓦斯检测仪器,瓦斯检测仪器应当定期进行校验。

第十二条矿井有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防排水系统和火灾防治措施及设施。

第十三条矿井应当保证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

年产6万吨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设置满足要求的备用电源。

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应有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备。

属于煤矿安全标志管理目录内的矿用产品应有安全标志。

第十四条矿井提升使用矿用提升绞车,并装设齐全的保险装置和深度指示器。

立井升降人员应当使用罐笼或带乘人间的箕斗,并装设防坠装置。

斜井运送人员应当使用专用人车,并装设防跑车装置。

第十五条矿井应有完善可靠的通信系统,保持矿内外、井上下和重要场所、主要作业地点通信畅通。

第十六条煤矿井下爆破,须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

爆破工作应当由专职爆破工担任,并严格执行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瓦斯检查制度。

第十七条矿井实行入井检身制度,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第十八条煤矿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不具备单独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小型煤矿,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与专业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

第十九条煤矿应当加强粉尘的检测和防治工作,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同时废止。

(二)矿山的瓦斯防治1、瓦斯危害瓦斯是开采煤炭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无色、无味、无臭气体,有四大危害:一是可以燃烧,引起矿井火灾;二是会爆炸,导致矿毁人亡;三是浓度过高时会导致人员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四是会发生煤(岩)与瓦斯突出,摧毁、堵塞巷道,甚至引起人员窒息死亡、瓦斯爆炸。

2、一通三防煤矿矿井通风,以及防瓦斯、防尘、防火3、瓦斯特性瓦斯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为0.714kg/m3,与空气的密度比为0.554,比空气轻,容易积聚在空气上层。

瓦斯无毒,但当浓度很高时,会引起窒息。

矿井瓦斯不助燃,但它与空气混合达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爆炸。

矿井瓦斯爆炸往往引起煤尘爆炸,瓦斯爆炸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是恶性事故。

瓦斯爆炸的条件引起瓦斯燃烧与爆炸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定浓度的瓦斯、一定温度的引火源和足够的氧。

预防瓦斯爆炸技术措施(1)防止瓦斯积聚; (2)防止瓦斯被引燃; (3)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

4、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所谓瓦斯积聚是指局部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立方米的现象。

为了防止瓦斯积聚,每一矿井必须从生产技术管理上尽量避免出现盲巷,临时停工地点不准停风,并加强通风系统管理,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及时安全地处理积聚瓦斯。

5、防止瓦斯点火源的措施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是严禁和杜绝一切火源;严格管理和控制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火、热源,防止它的产生或限制其引燃瓦斯的能力。

因而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矿灯应完好,否则不的发放,应爱护矿灯,严禁拆开、敲打、撞击;加强电器设备管理和维护,采用防爆型的电器设备,井下供电还应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坚持使用煤电钻综合保护,坚持局扇风电闭锁。

6、防止瓦斯爆炸范围扩大措施为了防止万一发生爆炸,应使灾害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并尽可能减少损失,为此通风系统力求简单,采用并联通风,禁止大串联通风(三)煤矿火灾防治1、煤矿火灾的分类及危害根据引燃源的不同煤矿火灾可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煤矿火灾根据火灾发生的性质也可分为原生火灾和再生火灾。

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及其所在巷道的风流流动方向的不同,煤矿火灾为又可分为上行风流火灾、下行风流火灾和进风流火灾。

煤矿火灾的发生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人员伤亡、矿井生产接续紧张、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环境污染。

2、煤炭自燃的必要充分条件有自燃倾向性的煤被开采后呈破碎状态,堆积厚度一般要大于0.4 m;有较好的蓄热条件;有适量的通风供氧;上述三个条件共存的时间大于煤的自燃发火期。

3、自然发火的过程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

4、矿山内因火灾防止技术①灌浆灭火②阻化剂防灭火③均压灭火④惰气压注灭火⑤新型凝胶灭火⑥泡沫、干粉等5、矿山外因火灾防止技术⑴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产生和存在⑵尽量不用或少用可燃材料⑶防止产生机电火灾⑷防止摩擦引燃⑸防止高温热源和火花与可燃物相互作用6、火区封闭技术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0%以下。

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7、火区启封技术锁风启封火区(分段启封火区):用于火区范围较大,不能确认火源已经熄灭。

通风启封火区(一次性打开火区):用于火区范围较小,确认火源已经熄灭。

(四)矿山粉尘防治1、矿山粉尘的危害性⑴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⑵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⑶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⑷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2、矿山粉尘爆炸的条件⑴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首要条件);⑵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大于650℃;⑶氧浓度,含氧量低于17%时,煤尘就不会爆炸。

3、综合防尘措施综合防尘措施包括湿式钻眼、冲刷井壁巷帮、使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措施。

4、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⑴防止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防止煤尘积聚的措施;杜绝火源;隔爆措施。

⑵防止煤尘爆炸传播技术被动式隔爆技术:岩粉棚(距爆源60-300 m)、水槽棚和水袋棚(距爆源60-200 m)。

自动隔爆技术:传感器、控制器和喷洒装置是自动隔爆装置的三大组成部分。

(五)顶板和爆破事故防治1、顶板事故预防认识冒顶预兆顶板下沉、断裂,有时会有闷雷声;木支架发生劈裂声或折断;金属支架急剧下缩或变形;煤层变得松软,发生片帮;巷道底鼓、变形严重;顶板离层,敲击有空响;出现裂缝或裂缝加深、加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