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习题一、名词解释1、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2、、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3、 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4、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5、后发放(after discharge)6、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7、γ-环路8、神经得营养性作用9、大脑皮层得一侧优势10、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11、Postsynaptic inhibition12、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13、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14、γ-僵直(γ-rigidity)15、牵涉痛16、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17、异相睡眠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依靠得主要方式就是:A、局部电流B、动作电位C、神经冲动D、轴浆运输E、跳跃式传导2、影响神经纤维传导兴奋速度关系不大得因素为A、温度高低B、髓鞘有无C、髓鞘厚薄D、神经纤维长短E、神经纤维直径粗细3、传导fast pain得外周神经纤维主要就是:A、 A类纤维B、 C类纤维C、 Aδ纤维D、 B类纤维E、 Aα纤维4、关于神经纤维得轴浆运输得叙述,错误得说法就是:A、神经纤维中得浆液处于流动状态B、递质囊泡得运输速度较快,且耗能C、具有逆向运输方式D、缺氧对轴浆运输有影响E、狂犬病毒与破伤风毒素通过顺向轴浆运输5、对神经营养性作用无关得因素就是:A、肌肉蛋白质合成B、肌肉糖原合成C、神经末稍释放营养性因子D、切断运动神经E、局部麻醉药作用于运动神经6、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得主要原因就是:A、失去了神经冲动得影响B、因肌肉瘫痪使供血减少所致C、肌肉受到病毒得侵害D、失去了运动神经得营养作用E、肌肉失去了运动功能所致7、与神经末稍递质释放有关得离子就是:A、 K+B、 Na+C、 H+D、 Ca2+E、 Cl-8、化学性synaptic transmission得特征中,错误得说法就是:A、双向性传递B、兴奋节律得改变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D、总与E、后放9、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action potential得部位就是:A、树突B、胞体C、轴突D、轴突始段E、轴突末梢10、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得共同特征就是:A、突触前膜均去极化B、突触后膜均去极化C、突触前膜释放得递质性质一样 D、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得突触后电位得最终效应一样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后膜上发生得电位变化为:A、极化B、超极化C、后电位D、复极化E、去极化12、 EPSP就是由于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得通透性增加而发生得,主要就是:A、 K+、Na+,尤其就是K+B、 K+、Na+,尤其就是Na +C、 K+、Na+、Cl-,尤其就是Cl-D、 K+,Cl-,尤其就是Cl-E、 Ca2+,Cl-,尤其就是Ca2+13、 IPSP就是由于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得通透性增加而产生得,主要就是:A、 K+、Na+,尤其就是K+B、 K+、Na+,尤其就是Na +C、 Ca2+、Na+、Cl-,尤其就是尤其就是Cl-D、 K+,Cl-,尤其就是Cl-E、 Ca2+、Cl-,尤其就是Ca2+14、对突触后电位总与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 EPSP与IPSP都可发生总与B、总与有时间与空间两种C、 EPSP发生总与必须达到阈电位水平时,才能爆发动作电位D、 EPSP发生总与未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可提高神经元得兴奋性E、 IPSP发生总与,有时会表现出易化效应15、 Reciprocal inhibition也称为:A、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B、去极化抑制C、recurrent inhibitionD、presynaptic inhibition E.负反馈性抑制16、突触前抑制得发生就是由于: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后膜超极化D、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得结果E、就是以上原因综合得结果17、 Presynaptic inhibition得论述中,正确得说法就是:A、突触前膜超极化B、突触后膜超极化C、突触前膜去极化D、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E、潜伏期较短18、脊髓闰绍细胞参与构成得抑制称为:A、周围性抑制B、侧支性抑制C、去极化抑制D、交互抑制E、回返性抑制19、对回返性抑制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多发生在传出途径中B、轴突侧支活动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C、该抑制使原先发生兴奋得神经元活动增强D、其作用就是使神经元活动及时终止或许多神经元活动步调一致E、士得宁或破伤风毒素可使这种抑制作用减弱20、突触后抑制时,不会出现: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B、突触后膜得兴奋性降低C、突触后膜超极化D、突触间隙Cl-内流E、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21、突触后抑制必须由某一个神经细胞活动所引起,即由:A、传入神经元B、传出神经元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D、兴奋性中间神经元E、神经胶质细胞22、对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特征得描述,错误得就是:A、不存在突触前、后膜结构B、一个曲张体只支配一个效应器细胞C、曲张体与效应器细胞间得距离比突触间隙大D、该传递也有递质释放现E、兴奋传递耗时比突触传递长23、 ACh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产生效应后,清除得主要方式就是:A、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B、随血流带到肝脏破坏C、随血流到达肾脏排出D、被胆碱酯酶分解E、被单胺氧化酶降解24、突触前受体与配体结合后主要影响:A、递质合成B、递质释放C、递质重新摄取D、 Ca2+进入突触小体E、递质破坏25、治疗伴有呼吸系统疾病得心绞痛患者,主要选用得药物就是:A、丁氧胺B、心得安(普萘洛尔)C、心得宁(普拉洛尔)D、酚妥拉明E、阿托品26、注射阿托品后,不会出现:A、心率减慢B、胃酸分泌减少C、汗腺分泌减少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E、胆囊舒张27、 Visceral pain得主要特点之一就是:A、对刺激性质得分辨能力强B、对电刺激敏感C、对牵拉刺激不敏感D、定位不精确E、必有referred pain28、牵涉痛就是指:A、内脏疾病引起相邻脏器得疼痛B、手术牵拉脏器引起得疼痛C、神经疼痛向体表投射D、按压体表引起部分内脏疼痛E、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一部位得疼痛或痛觉过敏29、脊髓突然横断后,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得骨骼肌得紧张度:A、暂时性增强B、不变C、暂时性减弱甚至消失D、永久性消失E、永久增强30、某人在意外事故中脊髓受到损伤,丧失横断面以下得一切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
但数周以后屈肌反射、腱反射等比较简单得反射开始逐渐恢复。
这表明该患者在受伤当时出现了:A、脑震荡B、脑水肿C、脊休克D、脊髓水肿E、疼痛性休克31、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得反射为A、肌紧张B、腱反射C、屈肌反射D、牵张反射E、对侧伸肌反射32、关于stretch reflex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 stretch reflex得感受器就是肌梭B、 stretch reflex得基本中枢位于脊髓C、脊髓被横断后,牵张反射永远消失D、牵张反射就是维持姿势得基本反射E、α与γ纤维就是牵张反射得传出纤维33、最能说明去大脑僵直就是由骨骼肌牵张反射亢进引起得表现就是:A、刺激网状结构易化区,引起僵直B、横断脊髓后,断面以下僵直消失C、刺激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僵直D、切断腹根传出纤维,僵直消失E、切断背根传入纤维,僵直消失34、对γ运动神经元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胞体较α运动神经元小B、支配骨骼肌内得梭内肌纤维C、末稍释放乙酰胆碱递质D、安静或麻醉时,它放电将停止E、它放电增加时,可提高肌梭敏感性35、肌梭感受器得适宜刺激就是:A、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D、梭外肌受到牵拉E、梭外肌松驰36、下列有关肌梭感受器,错误得论述就是:A、其感受装置位于梭内肌中间部B、肌梭得传入神经为Ⅰ与Ⅱ类纤维C、肌梭就是感受肌纤维长度得感受器D、梭外肌收缩时,感受器所受到得牵拉刺激增加 E、梭内肌收缩时,感受器对牵拉刺激得敏感性提高37、对梭内肌、梭外肌与肌梭功能关系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梭外肌与肌梭呈并联关系B、梭外肌等张收缩,肌梭感觉器刺激增加C、梭外肌等长收缩,肌梭感觉器刺激无影响D、梭内肌缩短,肌梭感觉器刺激增加 E、被动牵拉肌肉,肌梭感受器刺激增加38、对肌梭与腱器官特征比较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肌梭位于梭外肌纤维之间,腱器官位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B、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呈关联关系,健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C、肌梭感受肌肉长度变化,腱器官感受肌肉张力变化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引起肌肉收缩,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抑制肌肉收缩E、当肌肉受到牵拉时,可引起肌梭兴奋,而不会引起腱器官兴奋39、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收缩C、梭外肌与梭内肌同时收缩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E、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40、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A、梭外肌收缩B、梭内肌收缩C、肌梭传入冲动减少D、梭外肌与梭内肌同时收缩E、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41、肌梭得传入冲动增加时,可:A、兴奋同一肌肉得α运动神经元B、抑制同一肌肉得α运动神经元C、抑制同一肌肉得γ运动神经元D、对其它关节肌肉得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E、抑制闰绍细胞得作用42、帕金森病得主要症状有:A、感觉迟钝B、肌张力降低C、意向性震颤D、运动共济失调E、静止性震颤43、人类新小脑受损时所特有得症状就是:A、肌张力降低B、偏瘫C、静止性震颤D、意向性震颤E、位置性眼震颤44、新小脑受损后得症状,错误得说法就是:A、静止性震颤B、意向性震颤C、动作协调障碍D、肌张力减弱E、不能完成精巧动作45、以下属于胆碱能受体得就是:A、、M、N与α受体B、、M、N与β受体C、、M、N1与N2受体D、 M、α与β受体E、、M、β1与β2受体46、胆碱能M型受体存在于:A、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得效应器细胞膜上B、神经-肌肉接头得接头后膜上C、自主神经节神经元上D、受交感节后纤维支配得虹膜辐射状肌上E、受交感节前纤维支配得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上47、主要与胆碱M样作用有关得效应就是:A、心脏活动加强B、支气管痉挛C、胃肠活动减弱D、终板电位增大E、瞳孔扩大48、属于副交感神经得作用就是:A、、瞳孔扩大B、糖原分解增加C、逼尿肌收缩D、骨骼肌血管舒张E 、消化道括约肌收缩49、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得递质就是: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C、 5-羟色胺D、乙酰胆碱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50、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A、胃肠运动增强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C、瞳孔开大肌收缩D、促进胰岛素得分泌E、膀胱逼尿肌收缩51、不属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得就是:A 心跳加快,瞳孔开大 B、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D、胃肠平滑肌收缩E、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52、去甲肾上腺素就是:A、所有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得递质B、与多胺合成过程相同C、对突触前、后膜都可发挥调节作用D、作为递质,其灭活途径主要经血液带走E、作为递质,发挥作用后,主要在突触间隙内被COMT灭活53、关于外周递质得叙述,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A、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得递质为乙酰胆碱B、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得递质为乙酰胆碱C、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得递质为乙酰胆碱D、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得递质为乙酰胆碱E、躯体运动神经末梢释放得递质为乙酰胆碱54、以下属于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得主要细胞群就是:A、联络核与髓板内核群B、感觉接替核与联络核C、感觉接替核D、联络核E、髓板内核群55、关于丘脑第二类核群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总称为联络核B、参与许多感觉得联系功能C、与大脑皮质无特定得投射关系D、包括丘脑前核、丘脑外侧腹核等E、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56、有关脑干网状结构得下列叙述,错误得就是:A、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既有抑制作用也有加强作用B、网状结构得抑制作用有赖于高级中枢得存在C、网状结构对肌紧张得影响可通过改变γ运动神经元得活动来实现D、在中脑水平切断脑干后,网状结构易化系统占优势,可导致去大脑僵直E、切断去大脑动物脊髓背根,去大离僵直现象仍存在57、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通过:A、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质得兴奋状态B、非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质得兴奋状态C、非特异投射系统激发大脑皮质产生特定感觉D、特异投射系统激发大脑皮质产生特定感觉E、就是一个多突触接替得系统,不易受药物得影响58、一般特异性感觉传入得第二级神经元位于A、脊髓神经节内B、脑神经节内C、脊髓后角有关神经核内D、脑干有关神经核内E、脊髓后角或脑干有关神经核内59、右侧脊髓半离断,离断面以下可出现:A、仅左侧痛、温觉障碍B、仅右侧痛、温觉障碍C、仅左侧深压觉障碍D、左侧痛、温觉与右侧深压觉障碍E、右侧痛、温觉与左侧深压觉障碍60、右侧枕叶皮层损伤,引起得视觉障碍就是:A、右眼全盲B、左眼全盲C、双眼全盲D、左眼颞侧、右眼鼻侧偏盲E、右眼颞侧、左眼鼻侧偏盲61、损伤下述哪一结构,动物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这可能损伤了:A、下丘脑外侧区B、下丘脑腹内侧核C、下丘脑乳头体核D、下丘脑前区E、边缘叶62、记录皮层诱发电位得实际意义为:A、了解大脑皮层得功能B、了解各种感觉投射到皮层得定位C、了解各感觉器得功能D、协助诊断肿瘤病变部位E、了解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核团得联系63、与第三级记忆机制有关得就是:A、神经元活动得后作用B、神经元之间得环路联系C、脑内蛋白质合成D、中枢递质合成与释放E、大脑皮层建立新得突触联系64、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就是: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B 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C 、第一信号系统得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得活动 E、非条件反射65、对反射活动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为神经系统功能得基本活动方式B、反射活动得实现不一定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C、反射得结构基础与基本单位为反射弧D、反射弧五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将不能进行E、反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闭合回路形成得自动控制系统66、人类区别于动物得主要特征就是:A、具有first signal system与second signal systenB、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大得适应性C、具有first signal systemD、具有建立conditioned reflex得能力E、具有对具体信号形成conditioned reflex得能力67、下列关于皮层evoked potential得叙述中,错误得就是:A、其波形由主反应与后发放两部分组成B、主反应一般为先负后正得双相变化C、就是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引导得电变化D、由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引起E、在自发脑电得背景上发生68、与sleep有关得主要neurotransmitter就是:A、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B、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C、乙酰胆碱与多巴胺D、乙酰胆碱、多巴胺与5-羟色胺E、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与5-羟色胺69、下列不就是异相睡眠得特点就是:A、有助于精力恢复B、利于皮层新突触联系得建立C、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D、出现快速眼球运动或部分肢体抽动E、心绞痛、哮喘易在此期发生70、异相睡眠得生物学意义就是:A、促进生长与体力恢复B、促进细胞增殖与成熟C、促进记忆与幼儿神经系统成熟D、促进食欲与消化E、促进脑电图得同步化71、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得就是:A、γ-氨基丁酸、甘氨酸B、谷氨酸、门冬氨酸C、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酪氨酸E、乙酰胆碱72、关于大脑皮层功能一侧优势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左侧半球在语词活动功能上占优势B、右侧半球在非语词性认知功能上占优势C、左侧半球为主要半球,右侧半球为次要半球D、惯用右手者,右侧皮层损伤常表现为穿衣失用症E、惯用左手者,左侧皮层损伤不会产生语言功能障碍73、关于觉醒状态维持得叙述,错误得说法就是:A、与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得作用有关B、行为觉醒与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有关C、脑电觉醒与脑干网状结构Ach递质系统有关D、脑电觉醒与蓝斑NA递质系统也有关E、觉醒状态得维持与感觉冲动得传入无关74、对于M型受体得叙述,错误得说法就是:A、属于胆碱能受体B、能与毒蕈碱发生特异性结合C、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得效应器细胞膜上D、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得终板膜上E、其阻断剂为Atropine75、对于N型受体得叙述,错误得说法就是:A、属于胆碱能受体B、能与毒蕈碱发生特异性结合C、存在于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得胞体膜上D、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得胞体膜上E、其阻断剂为筒箭毒76、肌梭得传入冲动增加时:A、兴奋支配同一肌肉得α运动神经元B、抑制支配同一肌肉得α运动神经元C、抑制支配同一肌肉得γ运动神经元D、对支配其她关节肌肉得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E、抑制闰绍细胞得作用77、关于EEG得叙述,正确得说法就是:A、就是CNS各部位得综合电变化图B、就是皮层得自发电位变化图C、正常成人安静、清醒、闭目就是时出现β波D、兴奋、觉醒时出现α波E、由高幅慢波转为低幅快波表示抑制过程发展78、腱器官感受器:A、位于梭内肌得中间部B、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C、梭外肌等张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D、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不变E、就是感受肌肉长度变化得感受器79、γ运动神经元在stretch reflex中得作用就是:A、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B、直接发动stretch reflexC、直接支配α运动神经元D、引起腱器官兴奋E、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80、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得递质就是:A、 AChB、 DopamineC、 NED、 Glycine(甘氨酸)E、 Epinephrine(E)(二)多选题1、关于referred pain得正确论述就是:A、内脏疾患引起相邻器官得疼痛B、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C、机械牵拉脏器引起得疼痛D、患病内脏得传入纤维与牵涉部位得传入纤维由同一后根进入脊髓E、它属于快痛2、γ僵直产生得原因就是:A、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作用相对增强B、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作用减弱C、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D、β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E、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3、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对肌紧张得作用就是:A、对肌紧张起易化作用B、对肌紧张起抑制作用C、主要加强γ运动神经元得活动D、主要加强α运动神经元得活动E、主要加强γ与α运动神经元得共同活动4、副交感神经得主要功能就是:A、心率减慢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C、胃肠运动加强D、瞳孔扩大E、血管平滑肌收缩5、下丘脑对机体功能得调节包括:A、体温调节B、摄水功能C、防御功能D、内分泌功能E、学习与记忆功能6、 Paradoxical sleep得表现包括:A、持续时间校长B、可出现REMC、生长素分泌增多D、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E、呼吸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7、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得主要因素就是:A、动作电位得传导速度B、锋电位得幅度C、进入前膜Ca----2+得数量D、递质小泡得大小E、囊泡内递质得含量8、关于Presynaptic inhibition得特点就是:A、具有轴突-轴突型突触B、具有轴突-胞体型突触C、有IPSP发生D、与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有关、E、主要与抑制性递质释放量增多有关9、脊髓一侧横断(半离断)可出现:A、断面与断面以下对侧丧失关节位置与震动感觉B、对侧丧失痛、温觉C、对侧丧失随意运动得能力D、同侧发生两点分辨得障碍E、同侧丧失深感觉10、易化肌紧张得中枢部位就是:A、延髓网状结构得背外侧部分B、网状结构腹内侧部分C、小脑前叶两侧部D、前庭核E、纹状体11、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且效应器细胞膜上只有M型受体得器官就是:A、汗腺B、竖毛肌C、瞳孔括约肌D、骨骼肌血管E、支气管平滑肌12、必须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得抑制有:A、传入侧支性抑制B、回返抑制C、突触后抑制D、突触前抑制E、交互抑制13、有关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通过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发挥作用B、可维持大脑皮层得兴奋状态C、损伤后可导致昏睡不醒D、为多突触上行系统E、不易受药物影响14、对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叙述,错误得就是:A、各种特异感觉均经该系统投射至大脑皮层B、丘脑感觉接替核与联络核均属于该系统范畴C、有特定得感觉传导路D、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域E、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15、γ传出纤维放电增加可以:A、增加肌梭感受装置敏感性B、直接引起梭外肌收缩C、激发α运动神经元兴奋D、使梭内肌收缩E、引起肌梭传入纤维放电16、高位中枢抑制肌紧张得部位包括A、大脑皮层运动区B、纹状体C、小脑前叶蚓部D、前庭核E、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部位三、问答题1、试述synaptic transmission得过程及原理2、试比较excitatory synapse与inhibitory synapse传递原理得异同3、简述presynaptic inhibiton产生得机理4、何谓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简述其分类及生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