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花芽分化
花期调控技术途径:
遵循花卉自然规律加以人工控制与调节, 达到加速或延缓其生长发育目的。
1、主要是控制温度、光照等生长发育的气候环 境因子。
2、调节土壤水分、养分等栽培环境。 3、外施生长调节剂等化学药剂。 4、对植物实施“外科手术”。
一、一般园艺措施
(一)调节植物生长开始期 常用于不需要特殊环境诱导,在适宜的生长 条件下只要生长到一定大小即可开花的种类。
经济效益的需要 。
在当今花卉生产规模化、 专业化、商品化的条件下,花 期调控是一门既实用又有效的 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人员均希 望能充分掌握的关键技术。
二 花期调控的主要途径
花期调控的技术方案制定:
1、制定花期调控计划 2、选择适宜品种 3、了解设施、设备性能 4、了解各种环境因子的作用 5、配合常规管理
(二)长日处理 1、方法 延长明期法:多采用日落后做初夜照明。 暗中断法:也称夜中断法或午夜照明法。通常晚夏、初
秋、早春也中断1~2h,冬季3~4h。 彻夜照明法 间隙照明法 交互照明法
2、长日照处理的光源与照明
照明光源: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汞灯、金属 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等。
a、不同植物种类照明的有效临界光照度有所不 同。
(二十六)叶子花
菊花花期调控常用方法
(一)光照与温度对菊花花芽分化的影响
随着切花周年生产的发展,世界菊 花切花生产品种分为两大系列:
1。典型的短日照菊花系列:周年生 产可利用人工光照调节花期。(占 主要部分)
2。非光周期反映品种系列:也称为 自然花期品种系列,对光周期不敏 感,周年生产利用自然花期。
三 光照处理
光照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光周期调控成花诱导、 花芽分化与发育、休眠等过程。
例如:在长日照季节对短日照花卉进行遮光, 在短日照季节给长日照花卉人工补光处理, 都可使之提前开花,反之则抑制或推迟开花。
(一)光周期处理时期的计算
如何计算日长?
每天日长的小时数应从日出前20min至日落后 20min计算。如北京3月9日日出至日落的自 然日长为11h20min,加日出前和日落后各 20min,共为12h,即光周期处理时,北京这 天日长为12h。
(七)雏菊
(八)三色堇
(九)金鱼草
(十)紫罗兰
(十一)香雪球
(十二)瓜叶菊
(十三)芍药
(十四)蛇鞭菊
(十五)பைடு நூலகம்兰菊
(十六)四季报春
(十七)蝴蝶兰
(十八)凤梨类
(十九)美人蕉
(二十)花毛茛
(二十一)中国水仙
(二十二)仙客来
(二十三)朱顶红
(二十四)大岩桐
(二十五)一品红
(二)菊花花期调控的主要措施
1. 人工遮光 (短日照处理)控制开花
大多数菊花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 (12小时以内)才能开好花,对 光周期敏感的花芽分化,必须短 日处理21-28天,多花型菊花则需 更长的处理时间(长达42天), 尤其是开始实施短日处理的最初 14天要求十分严格.
3、除芽:剥去侧芽、侧蕾,有利于主蕾开花;摘除 顶芽、顶蕾,有利侧芽、侧蕾生长开花。
(三)肥水管理调节开花 作为开花调节的辅助措施。
1、N、水,延迟开花。 2、P、K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3、干旱的夏季,充分灌水有利于生长发育,促
进开花。
二 温度处理
温度处理调节开花主要是: 1、通过温度质的作用调节休眠期、成花诱导与
喷灌及浇灌等; (5)外界环境会影响药剂的施用效果。
(二)在花期调控上的应用 1、促进诱导成花 GA3(赤霉素)对部分植物种类有促进成花的
作用。(二年生和少数短日植物) CTK (细胞分裂素)对多种植物有促进成花效
应。 KT(激动素)可促进金盏菊及牵牛花成花。
2、代替低温,打破休眠 GA3常用作部分代替低温的生长调节剂。 如仙客来、郁金香、芍药。
四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定义:从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具有生 理活性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应用的特点 (1)相同药剂对不同植物种类、品种的效应不同; (2)相同药剂因浓度不同使用效果不同; (3)相同药剂在相同植物上,因使用时期不同也会
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4)不同生长调节剂使用方法不同,有涂抹、点滴、
b 、植物接受的光照度与光源安置方式有关。
(三)短日照处理
1、方法
A、在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利用黑色遮光物, 如黑布、黑塑料膜等。
B、短日处理以春季及早夏为宜,夏季做短日 处理。
2、短日处理遮光程度
应保持低于各类植物的临界光照度。一般不高 于22lx。
(四)光暗颠倒处理
即白天遮光夜间加光,可以使只在夜间 开花的花卉品种在白天开花。如昙花。
3、促进花芽分化,达到提前开花 4、促进生长 5、抑制花芽分化,延迟开花
4.3 部分花卉花期调控的案列
花卉花期调控的主要设施
一、冷库(低温库) 二、温 室 三、荫 棚 四、人工气候室 五、短日照设备 六、长日照设备
(一)一串红
(二)万寿菊
(三)矮牵牛
(四)百日草
(五)美女樱
(六)金盏菊
花芽形成期、花径伸长期等主要进程而实现 对花期的控制。 2、量性作用,如在适宜温度下植株生长发育快, 而在非最适宜条件下进程缓慢,从而调节开 花进程。
(一)增温处理 1、促进开花 2、延长花期 (二)降温处理 1、延长休眠期推迟开花 2、减缓生长延迟开花 3、降温避暑继续开花 4、满足春花阶段的要求提早开花 (三)变温处理
调节花期途径: 1、改变播种期 2、分批播种 3、 水仙、风信子在花芽分化后,冬季随水养
时期的早、晚决定其开花期的早、晚。
(二)采用修剪、摘心、除芽等措施
1、修剪:如月季从修剪到开花的时间,夏季40~50d, 冬季50~55d,不同植株分期修剪可使花期相接。
2、摘心:如一串红摘心后发生新枝,约经25d开花, 4月5日摘心,修剪,可于“五一”开花;9月5日摘 心可于“十一”开花。
一、 花期调控的意义 1、花期调控的定义:
采用人为措施,使观赏植物 提前或延后开花的技术,又称催 延花期。
2、开花调节的类型
抑制栽培:比自然花期延后的 栽培方式。 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提前的 栽培方式。
3、开花调节的意义
(1)节庆活动的需要。 (2)花卉均衡周年供应的需要。 (3)追求特定时期高利润的需要。 (4)充分利用设施、场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