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的花芽分化
对花芽分化需要启动开花基因这一过程的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组织化学等研究方法来探索:在光周期诱导下,采用RNA抑制剂5-氟尿嘧啶或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证明了光周期诱导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直接影响花芽分化;另外一种研究结果,核酸和蛋白的合成对花芽分化起一种间接作用,主要是抑制生长而被迫使植物转向了发育阶段,因为5-氟尿嘧啶能够抑制顶端分生组织中DNA的合成,而分生组织既是营养生长中心,又是生殖生长中心,DNA的合成受阻会使细胞的分裂受阻,这种细微的变化最后会宏观的表现出生长钝化等外在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当植物体处于不利于营养生长状况时就会进入生殖生长状态。所以对此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生理分化期
形态分化期
6、花芽形态分化类型
7、花芽可分两种类型:纯花芽和混合花芽。
8、花芽分化的类型
3.1生理分化
导入:生理分化期是控制分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也称“花芽分化临界期”。
3.1.1遗传物质的变化
1、遗传物质、DNA
2、遗传物质变化过程
总结:观赏植物花芽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DNA—RAN—蛋白质,这一遗传信息传递转化的过程的最终结果
4)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作用
5)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导
2、对酶活性的影响:
3.1.3植物激素的变化
3.2形态分化
1、花芽分化时期,不同植物的成花年龄差异很大。
导入:观赏植物进入能够开花的阶段后其花芽分化又受到到环境条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生长状态的制约。
同一植株:观赏植物花期控制中应注意避免这种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反映了栽培管理有很大的问题,还有就是我们进行花期控制一个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使花应时开放,达到群芳吐艳一个装饰效果(盛花花坛)
②进入花熟期:指植物可进行花芽分化的年龄。(成年营养生长期)
营养生长是一个基础,但仅有营养生长还不够,植物在要想进行花芽分化,还需要达到一种可以进行花芽分化的状态,然后才可感受外界条件而进行花芽分化,那也就是进入花熟期。它与幼年期的区别是具有花芽分化能力。
③花芽诱导期
④诱导条件
5、总结:这一全过程由花芽分化前的诱导阶段及之后的花序与花分化的具体进程所组成。一般花芽分化可分为生理分化、形态分化两个阶段。生理分化期先于形态分化期1个月左右
3.2.2生殖锥的分化
3.2.3花器官的分化——过程
3.2.3花器官分化——影响因素
幻灯片
3.2.1细胞器的分化
导入:细胞器的分化其实相当于生理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RNA可以从细胞核转移到核糖体上,核糖体就是一种细胞器,在那里合成蛋白质,侧面也反应出花芽分化过程中细胞的繁殖),也是一种较理想的确定花芽分化开始的手段。因为我们过的生理分化阶段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很多结论也是一种设想(开花刺激物),或是没有定论的可能(遗传物质对花芽分化的启动;通过检测茎尖的某些生化物质来确定花芽是否分化,也有相当的难度),并且此时也无法通过外观开判断花芽分开是否开始,然而细胞器的分化我们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
《观赏植物花期控制》教案
授课时间
2013年3月11日
课次
第2次课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3观赏植物花芽分化
3.1生理分化
3.2形态分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观赏植物花芽分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花芽分化在观赏植物花期控制中的地位,同时为更好的掌握观赏植物花期控制打好基础
方法手段
第
一
课
时
第
二
课
时
3观赏植物花芽分化
导入:我们在学习这些具体的阶段发育之前,先来对花芽分化的概念性知识进行一些了解。
1、花卉作物个体发育的三大时期:
2、花芽分化的意义
3、花芽分化的定义:是指由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市植物茎生长点由分生出叶片、腋芽转变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过程。),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标志。
3.1.2蛋白质的变化
1、光敏色素
1)光敏色素定义
2)光敏色素的结构:由蛋白质及生色团2部分组成,后者是4个吡咯分子连接成直链,与藻胆素类似。
3)两种转变形式
用红光照射后,Pfr为81%,Pr为19%。远红光照射后,几乎所有Pfr转变为Pr,Pfr仅留存2%。在日光下由于Pr吸收红光比Pfr吸收远红光更为有效,所以在自然光照下,Pfr比Pr为多,Pfr约占总量的60%。2者的比例随太阳的入射角、云层厚薄及地上林冠的变化而变化。曾有人指出生理活跃型的Pfr与另一未知物(X)形成复合物[Pfr·X]。由于X化学性质以及*2者比例的不同,[Pfr·X]复合物将引起种种生理反应,如控制开花、打破某些需光种子休眠、下胚轴弯钩的伸长、幼叶和子叶变绿及展开、含羞草的感震运动和抑制花色素苷的形成等。
2、简述花芽分化的两个基本过程?
课后小结:
下节课预习重点:
1.花期调控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参考文献:
高俊平.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花卉教研室.花卉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汪沛洪.植物生物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4、花芽分化应具备的条件:(植物芽顶端分生组织的三个发育阶段)
①一定的营养生长阶段
花芽分化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那我们依旧从花的生长发育阶段来看,种子在发芽后需要经历一个营养生长阶段才能进入生殖生长,若不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即使在适宜开花的条件下也不能开花,通常把这种状态叫做童期。在具有开花能力之前的发育阶段。幼年期的长短,因植物类型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日本牵牛、油菜等,几乎没有幼年期,萌发后2~3天,就可感受外界因素——光周期的影响,诱导花芽分化。大多数植物都有相当长的幼年期。特别是树木,幼年期可达几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
如何启动
①指令细胞的作用(P35)
②开花刺激物:开花刺激物的作用可能活化了开花基因,从而生产花原基发端所必需的mRNA等物质,但这仅是一个设想,其作用过程并不清楚,RNA、蛋白质的产生于开花的相互联系还缺少确凿的证据,即使从分子生物学的途径探究出花芽分化的分子基础,但是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了解植物体开花的宏观过程还会有着一定的距离,因为分子生物学所解决的问题仅是微观上的问题,它与植物的具体开花过程是具有联系,但却又并不完全相似的两个方面,认清这一点对探究植物开花的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要求: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花芽分化的生理和形态的变化过程,更深入、更形象、更具体的从多方面掌握花芽分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花芽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和对花芽分化的意义;形态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遗传物质变化过程的讲授
如何更形象的让学生看到花芽分化整个形态过程的变化
作业:
1、观赏植物花芽分化的定义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