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部分包装危险货物运输

第三部分包装危险货物运输


第8类货物的积载
• 一般积载要求: • 1、应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保持干燥,该类物质遇潮 •
时对大多数金属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有的还与水 产生强烈反应。 2、无保护塑料包装应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保持阴凉, 多数塑料的强度在高温下会降低。 具有易燃液体特性的腐蚀品的补充积载措施: 1、客船上的积载应远离供旅客使用的甲板或处所。 2、应积载于机械通风的舱室,运输途中应尽合理 有效地保持阴凉,应远离一切热源。
离”一切热源。 2、对易于散发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蒸气 或粉尘,应采取预防措施将它装在通风良好的处所。 3、如有卷入火灾的危险,必要时加以抛弃。 4、客船积载应远离供旅客使用的任何甲板和相关 处所。 5、装有自反应物质,联合国编号2956、3241、 3242、3251和固体退敏爆炸品的包件应避开热辐 射,包括阳光的直射。
“远离”一切可能的热源。 • 3、应采取措施防止易燃液体从舱壁或其他热源受到热辐 射的影响。应配备通风设施使它能有效地将货物处所的易 燃蒸气排出。 • 4、应采取措施防止溢漏液体或蒸气渗入船舶其他部位。 • 5、客船应积载在大大远离供旅客使用的任何甲板和处所。
第4类的积载
• 1、应尽可能合理地保持阴凉,其积载一般应“远 • • • •

• •
溶液和混合物的积载
• 如果溶液或混合物中含有一种或一种以
上的非危险物质和一种本规则所标明的 危险物质,当着这类溶液或混合物根据 根据通用条目或未另列明条目进行运输 时,必须依照有关此类通用条目或未另 列明的条目所列出的积载类进行积载。
第2类货物的积载
第2类货物的一般积载预防措施: 1、容器应尽可能合理地保持阴凉,容器的积载应“远离”一 切热源。 2、容器应按下列方式积载:


与未冲洗的胶卷、胶片 及邮件有关的积载
• 未冲洗的摄影胶卷、胶片和邮件(含有
未冲洗的摄影胶卷、胶片),应与第7类 物质隔离。
海洋污染物的积载
• 海洋污染物必须合理装载和加固,将危害减
少到最小程度,使船舶和人员的安全不受损 害。 • 除非在露天甲板能提供等效的防护,应选择 舱内积载。 • 如果要求仅限舱面积载,应选择在有良好防 护的甲板或露天甲板遮蔽处所中积载。
积载类 第1类船舶
第2类船舶
积载类A 积载类B
积载类C 积载类D 积载类E
舱面或舱内 舱面或舱内
仅限舱面 仅限舱面 舱面或舱内
舱面或舱内 仅限舱面
仅限舱面 禁止装运 禁止装运
危险货物积载的一般规定
1.客船不得载运某些具有特殊危险的物质、
材料或物品,特别是事故可能迅速影响全船。 2.如货物在舱内发生溢漏,须采取措施,防 止溢漏物通过机器处所污水管路及泵系排放。 3.除非主管机关批准,桶必须直立积载。 4.遇水易于损坏的纤维板箱和其他包装须在 舱内积载。 5.要求经常查看的物质、特殊要求要接近查 看的物质、具有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产生 剧毒蒸气或对腐蚀船舶而不易察觉的物质应 当舱面积载。
鱼粉的积载要求
• 鱼粉,未稳定的(UN No.1374,PG III)和鱼粉,稳定 •
• 1、航行期间每天应3次测温并记录。 • 2、货物温度超过55℃并继续升高,应限制舱内通风。如果自热现象
持续,应施放CO2或惰性气体。 • 3、避开易变热的管路和舱壁。 • 4、UN 1374,建议使用双行积载。(P531)
(1)容器应进行隔垫以防止其直接接触钢质甲板。 (2)容器垂直积载时,应成组积载并用坚实的木材制成箱或框将容 器围蔽。 (3)舱面积载时,应保护容器不受到热辐射。 (4)舱内积载时,应积载于有机械通风装置的货舱内。
3、应采取措施防止泄露的气体渗入到船舶的其他地方。 4、应保证渗漏的气体不会经过入口处或舱壁其他开口或通风 管进入生活处所、机械和其他工作处所。
的(UN No.2216) 松散包装:
• 集装:
• 1、货物装箱后,密封箱门和其他开口处防止空气进入。 • 2、每天凌晨读取舱内温度并记录。 • 3、如果舱内温度急剧升高,并继续增高,应考虑充水并注意船舶稳性
的危险。 • 4、避开易变热的管路和舱壁。
种子饼的积载要求
含植物油,用机械压榨的种子,含油量在10%以上或 所含的油及水分合计在20%以上的种子饼: •需要有穿堂风和表面通风;航程超过5天,应配备施放二氧化
食品的积载
• 标有第6.1类标志、包装类I和II的有毒物质和物品
或标有第2.3类标志的物质和物品的积载应与食品隔 离,除非这些物质与食品是分别装在不同的封闭运 输组件内。 所有感染性物质的积载应与食品“用一整个舱室或 货舱隔离”。 放射性材料的积载应与食品“隔离”。 所有腐蚀性物质和物品以及标有第6.1类的包装类 III的有毒物质的积载应与食品“远离”。

危险货物积载的一般规定
• 适用第1类爆炸品(限量内的第1.4S类除外):
• *货船不超过12名旅客
积载类 积载类01 积载类02 货船 舱面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或舱内 舱面封闭式货物运输组件或舱内 客船 舱面封闭式货物运 输组件或舱内 舱面封闭式货物运 输组件或舱内封闭 式货物运输组件 禁止 禁止 禁止
易燃或有毒气体的积载
• 1、应采取措施防止易燃气体受热。应配
备机械通风装置,该装置应能有效地将 易燃蒸气从封闭货物处所中排出。 • 2、在载有旅客的船上,这些气体的积载 应远离供旅客使用的任何甲板和舱室。 如在滚装船积载,这些气体应注意通风 和隔热。
第3类货物的积载
• 1、应按危险货物一览表中的规定积载。 • 2、在运输中应尽可能合理地保持阴凉,其积载一般应
危险货物积载和隔离
• 危险货物隔离:一般系指不同货物在货物处所内以及
货物与所在环境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重要的安全措 施。对于水运危险货物来说,包括不同危险货物在船 上所在位置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危险货物与船上环 境如相关热源、机舱处所、生活与工作处所、燃油舱 等之间的空间距离,以防止不同危险货物之间以及危 险货物与所处环境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与反应, 导致货物质量下降、加重危险货物危险性或产生新的 危险性,保证船舶、人员、货物及财产的安全与水域 环境清洁。同时,也包括不同危险货物在同一货物运 输组件内的相关位置关系。 隔离是将两个或多个不相容的物质或物品分开的过程, 这些货物当包装或积载在一起是一旦发生泄漏、溢出 或其他事故会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隔离类
• 为了隔离,具有某些相似化学性质的危险货物被归 •
为同一类以满足特殊隔离要求: 酸;铵化合物;溴酸盐;氯酸盐;亚氯酸盐;氰化 物;重金属及其盐类;次亚氯酸盐;铅和铅化合物; 液体卤代氢;汞和汞化合物;亚硝酸盐;高氯酸盐; 高锰酸盐;金属粉末;过氧化物;叠氮化物;碱类 一些未另列明的N.O.S物质未列在隔离类中,托运 人应确定合适的隔离类。 非危险性物质具有列入隔离类中的物质相似的化学 性质,建议实施相关隔离类的隔离要求。

• •
• (1)应积载在紧急时可以开启的干净的货物处所内。袋装化肥或装在
货物运输组件中的化肥应积载于货物易于接近的位置,且船上的机械通 风可以排除分解产生的气体和烟雾,应能打开舱盖提供大量的通风和水。 • (2)无危险性的硝酸铵混合物同其他货物混装时应考虑相容性。
第5.2类货物的积载
• 1、有机过氧化物应按积载类D积载。 • 2、应“远离”生活居住处所或其通道积
危险货物积载的一般规定
1.在舱面积载时,须保持消防栓、测量管及其他类似设备和
通道不受影响,并远离。 2.保证走道和通向所有船舶安全作业必需设备的通道不受影 响。 3.需要防止压力增大、分解或聚合的物质,须将包件遮蔽, 使其不受热辐射,包括阳光。在舱内积载时须“远离”热 源。 4.要求隔热保护时,热源包括火花、火焰、蒸汽管道、加热 盘管、加热的燃油舱和液货舱顶壁或侧壁,以及机器处所 的舱壁。 5.不得在可移动罐柜上面积载其他货物运输组件,除非它们 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计的且在专用船舶上运输。
碳或惰性气体的设备;进行双排式积载;定时测量温度并记录, 如果货物温度超过55℃且继续升高,应限制向舱内通风,如自 热现场持续,应施放二氧化碳或惰性气体。
含植物油,经溶剂提取和经压榨的种子,含油量不超 过10%且当含水量在10%以上而所含的油及水分合 计不超过20%的种子饼。 •须有表面通风,帮助消除残存的溶剂蒸气;航程超过5天,无
通风设备时,应定期测量温度;航程超过5天,应配备二氧化碳 或惰性气体施放设备。
第5.1类货物的积载
• 1、应将货物处所打扫干净,应清除积载不需要的一切可燃

物。 2、应使用非易燃的加固和防护材料,并且只能使用最少数 量的清洁、干燥的木质垫料。 3、应采取措施避免货物渗入到其它存有可燃物质的货舱等 处所。 4、曾装运氧化性物质的货舱,卸货后应检查有无污染物。 在用于装运其他货物尤其是食品之前,原已被污染的货舱应 做适当的清扫和检查。 5、硝酸铵和硝酸铵化肥的积载应:
危险货物的隔离
• 一般规定 • 包件的隔离 • 集装箱船上货物运输组件的隔离 • 滚装船上货物运输组件的隔离 • 具有化学危险的散货物质与包件危险货
物之间的隔离
隔离的一般规定
• 1、SOLAS公约第Ⅶ章A部分第6.1条要求,不相容的货物应当
• • • • • •
相互隔离。 2、适用于各类船舶所有载货处所和货物运输组件。 3、如果两种物质或物品在一起积载时,会因溢漏或其它事故而 发生危险,那么这两种物质或物品即被认为是不相容的。需采取 隔离措施。 4、某些特殊物质需要有特殊规定。 5、易燃材料不包括包装和垫舱材料。 6、按所涉及危险货物中最为严格的要求隔离。 7、同类物质可积载在一起而不必考虑副危险性的隔离要求,条 件是这些物质不会相互发生危险反应和引起:燃烧或产生大量的 热;产生易燃、有毒或令人窒息的气体;生成腐蚀性物质,或生 成不稳定物质。 8、含水量不同而类别不同的同一物质无须隔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