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ppt课件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ppt课件
5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四)
• (四)骨折
• 1.踩跷时发生骨折,多在胸胁部、肋部和腰椎。常由于用 • 力过猛、过大,如踩跷时跳跃过高;或踩踏胸部时屏气;
• 或支撑之手意外滑脱,致使重量突然增加等所致。骨折发
• 生后,患者常感局部疼痛、肿胀、皮色青紫。检查时可有 • 明显压痛点、叩击痛、或胸廓挤压征(+),必要时可拍X
病变,方能进行颈部旋转手法,但一般不宜超 过45度,颈部扳法不要强求扳响。
7
二、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 (一)力:根据力和压强的原理,一定的力作用 于一定的部位,作用面积越大,单位面积所受压 力越小。即医者施加的外力是相对恒定的,而具 体操作时,既可用双手整个掌面、大小鱼际、脚、 双后跟、双拇趾,也可只用单脚全脚、单脚掌、 甚至单脚拇趾等部位。接触部位的面积不同,力 度也就不同。通过不断变换接触面积以调节刺激 量是推拿的基本功之一。通过这种变换可使推拿 显得更有效。(各种手法的适用部位)医者应当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的性质灵活运用,以确保 有效和安全。
• 技术操作规程,避免使用蛮力。
6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五)
• 脱位(环枢关节) • 表现 • 原因:颈部操作时最易出现此类问题,(上段
颈椎有炎症或被肿瘤组织破坏后易出现)。 • 颈部活动范围受年龄增大而缩小(骨质增生,
退行性改变)。 • 预防及处理: • 颈部旋转复位手法之前应常规摄片,排除颈部
4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三)
• (三)岔气(特别在踩跷过程中) • 表现:推拿过程中,患者突然感觉胸或背部疼痛,时如 • 刀割、时或牵掣,甚至呼吸、咳嗽或转身、弯腰都十分 • 困难。 • 原因:岔气的发生多由用力不当,如用力过猛等(包括 • 突然用力过大和用力过快),初学踩跷者尤易发生,应 • 特别注意。也可在正常用力情况下因为患者屏气而产 • 生。 • 处理:应立即停止踩跷,改以手法治疗。并找准压痛 • 点,以指揉法、指振法在岔气局部先行放松;继以扳法 • 或掌按法或叩击法纠正紊乱的关节(应根据具体情况, • 分别整复椎间关节、肋脊关节、胸肋关节);
8
注意事项(二)——体位:
• 恰当体位——协调一致 • 患者——舒适,肌肉放松,既能维持时间长,
又有利于医生操作。 • 医生——手法操作方便,有利于手法运用、
力量发挥的操作体位。同时做到意到、身到、 手到,步法随手法相应变化。
9
注意事项(三)——施力原则:
• 1.完整手法操作应遵循轻—重—轻原则; • 2.前后四分之一时间手法刺激轻一些,中间一
11
注意事项(五)——手法刺激强度的把握
• 手法压力——成正比; • 与作用部位的敏感性有关---经络穴位处刺激强,
非经络穴位处刺激相对较弱;肌肉不发达部位刺激 较强,肌肉发达部位刺激相对较弱;青壮年力量适 当重,老年人适当减轻,避免损伤;软伤初期、久 病手法宜轻;宿痛、劳损、初病体实,感觉迟钝、 麻木者,刺激宜强。 • 与着力面积——反比 • 与操作时间——一般而言时间短,刺激小,反之;
12
三、推拿介质概念
推拿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损伤, 或者为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可在推 拿部位的皮肤上涂些液体,膏剂,或洒些粉 末,这种液体、膏剂、或粉末统称为推拿介 质,也称推拿递质.
13
关于膏摩
膏摩不是膏药加按摩之义.将中药配方成 的膏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上,然后在其处施 以推拿手法的一种治疗方法.
• 片以确诊。发生骨折后,应立即停止踩跷,并正确予以复 • 位,无条件处置者应立即送相关医院。
• 2.应高度重视骨折的预防,其预防措施包括:(1)严格
• 掌握踩跷禁忌症,对年老、体弱或骨质疏松者慎用此法。 • (2)踩跷时,嘱患者全身心严格遵守
膏剂为软膏.既可以提高治疗作用,也可以 增强润滑作用,临床须辨证用膏.
14
关于膏药和药膏
药膏是软膏,将药物研成细末,用饴糖,凡 士林,羊脂,油脂,油腊等基质混合,煎熬后制 成;或用水,蜜,酒,香油,醋等将药末调拌成糊 状而成.
膏药是硬膏,用中医外用药中一种特有的 剂型,先将药物研成细末,然后配合香油,黄丹, 蜂蜡等基质熬炼而成,乘热软化时涂于布或纸 上.膏药遇热则软化而具有粘性,能牢牢地粘 贴在患部.
段时间手法刺激量相对重一些; • 3.具体在某一部位操作时,手法需轻重交替,
以及点、线、面的结合应用。不可在某一点持 续运用重手法刺激。
10
注意事项(四)——手法变换与衔接
• 一个完整的手法操作过程往往由数种手法组合 • 而成,操作时需要经常变换手法的种类,它要求 • 术者的步法根据手法的需要而变换,使手法变换 • 自然、连续,而不间断,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 • 成。 • 要求术者对手法的掌握和运用十分熟练; • 另一方面,要充分集中注意力,做到意到手 • 到,意先于手。
软组织的感觉相对迟钝,使痛阈提高,可导致皮肤损 伤。 • 预防及处理:要求加强手法基本功的练习,正确掌握 各种手法的动作要领,提高手法的熟练程度。
3
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二)
• (二)晕厥 • 表现:患者突感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肢冷、 • 冷汗,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的现象称为晕厥。 • 原因:病人过于紧张、疲劳、饥饿、或虚弱、及易敏体 • 质。也可能与推拿时力度过重或对脊柱踩踏过久有关。 • 如室内空调开启时间太长,缺乏通风,也常能诱发晕厥。 • 处理:大多数晕厥者经平卧休息后,一般能自行恢复。 • 对晕厥的处理主要有立即停止推拿,使患者平卧,饮以 • 温开水或葡萄糖水,或掐合谷、人中、大鱼际等穴。必 • 要时可给予输液或输氧。 • 预防:对紧张的患者,应说服他摒除恐惧感;体质虚 • 弱、空腹、初次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治疗时手法不 • 宜过重,时间也不宜过长。
1
针灸推拿学
2
一、推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一)
• (一)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
关节附件。皮肤损伤在推拿临床上最为常见。
• 原因: • 初学推拿者,手法生硬,不能做到柔和深透。 • 粗蛮的手法,小幅度急速而不均匀地使用擦法,则易
造成皮肤损伤(润滑)。 • 同一部位,过久的手法操作。时间过长,局部皮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