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38PPT(岳麓版)优秀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38PPT(岳麓版)优秀课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告
人民公社的弊端
材料: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 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 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
经弊济端条件:、人贫民富水公平社不体同制的合经作营社管合并理后过,于一集切财产 上核中交算,公,社 统分, 一配多 分上者 配不 ,平退实均,行主少部义者分不的严补供重,给,在制全(不社包利范括于围大调内办统公一共 食动堂农、吃民饭生不产要钱积,极叫性做,共产阻主碍义了因素农)村,经造济成了平 均的主发义,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社员
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背景(前提):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了农业生产责 任制;8亿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意义: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民致 富,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
广东乡镇企业
3.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2年 第三阶段:从1993年至今
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这些实 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 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 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农村改革基本 经历三大步:包产 单干,离土不离乡 ,离土又离乡其中 “离土不离乡” 指什么?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 撤消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1、十年“文革”使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 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提 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1978年
决定: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
影响 :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4.性质:
仍然是公有制,只是对集体经济经营方 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
5.影响:
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 积极性
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真正开始历史 性变革
新中国我国农村经历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 农村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的建立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在没收的官僚资本, 征用、征购、管制及代管的外资企业转变 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起主导作用。
民经济的基础。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人民公社的弊端(历史因素) 地方政府政策开明,党中央的肯定 安徽、四川自然灾害严重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 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 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 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 广泛深刻的革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 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
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 料公有制前提下的变革(这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前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 式的一次伟大变革(这是其性质,即管理方式的 变革,而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回答: 1. 旧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什么?
人民公社体制 2.经济体制改革从哪方面开始?
农业 3.改革后普遍实行何种生产组织形 式?有何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文革时期的凤阳花鼓:凤阳地多 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 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80年代初凤阳花鼓:说凤阳,道 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 了三大步,如今飞出了金凤凰。 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 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 食4450万千克。
(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国企存在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
展 农村改革的推动
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 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 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 了。
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允许产品 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 镇企业
【合作探究】
安徽凤阳县是一穷乡僻壤之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 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 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 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 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决定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 并写下了保证书,包产到户……
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 想,凤阳小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农民把生 直接原因: 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
安徽凤阳花鼓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 社员叶旗衡在自家春联上 这样写道……
已经过去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
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 义。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况
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生产关 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经济 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 运行机制。
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一)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业是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