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病人麻醉
全身麻醉:首选
优点:良好的通气、充分的供氧(机械通气可消除或 减轻呼吸做功、减少氧耗)
缺点:对医疗设备、设施的配置要求较高
氧化亚氮、氯胺酮:可增加肺血管阻力使肺动脉压升 高,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慎用
麻醉选择及实施
全麻注意事项: 1. 气管插管宜选择经口插管,慎重选择经鼻插管 2. 短小手术提倡使用喉罩
青藏高原Βιβλιοθήκη 230万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 原
20万 20万 40万
高原气候特征
冬季漫长,昼夜温差大,寒冷,风多,气候干燥,易致机体脱水 及热量丧失 由于空气稀薄,高原紫外线和太阳辐射热能高于平原,易发生光 敏性皮肤病 强烈的紫外线和高原雪域发射易发生高原紫外线角膜炎(雪盲) 及白内障
高原脑水肿
病因:由于急性严重的缺氧使脑细胞损伤 发病机制:严重缺氧引起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脑细胞 损伤导致细胞肿胀和脑间质水肿,颅内压升高 症状:头痛、呕吐、嗜睡和惊厥,并有呼吸困难,可出 现意识丧失或昏迷
高原脑水肿
检查:眼底检查为视网膜水肿和出血,视神经乳头水肿, 脑脊液压力增高,CT和MRI:大脑白质水肿 治疗: 1. 卧床休息,吸氧,降颅压 2. 及时将病人转移至低海拔地区 3. 高压氧
第一节 我国的高原分布及气候特征
名称 面积 km2 海拔 m 4000~ 5000 1000~ 2000 300~ 2000 1000~ 2000 范围 青海高原:平均海拔2500~4000m;西藏高 原:平均海拔>4500m 贵州全省,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川湘 鄂边境 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乌鞘 岭以东 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崇山,南沿长城, 北接蒙古
第四节 高原地区手术病人的麻醉
原则:高原地区的手术、麻醉是在低氧环境下实
施的,低氧是导致麻醉意外的高危因素,应采取科学 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围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提高 麻醉的安全性
麻醉前准备
麻醉前评估:高原地区手术病人的麻醉要紧密结合高 原低压、低氧环境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影响来进行
低氧使病人的心肺功能储备低下,围术期的手术、创 伤、麻醉、感染等因素会影响通气功能导致或加重低氧 血症,增加麻醉和手术的风险
海平面地区
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
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大气压、吸入气氧分压、肺泡氧分压变 化
海拔高度 米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大气压力 mmHg 760 680 600 530 460 405 吸入氧分压 mmHg 155 140 125 110 98 85 肺泡氧分压
手术麻醉后的处理
高原低氧环境对手术麻醉后的病人极为不利,术后 发生低氧血症的几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因此术后必 须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监测与管理,术后常规吸氧
对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和术后呼吸和循环功能不稳 定的病人不宜早期拔除气管导管,应送麻醉恢复室或 ICU继续机械通气治疗,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术期
高原缺氧使妊娠子宫血液供应不足,妊娠高征发生率高于平 原地区
高原缺氧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新生儿中低体重儿的发生率 较平原为高
常见高原病的救治
急性高原反应(高山病)
多发生在乘车或乘飞机快速进驻高原地区人群,发病率 与海拔高度成正比
发病机制
急性高原反应
直接原因:高原低氧
诱因:体力活动、精神紧张、寒冷、 上呼吸道感染
心率加快 肺血管收缩 -> 肺动脉高压 -> 右心负 荷过重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肺通气量增加->过度通气
对血液系统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代偿性红细胞增多 Hb浓度升高 血液黏滞度增 加 “浓 黏 聚”综合征
高原低氧对机体的影响
高原缺氧可致肾血流量减少,尿蛋白可检出或增高 高原缺氧使胃溃疡发生率增高
对不高,对呼吸和循环及病人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在高 原地区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在镇痛不全时慎用辅助药,以 免抑制呼吸 (术中应有呼吸支持的准备)
椎管内麻醉:
在高原地区可选用椎管内麻醉,但严防平面过高,以免 出现呼吸抑制
必须有呼吸支持的准备
高原地区病人血小板计数较平原低,有出血并发血肿的 顾虑,故血小板计数低于8×109/L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手术 病人应放弃选择椎管内麻醉
3.麻醉期间防止血压剧烈波动;术中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 蓄积 4.危重病人在麻醉中应常规做血气检查 5.全麻术后应监测通气功能,必须严格拔管指征(脱机后 在吸氧的情况下Sp02维持在90%~93%以上,循环功能稳 定) 6.术后疼痛可增加氧耗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术后 镇痛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方法简便,对医疗设施配备要求相
总之,高原地区麻醉更应注意麻醉方 法选择,应根据麻醉设备保障条件来进行优 化调整(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首选 ) 维持病人的呼吸功能完整,保障病人的氧供 /氧耗平衡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确保麻醉手 术病人的安全
发病机制
1. 高原低氧导致外周血管收缩,血液重分布,肺 血增多 2. 低氧导致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升高,漏出 液增加
高原性肺水肿
症状:疲乏、头痛、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 痰 听诊:双肺可闻及湿罗音 胸部X线 :点片状或云絮 状阴影
高原性肺水肿
治疗: 1. 吸氧,保暖,药物治疗 2. 及时将病人转移至低海拔地区 3. 高压氧
急性高原反应(高山病)
主要症状:头昏、头痛、失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腹胀、心慌、胸闷、乏力、手足发麻、口唇发绀
高原反应的预防及治疗
阶梯性进入高原,避免过 度劳累,防寒保温 低流量吸氧 食用易消化食物,补充维 生素和水 服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 红景天
高原性肺水肿
麻醉前准备
无论是否实施全身麻醉,供氧设备、麻醉机、简 易呼吸器、面罩、气管插管 高原地区居民存在不同程度早老、早衰 因此对于 老年手术病人的麻醉选择及处理需更慎重
麻醉前准备
术前有低氧血症者应查明原因,积极治疗、纠正
对已诊断有高原病而需要手术者,术前给予相应 的治疗以提高麻醉安全性
特殊处理
高原适应
显著的低氧耐力 有较大肺活量
强大的心脏储备能力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值保持在平原正常范围内 无红细胞增多症 无肺动脉高压 具有良好的劳动能力和较低的高原病发病率
高原低氧对机体的影响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短期影响:头昏 头痛 嗜睡 失眠 记忆力减退
长期影响:不同程度的早老 早衰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禁食:高原地区居民习惯高脂肪的饮食,胃排空 的时间长,择期手术的病人应严格禁食
保暖:手术室应有较好保暖设备,输入液体、血 液应加温
输血:高原地区血源常有困难,可采用自身储血 和血液稀释以节约用血。对患有高红细胞症的手术 病人麻醉中可采用放血疗法和血液稀释
麻醉选择及实施
麻醉前用药:基本上与平原地区相同
mmHg
动脉血氧饱 和度 95% 94% 92% 90% 85% 75%
水沸点 ℃ 100 97 94 90 87 84
105 90 70 62 50 45
低氧血症
各种原因导致的动脉血中氧分压低于60mmHg
第二节 高原低压低氧对机体的影响
高原习服:指人和动物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组织器 官产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来适应环境这种改变是可 逆的不具有遗传性 高原适应:指世代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群为适应高原环 境,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后,所保留的解剖、生理和生化 改变,这种改变具有遗传特性
高原地区病人麻醉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佳恒
高原地区病人麻醉
高原地区如何界定? 高原地区气候有什么特点?对人体有何影响? 高原地区病人麻醉的特点?
高原地区界定
地理学:海拔超过1000米 医学:海拔超过2500米 海拔2500米以上时,由 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低,可 导致大多数人可出现不同 程度急性高原低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