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学著作是《文心雕龙》,该作者是南朝梁代文论家刘勰美国符号学家查尔斯•莫里斯进一步将符号学划分为三个子科学,其中语构学是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符号与他所代表的对象之间的联系;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符号与他的使用者以及环境之间的结构。

文化形态的划分,即器物文化(指物质能面的文化)、行为文化(指制度层面的文化)、观念文化(指精神层面的文化)。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

他提出的人格理论,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

实践活动包含三种要素:其一是目的性,其二是应用一定手段,其三是实践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需要有以下特点:指向性、周期性、发展性、共同性。

何为美学?美学是研究有关审美活动的学科一、何为美?从六个方面展开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的形式(从形式方面)比如一个物体的平衡、对称、变化、比例这样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美在于变化中的统一,美在于比例,美是和谐与比例,美是杂多与统一(美就在与体积大小的秩序。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体各部分的一种妥当安排,配合到一种悦目的颜色上去就叫美。

——罗马共和国-西塞罗:最美的线性是蜿蜒型曲线,因为它最符合于文华与整齐的原则——英-霍加兹;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内容——德-康德)由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这种美他们认为是不假思索,凭自己的直觉感官作出来的。

2、新柏拉图主义:美即完善(对美的探讨涉及到内容)新柏拉图学派认为一件事物如果符合它那类事物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而完美无缺那就算达到它的内在目的,就叫做完善。

即——美。

而他们认为完善的事务是由上帝创造的,所以美即完善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

同时认为美表现为内外的相应,同生的相应只有引起人的感应,才产生美(美不单纯是形式的问题,还涉及到内容)。

3、经验主义:美即是愉快(开始从情感入手探讨美)将美的研究的重点对象从形式的分析转移到美感活动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分析。

开始强调主观的人。

(代表人:(英)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特质。

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个人的心里建出一种不同的美。

”(英)伯克————“我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欲的某一性质。

”)4、德国的古典美学:强调美是理性内容表现与感性的形式。

把内容和形式、内容和感情结合起来了。

(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德-黑格尔(具有辩证思想))。

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论证了艺术的真实性、倾向性、审美性之间的关系,深刻阐述了必须从生活出发的现实主义美学原理、高尔基)6、叔本华和弗洛伊德:叔本华(德)认为美是意志的暂时休息、弗洛伊德提出美这个概念是根据于性的冲动至终,美是潜意识的本能和性的欲望的表现的命题,弗洛伊德确认为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的基础是人的本能的欲望的发泄。

形态篇形态即形状和神态。

形式外在的轮廓而态是内在的精神、理念。

形与态统一才是人类理性的创造物。

形态可分为1、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如高山、树木、瀑布、溪流、、石头2、人工形态:人工形态是利用某类材料和加工技术制成的物品形态,如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相同点:人工形态、自然形态都有自身的物质特性,并服从于一定自然规律,物质是这两种形态取得统一的基础,都是物质实体不同点:a、人工形态是有目的的劳动成果,直接用于满足某种需要b、人工形态打上了人的烙印c、人工制品具有社会性人工产品的构成要素:材料、结构、形式、功能自然形态衍生出——仿生设计1.形态仿生:具象形态仿生、抽象形态仿生(蜂巢是最省材料的结构,且容量大,极坚固由此制造出蜂巢式夹层结构板、孔雀椅)2、结构仿生:悬索桥的结构源于蜘蛛结网3、功能仿生:蝇眼照相机的发明,源于苍蝇具有高分辨率的双眼,可模仿用于高速照相机。

白蚁能把吃下去的木质转化为脂肪和蛋白质,对其机理的研究,将会对人工合成这些物质有所启发。

信天翁具有淡化海水的器官—“去盐器”。

启发人们去改善旧的或创造出新的海水淡化装置。

根据青蛙眼睛的特殊构造研制了电子蛙眼,用于监视飞机的起落和跟踪人造卫星。

通过对萤火虫和海蝇地发光的原理的研究,获得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新方法,从而研制出化学荧光灯等三、功能篇1、功能主义,功能主义一词早在18世纪既已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出现,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工业同盟就开拓了功能主义在设计中的积极探索。

涌现了贝伦斯等一批现代工业设计先驱。

20世纪初,“包豪斯”以及后来的乌尔姆设计学院等都以功能主义作为教育宗旨,并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

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主张功能至上,其最具影响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

其特征为严谨、冷静、简洁,芝加哥学院的建筑,柯布西埃的“机器美学理论”“包豪斯”、德意志工业同盟等,都为功能主义奠定了不衰的历史低位。

功能主义发展到现代社会。

其典型代表是德国功能主义和斯堪的那维亚的“软功能主义”2、功能三分法A、实用功能,是产品的基本功能,通过产品最基本的功能,通过产品自身完成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以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或文化的需要,实用功能包括:a 、技术性能b、环境性能c、使用性能B、认知功能,是实现产品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前提C、审美功能,通过产品外在特征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唤起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价值体验,使产品具有亲和力3、实用功能向认知功能、审美功能的转化斗拱的转化:商超在柱头上安置坐斗承接横梁、汉代成组的斗拱用于重要建筑上,承托屋檐、唐代广泛用于各种节点上,趋向模式化,成为建筑等级的标志、宋代承重能力开始减弱、明清建筑结构僵化,斗拱比例缩小,排列增密,几乎丧失承重功能,成为装饰性构件,富有节奏韵律感4、功能的分类方式{图表}a、按功能重要程度分类:基本功能、辅助功能b、按功能性质划分:物质功能、精神功能c、按用户需求分类:必要功能、不必要功能d、、按功能的实现手段分类:软功能、硬功能四、文化篇1、艺术设计与文化,文化天空下的艺术设计;走向世界与保护传统:艺术设计的文化传统2、绿色设计“3R”原则,即Reduce、Reuse、Recyde。

1. Reduce(1)、浓缩即为缩小化设计,是一种节约型的设计观念。

通过缩水或减少设计作品的体积和材料来实现经济上和资源上的节约(2)、压缩即为集中化设计,是指通过对产品功能和形式进行压缩与集中。

从而在效果上达到节约,便携等作用的一种设计方法(3)、积聚(多功能设计)2. Reuse 重新使用的意思。

可称为“再利用设计原则”3.Recyde 再循环的意思。

即材料经过回收后的在加工,得以重生,形成新的材料资源而重复使用。

可称为“资源再生设计资源”1、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艺术风格差异:自然园林中国颐和园、几何式园林凡尔赛宫御花园 2、走向世界与保护传统a、走向世界的必然性,德国设计:冷漠理性意大利:浪漫而有激情、斯堪的纳维亚:简洁自然有人情味、日本设计:小而精,发展趋势不可挡,具有便利性。

便利同时带来问题:民族传统文化个性丧失,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做到丰富而不单一b、经验借鉴日本“双轨制”一方面保护传统{服饰,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另一方面在高技术设计领域按现代经济发展需求进行设计。

c、目前中国的现状靳埭强既现代又传统、王澍,热衷于文化保护、以传统文人思维慢慢工作五、审美篇1、点,几何学中点是没有长、宽、厚,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

点是有形状的,艺术中具有相对性,点具有向心性,能形成视觉中心如:人民大会堂顶部2、线,几何学:是点的运动轨迹,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厚度设计中:有表情性如美国洛杉矶23届奥运会标志富有动感3、面,面是线移动产生的有长度、宽度的行迹4、形式法则A、对称与均衡a、对称,等量等形,形式各要素在上下、前后、左右的相同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银行标志、美国白宫、纽约世贸中b、均衡,是一种等量不等形的组合形式,根据力的重心,将各种分量进行分配调整,使整体达到平衡B、比例与尺度a、比例,造型对象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各部分与细部之间的比较关系b、尺度,造型对象的整体或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人所习见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实用的尺度:权衡尺度的标准是人,要求与人直接联系,在尺度上要与人体适应如碗的尺寸与人手尺寸相适应;形式的尺度:尺度的夸张能够增强形式感C、节奏与韵律a、节奏{富于理性}。

构成要素的造型、大小、强弱的周期变化,最简单的节奏是重复,节奏带有机械的美包括:重复节奏、渐变节奏b、韵律{感性}。

不是简单地重复,是有一定的变化的相互交替,是情调在节奏中的融合,能在整体中产生不寻常的美感五、审美篇之材质美:何为材质美a、定义:指物质材料的颜色、质量、肌理等属性的美b、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色彩美,具有视觉冲击力,先声夺人、肌理美,体现材料个性特征、光泽美,是造就质感的先决条件,材料分为透光材料和反光材料、质地美,软硬、轻重、疏密(石材具有较高强度、硬度、耐磨等优良性能芬兰赫尔辛基岩石教室、木材质轻,有较高弹性和韧性,易于加工,天然古朴中国经典建筑以木质为主、玻璃既可透光又可遮风雨拜占庭教堂的玻璃窗、金属、混凝土、陶瓷彩色餐具、塑料廉价、可塑性高)五、审美篇之功能美(艺术设计最基本的审美要素)定义:产品的功能具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美a、适用性,要求合理。

必须做到:合理选材、因材施技、结构合理b、人文性,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物化形态,还体现为讲究环保,举例:绿色设计德国BMN3型环保概念车,用再生材料制成。

“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强调三种尺度:人体、心理、文化尺度a、人体尺度按照人体各部位尺度确定产品设计尺度如碗的设计b、心理尺度根据不同民族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确定产品的设计尺度如:梳子的设计“天圆地方”、年年有余c、文化尺度c、经济性,包括:考虑经济核算问题,简洁性,用最简洁的设计语言或技术达到最佳效果d、精神愉悦性两种:物质的自然属性美和人类创造的美六、符号学1、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语言是系统化了的抽象系统,具有社会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言语是在具体日常情境中有人说话发出的话语,具有个别性,因人而异语言是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由音响形象和概念内涵组成的,前者称为“能指”,后者成为“所指”。

前者是表征物(能指),后者是被表征物(所指)。

例如“树”这一词语符号就是由词的音响和树的概念两者组成的。

语言符号的语言(能指)和语义(所指)之间是约定成俗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选用只是在语言形成时才具有任意性,形成以后就对人们具有了规范和制约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