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胃痞

中医内科学胃痞


xx

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 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痞者, 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 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 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
xx
【范围】

胃脘部满闷不舒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个症 状,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当出现上腹部 满闷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xx



2.鼓胀 与胃痞同为腹部病证,且均有胀满之苦,但鼓胀 以腹部外形胀大如鼓为特征,胃痞则自觉以腹部 外形胀大如鼓为特征,胃痞则自觉满闷,外无胀 大之形; 鼓胀病在大腹,或有形或无形,胃痞病在胃脘, 均为无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按之柔软。 《证治汇外.痞满》:“痞与胀满不同,胀满则内 胀而外亦有形,痞满则内觉满塞而外无形迹。”
xx
【概念】

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 按之不痛的证候。“痞”意指:病理上的 胃气不通,症状的满闷阻塞。
xx
【医论】

胃痞在《内经》中称为痞、满、痞满、痞 塞等。《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 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备化 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 其病留满痞寒”。
xx

4.七情失和 思则气结,暴怒则气逆,悲忧则气郁,惊 恐则气乱等等,造成气机逆乱,升降失职。 其中尤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肝脾不和, 气机郁滞而成之痞满多见。如《景岳全书. 痞满》有:.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饥饱不匀,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职,气机不 利,而生痞满。如《兰室秘藏· 中满腹胀》 曰:“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 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 胃痞成因有虚实之分。实即实邪内阻,包 括外邪入里,食滞中阻,疾湿阻滞;虚即 中虚不运,责之脾胃虚弱。
xx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 则气机调畅。或为病邪所阻,或为脾胃之虚,均 可导致气机升降失常,中焦痞塞不畅而发肿满, 皆属于脾。”当然,除脾胃之外,中焦气机之调 畅,尚赖肝气之条达,若肝气郁结,最易克脾犯 胃而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发生胃脘痞满。

总之,胃痞病位在胃脘,病变脏腑关键在脾胃, 以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为基本病机。
xx
病因病机示意图 表邪入里
食滞中阻 痰湿阻滞 七情失和 脾胃虚弱
中焦气机不利
升降失职
胃痞
xx
【诊断】


1.临床表现:胃痞以胃脘部痞塞,满闷不 舒为主症,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 无胀形的特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呈反复发作的慢 性过程. 3.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 因有关. 4.实验室:上消化道X线检查、胃液分析、 纤维胃镜检查。
xx

《伤寒论》对本病证的理法方药论述颇详, 如“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提出痞的 基本概念,并指出该病病机是正虚邪陷, 升降失调,拟定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 治疗大法,其创诸泻心汤乃治痞满之诸方, 一直为后世医家所赏用。
xx

李东垣大倡脾胃内伤之说,对本病证的理 法方药,阐发甚详。张介宾《景岳全书.痞 满》对本病的辨证颇为明细:“痞者,痞 寒不开之胃;满者,胀满不行之谓。满者, 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 胀也。
xx
【证候特征】

胃痞部位在心下胃脘,临床上以自觉痞满 不舒,闷塞不能为主症,按之柔软,触之 无形,压之无痛,望无胀大,且常伴有胸 膈满闷,得食则胀,嗳气则舒。
临床有实痞与虚痞之分,如痞满不减,按 之则甚,食后加重则为实;脘闷时减,按 之稍舒,不欲进食则为虚。

xx
【病因病机】

1.表邪入里 外邪侵袭肌表,治疗不得其 法,滥施攻里 泻下,脾胃受损,外邪乘虚内 陷入里,结 于心下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 遂成痞满。《伤寒论》云:“脉浮而紧, 而变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 但气痞耳。”
xx
【鉴别诊断】

1.胃痛
与胃痞病位均在胃脘部,且胃痛兼胀满,胃痞时 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 满闷为主,胀甚者属胃痛,满剧者属胃痞; 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胃痞者则压之无痛;胃 痛起病急,胃痞发病较缓。


就症状而言,胃痛与痞满常同时出现,或在胃痛 的某一阶段表现程度不同。此时应以证候特征为 辨证依据。
胃痞
xx
【目的要求】



1.了解痞满的定义、范围、调摄护理、研 究进展。 2.熟悉痞满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掌握证候特征、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
xx
【概念】


痞满是由外邪内陷,饮食不化,情志失调, 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或虚气留 滞,升降失常而成的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 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 软,压之无痛。按部位分有胸痞,心下痞 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胃痞。 本节主要讨论胃痞。该病是脾胃肠病证中 较为常见的病证。
xx


3.胸痹心痛 痞满常兼有胸膈不适,胸痹偶有脘腹不舒, 胸痹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 患,以胸痛、短气为主症。 胃痞则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职而致,以胃脘 满闷为主症,当然,老年人突然出现胃脘 痞满,应警惕真心痛的发生,而胃痞出现 胸膈痞塞,满闷不则属兼证。
xx
【辨证论治】

xx



2.食滞中阻 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食谷不化,阻 滞胃脘,痞塞不通,发生痞满。 如《伤寒论》云:“胃中不和,心下痞硬, 干噫食臭”、“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不 痞硬而满”
xx


3.痰湿阻滞 脾胃失健,水湿不化,酿 生痰浊,痰气 交阻,中焦气机不利,升降 失司,而成 痞满,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 曰: “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


一、辨证要点 1.辨有邪无邪 有邪:伤寒表邪未解,邪气内陷,阻遏中 焦成之痞;食饮无度,积谷难消, 阻滞胃脘所成之痞;情志不遂,气 机郁滞,升降失调而成之痞。 无邪: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升降失司所 成之痞。
xx



2.辨虚实寒热 虚:痞满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溏薄 者;痞满时减,喜揉喜按者; 实:痞满能食,大便闭结者;痞满不减按 之 满甚者; 热:痞满急迫,渴喜冷饮,苔黄,脉数者; 寒:痞满绵绵,得热则舒,口淡不渴,苔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