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能力卷 湘教版新版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能力卷 湘教版新版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2.海面上的风力通常比陆地风力大些,原因可能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大B.地转偏向力大C.摩擦力小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下图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石猴观海”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
A.黄土地貌景观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火山地貌景观D.喀斯特地貌景观
4.关于黄山云海气象万千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林木繁茂,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
B.山高谷深,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阳处温差大
C.黄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
D.云海变幻诡谲与山谷风的影响密切相关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的縹地里气温比周图樑地或建筑聚集处气温低出0.5℃以上的现象,绿地和树木对小气候的改善明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绿岛”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可以消除各种污染B.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C.可以增大气温日较差D.可以增大地表风速
6.图中绿地与周围裸地或建筑区域的大气运动状况是()
A.近地面风由周围吹向绿地B.近地面风由绿地吹向周围
C.绿地气流上升D.裸地或建筑用地气流下沉
7.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太阳辐射能在不同纬度分布不均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8.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下图中大气受热过程明显增强的是()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A.A1和B1B.A2和B1C.B1和C2D.A2和C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
A.
℃地比℃地气温高B.℃地比℃地气压低
C.℃地比℃地云量多D.℃地比℃地风力大
10.此时影响A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
C.反气旋D.低压
孔明灯俗称许愿灯,见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孔明灯灯口收拢主要是因为
℃集聚热气利于上升℃防止大风吹灭烛火
℃集聚氧气帮助燃烧℃上大下小形态可爱
A.℃℃B.℃℃C.℃℃D.℃℃
12.受海陆风影响,夜晚在海边升起的孔明灯飘飞方向一般是
A.垂直上升B.背离海面C.迎向海面D.沿海岸线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14.甲、乙两地的气压值可能为
A.1024、1008B.1026、1000
C.1028、1003D.1025、1003
2019年9月21日,因民众焚烧山林,印尼某地出现了血红色天空的“异象”,甚至到了让
人难分白天黑夜的恐怖程度,让当地民众惊呆不知所措。

与此同时,新加坡也惨遭雾霾笼罩,
空气质量恶化到3年来最差水平。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5.下列关于印尼某地“血色天空”出现的根本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多处山火难控,火光映红了天空
B.太阳辐射中的红光经空气中微粒散射所致
C.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被雾霾反射所致
D.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大量吸收红外线所致
16.下列关于新加坡周边地理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该雾霾现象持续多日与新加坡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B.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C.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D.海底地震发生时,爪哇海上船只先接收到纵波再接收到横波
下图示意中纬度某区域2019年7月5日4时和14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当日4时,℃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18.当日4时~14时,℃地的天气状况是
A.晴转阴,气温降低B.阴转晴,气温升高
C.一直阴天,气温降低D.一直晴天,气温升高
19.当日14时,与℃地相比,℃地
A.气压较高B.风速较小C.风向相同D.降水概率大
下图示意某季节澳大利亚风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分别为()
A.山脊、山谷B.山谷、山脊
C.低压槽、高压脊D.高压脊、低压槽
21.此季节最可能为南半球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下列几种大气运动模式正确的是
A.B.
C.D.
23.下图表示构成热力环流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和海拔状况。

回答下题。

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
A.甲→丙→丁→乙→甲B.乙→甲→丁→丙→甲
C.甲→乙→丙→丁→甲D.乙→丁→丙→甲→乙
24.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三天中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子夜B.10月4日白天气温最高
C.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D.10月6日晚上易出现霜冻
25.对流层高度越高,气温越低的主要原因是
A.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越弱
B.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度越高,距地面越远
C.对流运动使得热量无法在近地面保存
D.高度越高,风力越大,热量难以保存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

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26.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海风B.陆风C.谷风D.山风
27.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长城站B.昆仑站C.中山站D.泰山站
28.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B.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C.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二、综合题
29.读图甲“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图乙“北京城市热岛环流模式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多选)
A.城区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B.城区的降水量多
C.郊区空气中的尘埃多D.郊区绿地多
(2)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大气运动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乙中℃、℃、℃三地中的(填序号)地。

植树造林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最主要作用是。

A.美化环境B.净化空气C.保持水土D.涵养水源
(3)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

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乙的℃、℃、℃三地中的地。

并简述其理由。

30.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半年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

(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

(4)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地区强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B 6.B 7.C 8.C 9.D 10.C 11.A 12.C 13.B 14.D 15.B 16.C 17.C 18.D 19.D 20.C 21.B 22.C 23.C 24.C 25.B 26.D 27.C 28.A 29.(1)气温从市区向郊区降低AD
(2)℃ B
(3)℃ 利:避免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弊: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污染。

30.(1)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丙
(2)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3)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但能把地面长波辐射绝大部分吸收(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