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巩固训练:选修4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1.对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 原子()A.只存在于O2中B.只存在于O2和SO3中C. 只存在于O2和SO2中D. 存在于O2、SO2和SO3中2.可逆反应2A (气) + 3B (气) 2C (气) + D(气),在四种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 A = 0.5mol/(L·min) B.V B = 0.6mol/(L·min)C.V C = 0.35mol/(L·min) D.V D = 0.4mol/(L·min)3.反应NH4HS(s)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B.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C.容积不变,充入氨气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4.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S(s)>S(l)>S(g) B.S(l)>S(s)>S(g)C.S(g)>S(l)>S(s) D.S(g)>S(s)>S(l)5.反应2A(g)2B(g)+E(g)△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 B.减压 C.减少E的浓度 D.降温6.足量的Fe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应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NaNO3溶液B.NaCl固体C.Na2SO4溶液D.CuSO4粉末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H2(g) + I2(g)2HI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H2、I2、HI的分子数之比为1∶1∶2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n mol H2,同时消耗成2n mol HI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8.可逆反应:A+3B2C+2D(各物质均为气体)在不同情况下测得有下列4 种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υD=0.4 mol / (L·s)B.υC=0.5 mol / (L·s)C.υB=0.6 mol / (L·s)D.υA=0.15 mol / (L·s)9.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0.20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10.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为:2SO2(g)+ O2(g) 2 SO3 (g); △H <0, 该反应在硫酸工业生产中应采取的适宜条件是()A.低温、高压、催化剂B. 适宜的温度、高压、催化剂C.低温、常压、催化剂D. 适宜的温度、常压、催化剂11.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Z(g) ΔH<0。
如图是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用量。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3时减小了压强B.t5时增大了压强C.t6时刻后反应物的转化率最低D.t4~t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t6时反应的平衡常数12.恒温、恒压下,1molA和n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mol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B.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相等C.当V正(A)=2V逆(C)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起始时放入3molA和3nmolB,则达平衡时生成3amolC1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SO2的催化氧化反应。
若起始时[SO2]=[O2]=6mol/L,平衡时测得[O2]=4.5mol/L,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SO2的转化率为60%B.SO3的产率为50%C.平衡时总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7∶8D.平衡时VSO2∶VO2∶VSO3=3∶3∶114.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把等质量的两份同种大理石块中的一份研成粉末,在同温度下分别与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放出气体快慢。
验证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 在两份同浓度同体积的H 2O 2溶液中,分别加2滴FeCl 3溶液和2滴CuCl 2溶液,前者放在热水中,后者放在冰水中。
观察气泡快慢;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常温下,直接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投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D. 将纯Zn 片与纯Cu 片用导线连接,浸入到稀硫酸溶液中,观察气泡。
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 15.图甲、图乙分别表示反应CO 2(g)+H 2(g)CO(g)+H 2O(g) ΔH >0 在t 1时刻达到平衡,在t 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t 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B.图甲中t 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C.图乙中t 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D.图乙中t 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从体系中分离出水蒸气16.已知:4NH 3(g)+5O 2(g) == 4NO(g)+6H 2O(g) △H=-1 025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 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17.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A(g)+B(g) 3C(g)+D(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为a%。
若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几组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也为a%的是( ) A.3molC和1molDB.4molC和1molDC.2molA、1molB和3molCD.1.9molA、0.95molB、0.15molC和0.05molD18.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方程式中的x=1, 30min时改变条件后,A的转化率将变减小B.前30 min内 A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C.20至40 min内表示处于平衡状态,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30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负催化剂,40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19.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粉末0.55020355020.10块状0.8502035200 30.10粉末0.85020362540.10块状 1.0502035125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3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这种影响因素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该实验说明,则反应速率越快;(3)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推测其原因:。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CH3CH===CH2+CO+H2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CO的制备原理:HCOOH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丙烯。
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H2,在虚线框内画出收集干燥H2的装置图。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①饱和Na2SO3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石灰水④无水CuSO4⑤品红溶液(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________。
a.低温、高压、催化剂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c.常温、常压、催化剂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5)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试剂1为________,操作1为________,操作2为________,操作3为________。
21.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已知CO(g)和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试判断:(1)当CO转化率为25%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3)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mol·L-1,H2O(g)的起始浓度为6mol·L-1,求平衡时CO的转化率?22.反应SO2(g)+ NO2(g) SO3(g)+NO(g)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的SO2(g)和NO2(g)注入一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50%,试求:在该温度下。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若SO2(g)的初始浓度增大到3mol/L, NO2(g)的初始浓度仍为2mol/L,则SO2(g)、NO2(g)的转化率变为多少?23.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 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
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C、D、E三种原子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具体离子符号);由A、B、C三种元素按 4:2:3组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