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糖尿病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应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痿术合并有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34例,将其分做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有17例,对照组予常规性护理,试验组予针对性护理,记录护理前后两组血糖水平;统计两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调查两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结果试验组的改善效果更好,各项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5.88%0.05)。

患者与家属均在深入了解本项研究后,自愿入组参与,研究已上报伦理委员会,获得许可。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性护理,遵医嘱监护患者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各项体征,常规抗感染,若发现患者有胸腹疼痛、伤口变化等情况,及时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

试验组予针对性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开展护理工作,具体为:①胃造瘘术前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过高引起造瘘口感染,术后在管饲前3 d应监测三餐前及睡前血糖,观察管饲营养液对血糖的影响,及时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②管饲护理:管饲中,应以半卧、半坐位为宜,护理人员注意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输注过程应适量、缓慢,防止大量快速引发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营养液注入时,速度不应过,输注开始和结束后应用温开水对胃造痿管进行冲洗,避免堵塞,若发现输注时有异常,及时汇报到主治医生处。

应监控胃排空情况,若出现胃潴留,应放缓速度,或暂停管饲,如有必要可予以胃动力药物。

管饲用药应当与其他药物分开使用,给药后应对管道进行冲洗,防止肠内营养物与药物相混合,导致管道阻塞或药物生物利用度变化,被微生物污染。

③护理人员应当留意造痿管的松紧情况,记录下造瘘管与底盘的距离,如过松可能导致管道滑脱,引发伤口感染,若过紧可能引发胃壁、腹壁因缺血出现坏死,固定可采用腹带协助。

④造痿口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清洁造痿口的皮肤,2~3次/d,以75%酒精进行,保持造痿口清洁、干燥,监督造痿口感染情况,并完善相关记录。

造痿管的使用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应当为家属、患者普及相关造痿管护理知识,降低造痿管出现意外情况的几率。

⑤并发症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腹壁松弛,抵抗力低,胃肠蠕动差,容易发生造瘘管漏、造瘘口感染、吸入性肺炎、造瘘管滑脱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并发症的了解,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并对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与指导。

造瘘管漏是因为经皮穿刺的时候容易导致造瘘口大于造瘘管,或由于造瘘管移位,胃内容物及灌入营养液沿管周漏出。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加强造瘘管护理,底盘和瘘管要固定好,翻身时避免拖曳、拉扯造痿管,必要时及时更换造瘘管。

吸入性肺炎大部分与不正确的管饲有关,应逐渐增加每次输注的营养液,不可操之过急,可抬高床头,加快胃的排空。

⑥营养液的制作应当尽量精细化,按照糖尿病饮食的热量进行精确计算,应保持低糖低盐饮食,依据患者每日所需营养,可适当选取鱼、瘦肉、蛋、虾、猪肝、蔬菜、汤等共同搅拌为糊状,少量多次用餐。

1.3 观察指标
记录护理前后两组血糖水平;统计两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调查两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调查应用问卷形式进行,满分100分,若达到90分或以上为十分认可,若处于80~89分之间,为基本认可,若为79分或以下则是不认可,认可度为(总例数-不认可例数)/100%[1]。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别行χ2、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血糖水平变动
护理前,两组FBG、2 hPG水平相差无几,经过护理后,两组均有改善,对比之下,试验组的改善效果更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可见,试验组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5.88%<4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两组家属认可度对比
认可度上,试验组家属对本组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更佳,94.12%,而对照组为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针对性护理是一种人本护理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围绕患者开展护理工作,通过专门化、人性化、有针对性的护理,维持患者各项体征稳定性,提升患者康复效率。

常规护理通常遵医嘱施展,模式化较强,难以顾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效果差强人意。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痿术中,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更好地稳定患者病情,有效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4]。

应用针对性护理后,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有所提升,患者、家属对医院工作的认可度更高,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

该研究中,试验组的改善效果更好,各项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证实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研究发现,试验组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5.88%<41.18%),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胃造痿术应用安全性;研究中,试验组对该组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更佳,达到94.12%,而对照组为64.71%,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家属对医院工作的认可,为医院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綜上,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痿术后,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后,可稳定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升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莉,赵红.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8):32-34.
[2] 刘迎春,熊国英,龙国利,等.循证护理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肠内营养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7):909-912.
[3] 钱晓宇,孙元水,徐继,等.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5,23(1):56-57.
[4] 占志英,陈丽香.6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健康前沿,2017,26(3):107-1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