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知识简介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知识简介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知识简介
定义
绿色食品是我国对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的总称,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无污染、安全的绿色食品已成为时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未来,绿色食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开发潜力都十分巨大。

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条件
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2)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定的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涵盖商品范围内:
(3)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4)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
(5)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6)包装贮运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绿色食品的技术等级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标准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产地的环境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开发绿色食品的价值
开发"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从食品营养性角度来看,绿色食品在营养价值上并不比普通食品更高,只是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污染更少,因此食用更安全。

但目前有些商家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误导消费者,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就会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如果产品没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就有可能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

为此,消费者在购买绿色食品时,首
先要看清标志,以免被商家所“忽悠”。

还要注意看防伪标志。

部分绿色食品有防伪标志,在荧光下能显现该产品的标准文号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人的签名。

若没有该标志便可能为假冒伪劣产品。

同时还要看标签。

绿色食品的标签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如食品名称、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绿色食品标志
为了和一般的普通食品区别开,绿色食品有统一的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有特定图形。

绿色食品标志用特定图形来表示,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分别代表了生态环境、植物生长和生命的希望。

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味着保护、安全。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生命力。

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区别
绿色食品是我国政府主推的一个认证农产品,而其AA级的生产标准基本上等同于有机农业标准。

绿色食品是普通耕作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过渡的一种食品形式。

有机食品是食品行业的最高标准。

据专家介绍,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是安全食品,安全是这两类食品的突出共性。

绿色食品只在我国得到认可,国际上尚无此概念,而有机食品概念在国际上已经被普遍接受。

刷题巩固
01、(2020年北京)绿色食品是我国对无污染、安全的、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总称。

下列标志属于我国绿色食品标志的是: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是绿色食品标志。

B项错误,是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C项错误,是质量安全标志。

D项错误,是可回收物标志。

提高记忆力的小技巧
01.
拒绝死记硬背
如果没有把知识内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

死记硬背可能短时间内有效,但不能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

如果你能掌握知识的内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它们,事半功倍。

02.
睡前复习
睡觉前把要背诵的东西过一遍,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再回想一下。

这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昨晚背的东西基本上都记住了。

大脑会在睡眠时重新进行记忆储存。

这样可以在潜意识中加深印象,巩固前晚所学的知识。

在这里提醒大家:睡前复习,效果更佳。

03.
联想记忆法
联想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形式,也是很高效的记忆方法。

想要记住某一个知识,可以将它和另一个东西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来,当新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时,大脑对这个知识的印象就会加深。

04.
视听结合法
其实,背东西不是只能默读,手、脑、口、耳都可以一起参与。

推荐大家尝试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来记忆知识。

高中背题的时候,经常一边手抄,一边默念,真的比只用眼睛看记得牢固多了。

多种感官来帮助大脑强化记忆,效果杠杠的。

05.
规律作息时间
有的小伙伴每天学习到后半夜,看起来很努力,其实效果可能并不怎样。

建议大家晚上不要熬夜到太晚。

良好的睡眠才会带来超群的记忆力。

睡眠不足容易犯困,导致大脑无法集中精力,从而降低背诵效率。

06.
及时复习
记忆需要不断重复,越重复,记忆就会越深刻。

对于刚学过的知识,应该趁热打铁,及时温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同学们掌握知识后要及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应试小技巧
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具体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

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

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
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