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管理作业一绪论第八章的参考答案乡镇行政管理作业(绪论~第八章)乡镇行政管理作业 1(绪论~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分权制答: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在自己管辖的权限内,能独立自主地决定问题,而上级组织不加干涉的领导体制。
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
2.管理层次答:管理层次是组织的最高主管到作业人员之间所设置的管理职位层级数。
当组织规模相当有限时,一个管理者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位作业人员的活动,这时组织就只存在一个管理层次;而当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工作量超出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时,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管理者就必须委托他人来分担自己的一部分管理工作,这使管理层次增加到两个层次;随着组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受托者又不得不进而委托其他的人来分担自己的工作,依此类推,而形成了组织的等级制或层次性管理结构。
3.行政领导责任答:行政领导责任是指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失误或失职造成其管辖的单位、部门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问题、错误造成事故或者不应有的不利影响所应承担的责任。
4.人事行政机关答: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A.瓦特B.亚里士多德C.史某某D.马克思2.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A.韦伯B.泰勒C.法约尔.D.古立克3.20 世纪 30 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4.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A.前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当代资本主义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时期。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6.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 A)的核心内容A.行政道德B.社会公德.C.职业道德D.社会行为规范7.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 B)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A.组织观念B.价值观C.道德感情D.法律意识8.内阁制,起源于 18 世纪的( A),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9.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 A)类型。
A.部外制B.部内制C.折中制D.党统一领导制10.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 19 世纪的( B),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法国B.美国C.中国D.英国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BCDE)。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2.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 ABCD)。
A.执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C.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3.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 AD)。
A.墨西哥B.德国C.新加坡D.埃及E.丹麦4.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 ABCDE)。
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B.监督市场C.监督政府D.中介作用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5.我国公务员调配的基本形式是( ABCD)。
A.调任B.转任C.轮c?D.挂职俄炼E.借用四、简答题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
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2.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答: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如下:(1)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 .(2)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3)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
(4)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
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五、论述题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2.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答:1、提供经济运行的基础2、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3、协调和解决团体冲突4、维护正当竞争5、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6、为个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7、保持经济稳定。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 21.你了解你所在乡镇的政府机构吗?请你去做一个调查,简单介绍你所在乡镇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答:机构设置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
同时设有党群部门政.和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党群机构:党委办公室、纪律监察室、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
政府机构:政府办公室、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计生办。
司法机构:司法助理。
企事业单位:乡农场、计生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所、财政所、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等2.你认为在乡镇一级,这些机构够用吗?需要增加还是减少?在你的生活中,与哪个机构接触最多?该机构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否还存在问题?你认为解决的办法是什么?上述问题.除了必须做调查外.你还需选取其中一个问题.做较为详细的分析,形成一篇小论文, 字数在 1500 字左右答:我认为我所在的乡镇一级这些机构是够用了,无需增减。
在我的生活中,与政府办公室、计生办、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等接触最多。
这些机构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政府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错位、越位、瞎指挥,容易使企业管理出现混乱,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效益差。
我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必需改变政府具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职能。
其具体办法如下浅淡政企分开所必需的制度保障政企不分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建国初期它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曾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弊端就越来越突显。
政企分开是公有制企业改革的难点,本文就政企分开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政企分开必须有法律保障企业才可以摆脱来自政府的控制政企分开的目的实质上就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而新的制度的建立需要以法律科学、法律形式、法律手段失去。
纵观世界各国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无不以立法的形式推进改革。
我国实行改革以来,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也发布和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法规。
但仅仅是政策、法规是不够的,因为,一方面:政策和行政法规相较法律而言,政策和行政法规有其不稳定性。
另一方面:以政策、先生法规来推行企业改革,这无形中就决定了政府有和企业有过多的联系。
企业受到政府的约束,企业管理者受到政府所分管的领导者的约束,这样,在企业管理者和来自政府管理者之间为了私人利益就容易出腐败。
所以政企分开的改革必须从由一般的政策、行政法规保障上升到有完善的专门的法律保障。
二、政企分开必须有严格和完善的管理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政企分开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公有制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为了建立更有利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如何才能做到政府和企业分开又不能让公有资产流失?这必须要通过立法,以法律来规范企业的经营权,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
在确保企业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的前提下,为了防止仅有资产不流失,不被私人侵占,必需以法律的手段,通过立法,以法律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
企业的财务信息必须透明化、公XX。
政府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是在企业的财务上实行由政府所委托的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监督。
这样政府所行使监督权力没有因改革而削弱,仍然能够有效地防止公有资产的流失。
三、政企分开必须规范分配以体现其全民所有制的所有权政企分开,其初衷是为了让公有制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更好地发展。
而发展公有制经济,其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广大人民受益。
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发展单一的公有经济,是不现实的。
于是,公有企业职工和非公有企业职工在分配上就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是允许存在的。
但又不能拉开太大的差距,因为公有企业,尤其是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其产权是全民所有的。
如何才能体现其产权的全民所有呢?这个只能通过国有企业的利润再分配来体现。
政企分开,在涉及分配的问题上,同样需要以法律的手段来规范。
没有法律的规范,即使公有企业改革得再成功 ,改革的成果不能让更多人共享,那公有企业的改革还不是成功的。
四、总结政企分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展壮大,并服务于社会。
政企分开的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其方法和手段也许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若要使公有制改革取得成功,必需得做到 :让公有企业的经营不再受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让公有企业在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的同时又要防止公有资产的流失; 让公有企业的改革成果与民共享。
而做到这些必需有完善的法律和管理度保障。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 3(第九章-第十六章)一、名词解释1.财政支出答: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2.行政诉讼答: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俗称”民告官“。
3.标杆管理答: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某某,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和.新流程再造的过程。
4.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答: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二、单项选择题1.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C)。
A.明确评估目的B.选择评估标准C.培训工作人员D.确定评估对象2.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D)。
A.信息支持系统B.公民蹉商参与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领导决策系统3.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活动的监督称为( D)。
A.法制监督B.事前监督C.事中监督D.社会监督4.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