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
A.史学研究必须有一手史料B.文献史料价值高于口述史料
C.多源互证有助于去伪存真D.年代久远历史事实莫衷一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对于“可口可乐”商标是谁首创,20世纪30年代中国没有统一性认识,据此可知,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农商部公示的“可口可乐”商标审定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可口可乐”商标是谁首创的,这说明多源互证有助于去伪存真,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有争议的历史认识需要多源互证,没有强调第一手史料对史学研究的必要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文献史料与口述史料的价值高低,排除B项;材料中年代久远的历史事实通过多源互证得出了结论,而不是莫衷一是,排除D项。故选C项。
1.相传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荀子认为“礼别异,乐和同”,礼主“分”,使社会井然有序,乐主“和”,使人人和谐共存。荀子意在强调礼和乐( )
A.导致了阶层固化B.根植于历史传统
C.维护了君主专制D.功能上相互补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礼别异,乐和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使社会井然有序,乐使人人和谐共存,两者功能上相互补充,D项正确;乐使人人和谐共存,与阶层固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礼和乐各有作用,互为补充,没有强调其历史传统,排除B项;君主专制出现在秦朝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晚清时期,原本地方督抚没有属官,但是曾国藩、李鸿章等地方实力派汉族官僚督抚的幕府却拥有类似省级政权部分职能,这实际上反映了清朝中央权力的下移,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列强侵略的信息,因此无法据材料得出遏制列强侵略的认识,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晚清时期,中央权力下移的现象,不能反映晚清政治的现代化,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科举制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A.强调了传统 华夷之辨B.造成了国家的长期分裂
C.顺应了民族交融 趋势D.反映了汉法治国的策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三国各为正统,三史各自成书”可知,在元代纂修宋辽金三史过程中,丞相脱脱认为宋辽金三国各为正统,三史各自成书,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C项正确;脱脱将三国历史各自成书,没有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元朝国家统一,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治国的策略,排除D项。故选C项。
8.20世纪30年代初,根据地政府多次号召群众为红军找医生、找药料,同时采取中药西药相结合的方式缓解药品短缺,还通过动员地方医师、自主培养医生来壮大红军医疗队伍。这些举措( )
A.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涵B.有利于反“围剿”斗争开展
C.打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D.立足于提升解放区医疗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30年代苏区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壮大红军医疗队伍,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已经对苏区进行围剿,因此壮大红军医疗队伍有利于苏区反“围剿”斗争开展,B项正确;据题意,材料主要涉及20世纪30年代苏区致力于通过各种措施壮大红军医疗队伍,没有涉及统一战线的信息,排除A项;题干涉及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没有涉及日军侵华,排除C项;题干涉及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农村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是解放战争时期,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天工开物》在列举了各种油料植物出油率后,还说明以上只是大致情况,“其他未穷究试验,与夫一方已试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这( )
A.与近代科学的精神相契合B.开启了“中学西渐”的进程
C.源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D.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其他未穷究试验,与夫一方已试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云。”可得出《天工开物》中的记录强调对所研究事物进行实验,并需要作进一步验证,这与西方近代科学的精神相契合,A项正确;仅从材料的信息不能得出“开启”的说法,排除B项;明代的农业经营方式仍然是小农经济,并没有转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实验求证的精神,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排除D项。故选A项。
4.在元代纂修宋辽金三史过程中,撰述诸臣围绕三个政权的“正统性”问题争论不绝,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
意见一
独尊宋统,仿照《晋书》以宋为正统,以辽金为《载记》。
意见二
以辽金为《北史》,两宋为《宋史》,实际上以宋和辽金为南北朝。
意见三
三国各为正统,三史各自成书。
最后,丞相脱脱采纳了第三种意见。这一决定( )
6.晚清时期,地方督抚不设属官。曾国藩、李鸿章等出于地方军务需要,自设善后、厘金等局,招募官员、幕友入局办事形成幕府,幕府逐渐掌握了部分军事权、财政权和人事权,实际上行使省一级政权的职能。这一现象( )
A.遏制了列强侵略的势头B.反映了晚清政治的现代化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变革D.体现了政治权力结构变动
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本试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198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理时说:‘……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不依附于任何集团。’”及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中国提出了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主要针对的是苏联的霸权主义。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国内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不加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我国根据形势变化对外交政策适时作出一定调整,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我国并未投身不结盟运动,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坚持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排除B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为进行探究性学习,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幅世界古代史地图
该兴趣小组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农耕世界的拓展B.人类文明的起源
C.多元一体的格局D.印欧民族的迁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单类型最佳选择题。时空是古代史(世界)。据图可知,图中深色区域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据所学可知,这些古代文明区域基本上都是农耕文明,材料中还有张骞通西域的路线,说明农耕的中国在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农耕世界的拓展比较符合材料主题,A项正确;材料中虽然涉及到四大文明古国中除古代印度之外的三大文明古国,但是还有古代人类的迁移,人类文明的起源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完整地体现材料主题,排除B项;材料一定程度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但是体现不了一体,排除C项;印欧民族的迁移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是材料不仅涉及游牧民族迁移还涉及古代农耕区域,排除D项。故选A项。
3.786年,唐德宗实行财政改革,试图将财政大权还职尚书户部,遭到江淮转运使韩滉反对。最终德宗终止改革,后来还加授韩滉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执掌全国财政大权。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格局影响政府决策B.租庸调制难以继续施行
C.藩镇割据危及中央统治D.三省六部制度已经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786年左右的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786年唐朝皇帝的财政改革遭到主管南方经济的江淮转运使韩滉反对,最终皇帝终止改革,据所学,唐朝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本题表象是786年唐朝改革因主管南方经济的大臣反对而终止,本质上反映出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影响到政府的决策,A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786年,据所学,780年唐朝已经放弃租庸调制,实行两税法,B项说法不符史实,排除B项;本题中江淮转运使不是藩镇节度使,排除C项;据所学,三省六部制在唐朝确立,此时三省六部制并未瓦解,D项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0.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理时线,现在不搞那些……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于任何集团。”这表明中国( )
A.积极投身不结盟运动B.重点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C.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