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简答题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法问答题复资料
1.东道国对外国投资的主要管制措施包括:限制外国投资
股权比例、审查和批准外国投资、限制外资及其利润转移、管理外资经营活动。
2.居民税收管辖权的自然人居民身份认定标准有五种:住
所标准、居所标准、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国籍标准和意向标准。
3.CIF术语中,买卖双方的责任、风险和费用如下:卖方
必须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单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出口许可证及其他货物出口手续,交纳出口捐、税、费,自费订立运输合同并将货物按惯常航线运至目的港,并支付运费,自费投保,交纳保险费,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和费用。
买方则必须支付货物并接受卖方提供的交货凭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
证,办理进口手续,交纳进口的捐、税、费,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和费用。
4.在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共同海损是指海上运输中,船舶、货物遭到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和合理地做出特别牺牲或支出的特别费用。
单独海损是指货物因承保风险引起的不属于共同海损的部分损失。
单独费用是为了防止货物遭受承保风险造成的损失或灭失而支出的费用。
5.牙买加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合法化浮动汇率、黄金非货币化、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6.国际上对货物与承运人的责任豁免包括14种情况,其中承运人须在开航前和开航时竭尽职责使船舶适航,适当和谨慎地转载、搬运,配载、运送、保管、照料和卸载所运货物,按照约定的或惯航线或地理上的航线将货物运往卸货港。
7.国际上对货物所有权转移的几种原则和做法包括:合同订立时间为所有权转移时间、货物特定化后,在交货时所有权
发生转移、货物特定化后,以双方当事人的意图决定所有权转移、订立独立的物权合同,转移货物所有权、所有权于交货时发生转移。
保障条款是指当一成员国的关税减让导致进口产品大量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时,该成员可以采取临时限制进口措施以保护相关产业。
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包括立案和调查、通知以及协商。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包括个人、法人、国际组织和国家。
个人作为一般的民事主体有权从事国际经济活动,法人包括法人、法人集团和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上具有法人资格,国家作为主权的最高代表和象征是一个特殊的民事主体。
提单是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提单的作用有三点:作为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订有运输合同的凭证,作为承运人从托运人处受到货物的凭证,作为代表货物所有权的物权凭证。
提单的种类包括已装船提单和收货待运提单、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提示提单、直达提单、
转船提单或联运提单、运费预付提单和运费到付提单以及租船提单。
承保的风险种类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外来风险。
全部损失包括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部分损失则是除全部损失以外的其他损失。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旨在鼓励外国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
该机构承保的险别包括货币汇兑险、征收和类似措施险、违约险、战争和内乱险以及其他非商业险。
其作用包括为没有国内投资担保机构的资本输出国提供一个担保机构,便于承保不同国籍的投资者投资于同一项目的投资,担保的投资更具有发展性质,更符合东道国的利益,有利于东道国和投资者之间投资争议的非政治性解决。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各国货币汇率的确定;其次是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及其对国际支付采取的措施;第三是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以及储备资产的供应方式;第四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最后是国际结算的原则。
这些内容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对于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双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各自依据其税收管辖权,对同一纳税主体或同一纳税客体在同一征税期间征收同样或类似的税收。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其次是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最后是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这种现象对跨国纳税人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违背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公平税赋原则,同时也会影响发达国家剩余资金的跨国流动。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