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利分配政策毕业论文

股利分配政策毕业论文

股利分配政策毕业论文
浅论股利分配政策分析
一、股利分配方式
股利是股息与红利的总称,是指股东依靠其所拥有的公司的股份从公司分得的利润,是董事会正式宣布从公司净利润中分配给股东,作为给每一个股东对公司投资的一种报酬。

股利是一种积累留存的
利润,股东分配股利是一种权利,但分配股利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又称红股、送股)两种,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常常被上市公司
作为股票股利的一种替代品,在此一并归人股利分配范围讨论。


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条件不同。

现金股利适用于企业现金较充足,分配股利后企
业的资产流动性能达到一定标准的,并且具有有效广泛的筹资渠道
的企业。

股票股利只要符合股利分配条件,即企业不管是否实际收
到现金,只要账上能够盈利,就可以采用股票股利。

2、性质不同。

现金股利的发放致使公司的资产和股东权益减少
同等数额,是企业资产的流出,会减少企业的可用资产,是利润的
分配,是真正的股利。

股票股利是把原来属于股东所有的盈余公积
转化为股东所有的投入资本。

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凝固化、资本化,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股利。

3、财务影响不同。

发放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分享公司的盈利而无
须分配现金,使公司留存了大量的现金,便于进行再投资,有利于
公司的长期发展。

而发放现金股利将减少企业的实物资财,直接影
响企业内部资产的结构,致使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重发生变化,有利于调节资产的结构。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成因分析
二级市场比较欢迎送红股,而反感派送现金。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股市还不成熟。

红利与股价之比很低,与资本利得相比更微不足道。

投资者主要是期望从股利波动中获利,而送红股又是二级市场炒作
的题材,填权的可能性很大。

也有一些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的个人
或机构为了赚取该企业股票的投机收益,利用其影响促使管理当局
分派股票股利,甚至是高比例送股或转增股本。

而西方成熟股市,
投资者大都关心的是拿到手的现金股利,而不在乎虚有的送股。

我国上市公司中不少企业致益较差,无利可分。

有的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要求,操纵利润,因只是账面利润,无能力支付股利;也有
的上市公司尽管有利润,但变现能力差,流动性不足,无现金可分。

而发放股票股利,公司只要在账簿上做一笔转账业务,无须支付任
何代价。

这是大部分上市公司选择股票股利而不选择现金股利的客
观原因。

三、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
上市公司在制订一个适度的股利政策时,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每—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政策的合理性,所以公司在制订政策时不
仅需要考虑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契约约束。

当企业举债经营时,债权人为防止公司以发放股
利为名私自减少股东资本的数额,增大债权人的风险,通常在债务
契约中含有约束公司派息的条款。

如规定每股股利的最高限额;规定
只有当公司的某些重要财务比率超过最低的安全标准时,才能发放
股利;派发的股息仅可从签约后所产生的盈利中支付,签约前的盈利
不可再作股息之用;也有的直接规定只有当企业的偿债基金完全支付
后才能发放股利等规定。

诸如此类规定,足以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

2、变现能力因素。

公司的变现能力是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
因素。

—个公司速动资产多、现金充足,那么它的股利支付能力也
较强,这时采用高股利政策当然可行。

但是如果一个公司因扩充生
产规模或偿还债务已将其可变现的资产和现金几乎耗用完毕,那么
就不应该采用高股利政策。

在企业的正常经营中,财务管理者总要
设法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有价证券来应付各种突
发情况。

否则,大额股利支付会影响公司偿债能力。

4、股东投资目的因素。

股利政策最终要由董事会决定并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所以股东投资目的(如:为保证控制权而限制股利支付;为避税目的而限制股利支付;为稳定收益和避免风险而要求多支付股利等等),这些足以影响政策的最终制定。

参考文献:
[2]汤谷良:《高级财务管理》,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3]张瑞稳:《财务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股利分配政策毕业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