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四、教学板书:我为我的小书包美容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培养了学生整理书包的好惯。

同时,通过归类书包里的物品,让学生了解书包里应该装些什么东西,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活动过程在这个部分,需要删除第四条(评一评谁做得最好),因为没有后续内容来解释。

然后,可以稍微改写一下每个小节的内容。

1、给书包归类老师引导学生将书包中的物品分类,将常用物品、经常使用物品、不经常使用物品和与研究无关的物品分别放在一起。

2、清理小书包学生需要清理自己的小书包,留下常用的物品,清理出不常用的物品。

3、给书包洗澡老师要求学生经常洗自己的小书包,学生可以在周末回家洗书包。

同时,可以评选出谁做得最好。

四、教学板书在黑板上画出书包的图案。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整理书包的方法,并且培养了整理书包的好惯。

三)主题活动二妈妈的微笑在这个部分,需要删除第二个三维目标(过程方法),因为没有后续内容来解释。

然后,可以稍微改写一下每个小节的内容。

一、三维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自己的妈妈和爱自己的妈妈。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妈妈,经常给妈妈带微笑。

三、课时计划4课时第一课时:妈妈的微笑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自己的妈妈对我们的爱和我们也爱自己的妈妈。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妈妈,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

三、教学过程一)研究“你知道吗”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妈妈,然后填空,进行评点。

二)研究“填一填”老师引导学生想想爸爸妈妈每天在家做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填空,进行更正。

三)了解关于妈妈的节日老师讲解3月8日妇女节,让学生记住,并画出自己妈妈的形象。

四)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画一画自己的妈妈。

四、教学板书在黑板上画出“了解妈妈”和“妈妈的名字”、“妈妈的外貌”、“妈妈的性格”等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妈妈和对自己的爱,同时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2、过程方法:观察、实践、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正确种植小树苗,并且能够正确照顾它们的生长。

三、教学过程:一)观察植物生长1、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讲解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二)种植小树苗1、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种植小树苗。

2、学生自己动手种植小树苗。

3、老师纠正学生种植中出现的问题。

三)照顾小树苗1、讲解小树苗的照顾方法。

2、学生自己动手照顾小树苗。

3、老师定期检查小树苗的生长情况。

四)小树苗成长1、观察小树苗的生长情况。

2、讲解小树苗的生长规律。

3、学生自己记录小树苗的生长情况。

四、教学板书:小树苗,快长大五、教学反思: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体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爱护植物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爱护自然的意识。

2、记录观察到的树的特征和变化。

3、老师检查并评价。

三)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小树的重要性。

2、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老师点评。

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小树和写的观察日记。

2、大家一起欣赏。

3、老师点评。

四、板书设计:小树苗,快长大小树的重要性:固定土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五、教学反思:在本次课程中,通过观察小树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等法律常识,让学生认识到小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绘画和观察日记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了他们保护树木的意识和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态度。

掌握风筝制作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研究“你知道吗?”1、老师介绍风筝制作的基本方法。

2、学生听讲并记录。

3、老师指正。

二)小组合作制作风筝1、老师指导学生准备材料。

2、学生分组制作风筝。

3、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互相交流并完善制作。

三)研究“检查风筝”1、老师带领学生检查风筝制作是否合格。

2、学生互相检查并改进。

四)布置作业:回家试着飞风筝。

四、板书设计:做风筝五、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放风筝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掌握风筝放飞的技巧。

2、过程方法:通过放风筝的实践,加深学生对风筝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风筝放飞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一)研究“你知道吗?”1、老师介绍风筝放飞的技巧。

2、学生听讲并记录。

3、老师指正。

二)放飞风筝1、老师带领学生到宽阔的场地放风筝。

2、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技巧放风筝。

3、老师指导学生调整风筝的角度。

三)研究“检查风筝”1、老师带领学生检查风筝放飞是否成功。

2、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经验。

四)布置作业:回家继续放风筝,尝试不同的技巧。

四、板书设计:放风筝五、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分享风筝制作经验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分享风筝制作经验。

2、过程方法:小组分享风筝制作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分享与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分享与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研究“分享风筝制作经验”1、老师带领学生小组分享风筝制作经验。

2、学生互相交流并记录。

二)研究“合作制作大风筝”1、老师安排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大风筝。

2、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大风筝。

三)研究“放飞大风筝”1、老师带领学生到宽阔的场地放飞大风筝。

2、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技巧放飞大风筝。

四)研究“总结分享”1、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分享制作大风筝的经验。

2、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经验。

五)布置作业:回家继续制作风筝,并准备分享经验。

四、板书设计:分享与合作五、课后反思: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制作风筝的经历,提问学生用什么材料制作风筝。

二)观察自己的小书包1、老师出示样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小书包,了解其大小、形状、材料等。

2、学生用笔记下自己小书包的特点,并展示给同桌观察。

三)小结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制作沙包时要认真观察,做出自己的特色作品。

四、板书设计:观察自己的小书包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选择材料,制作沙包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沙包。

2、过程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制作沙包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出示各种材料,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观察小书包的经历,提问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沙包。

二)选择材料1、老师介绍各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

三)制作沙包1、老师示范制作沙包的过程。

2、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制作自己的沙包。

3、老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小结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制作沙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四、板书设计:选择材料,制作沙包五、课后反思:第三课时装饰沙包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会用各种材料装饰自己的沙包。

2、过程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装饰沙包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出示各种装饰材料,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制作沙包的经历,提问学生如何用这些材料装饰自己的沙包。

二)装饰沙包1、老师介绍各种装饰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

3、学生用各种材料装饰自己的沙包,并展示给同桌观察。

三)小结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装饰对沙包美观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装饰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四、板书设计:装饰沙包五、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比赛展示沙包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展示自己制作的沙包并参与比赛。

2、过程方法:通过展示和比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装饰沙包的经历,提问学生如何用自己的创意装饰沙包。

二)比赛展示沙包1、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沙包,并介绍沙包的特点和创意。

2、裁判员评选出优胜者,并宣布比赛结果。

三)小结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展示和比赛对学生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的提高,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四、板书设计:比赛展示沙包五、课后反思:3、投掷沙包。

4、接力传递沙包。

二)分组进行玩沙包1、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

2、轮流进行玩沙包。

3、老师观察并指导。

三)总结1、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

2、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板书设计:沙包的玩法1、螃蟹走2、蚂蚁搬豆3、投掷沙包4、接力传递沙包五、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活动,学生们在玩沙包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感受到了集体活动的乐趣。

通过竞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少先队知识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少先队的热爱和认同。

二、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少先队知识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一)复红领巾的基本常识。

1、老师出题目,学生回答。

2、加深学生对红领巾的了解。

二)知识竞赛。

1、学生分组进行竞赛。

2、老师出题目,学生回答。

3、记录得分情况。

三)颁奖。

1、表扬得分高的小组。

2、给予奖励。

四、板书设计:少先队知识竞赛1、红领巾的来历。

2、少先队员应该怎样做。

3、少先队员的标志。

四、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红领巾的制作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会制作红领巾。

2、过程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制作红领巾。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红领巾的热爱和珍视。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制作红领巾。

三、教学过程:一)制作红领巾。

1、老师讲解制作方法。

2、学生动手制作。

3、老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红领巾。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红领巾。

2、老师评价。

三)总结。

26 -小朋友们,你们的红领巾都做好了吗?四、板书设计:红领巾的制作1、材料:红布、剪刀、线。

2、制作方法:(详细讲解)。

五、教学反思:2、学生自主发言。

3、老师总结。

四、教学板书:了解夏天一年四季夏天的自然现象节约用水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板书的规范和清晰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互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课后需要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观看和讨论动画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动画片的特点和分类。

三、教学过程:一)开启话题1、老师问学生们都喜欢看哪些动画片?2、学生们自由发言。

3、老师引导学生们讨论动画片的特点和分类。

二)观看动画片1、老师选取一部适合学生年龄的动画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