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医学问答题

社区医学问答题

问答题:1、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加氯量、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浑浊度、水中微生物的数量与种类等。

2、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满足机体的需要。

2、摄入的营养素保持平衡。

3、食物对人体无害。

4、食物加工与烹饪合理。

5、建立合理的用膳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3、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特异性必须具有相应职业史或接触史,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停止接触特定有害因素后病情可以控制或消除。

2、病因可检测性在职业病患者的劳动环境中能检测到特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3、发病聚集性经过一定暴露时间出现职业病的多个职业者通常出现在同意职业有害因素的接触环境中。

但有敏感差异性,潜伏期存在差异或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4、疾病可预防性控制和消除职业有害因素与采取适当的卫生防护措施可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及早脱离有害环境可减缓或阻碍职业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经空气传播(飞沫、飞核、尘埃)、经水传播(饮水、疫水)、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易感人群5、简述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制表原则。

基本结构:标题、标目、线条、数字制表原则:重度突出,即一张表一般只包括一个中心内容;主谓分明,层次清楚,即主谓语的位置准确,标目安排及层次清楚,符合逻辑。

6、论述疾病爆发应急调查的步骤和内容。

1、合适诊断、确认爆发:成立调查小组;准备好检测仪器、试剂、日常生活用品等;对疾病的全面情况进行一般了解;收集当地所有可能与发病有关的水、食物、空气等样本的基础资料及相关设施的资料。

2、现场调查:调查人员的个人防护;病例调查;采集标本。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4、总结报告:包括调查过程、调查内容与方法、疾病爆发经过、采取的措施与效果、经验教训与结论等内容。

7、住宅建筑内的污染因素有哪些?1、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2、室内的燃料燃烧3、香烟烟雾污染4、建筑装饰材料污染5、家用电器设备6、烹调过程油烟的污染等8、简述中暑患者的康复护理原则。

1、正确采取降温措施:物理降温等2、呼吸系统监护:合理氧疗、辅助通气等3、循环系统监护:心电监护,建立通路等4、仔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语言表达、面部表情等5、加强基础护理6、重视心理护理9、简述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

1、爆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同时患病,发病趋势突然上升又突然下降。

2、食源性:同一食物史,范围与污染食物一致,停用该食物很快停止。

3、相似性:病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

4、非传染性: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10、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2、计算检验统计量;3、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

11、队列研究的类型有哪些?P2571、前瞻性队列研究2、历史性队列研究3、双向性队列研究12、试述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P3331、关联的强度2、关联的时间性3、关联的重复性4、关联的合理性5、研究方法的论证强度13、简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1、生产性污染2、生活性污染3、交通运输性污染4、其他污染来源14、防止食品腐败的保藏方法有哪些?1化学保藏法、低温保藏法、加热杀菌保藏法、干燥脱水保藏法、辐照保藏法。

15、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是什么?1、国家卫生服务体系2、社区卫生保健中心3、社会健康保险机构4、私人卫生保健机构16、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1、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判断病人受感染的时间,以此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2、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

3、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的时间;4、根据潜伏期可评价预防措施效果;5、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17、秩和检验的优点是什么?1、可以避免t检验对总体分布的假定不当可能产生的错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2、通畅还用于一端或二端是不确定数值(如<0.1、>10.0等)的资料、分布类型不明资料。

18、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1、组织实施较容易,省力、省钱、省时间。

2、所需研究对象较少,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3、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简称“一病多因”。

4、一般无伦理学问题。

5、用途较广泛,可用于病因探索、初步检验假设、干预措施效果考核等。

缺点:1、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

2、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因此不能确证因果关系。

3、不能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计算分析相对危险度。

4、选择研究对象时易产生选择偏倚。

5、回顾性调查时易产生信息偏倚。

19、饮用水污染的健康危害有哪些?特征:1、感官性状发生改变2、饮用者出现共同的不良反应3、水质检验异常4、明显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20、如何评定食品营养价值?1、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越高;2、营养素质量:质和量同等重要。

3、营养质量指数:即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之比。

IQN=1,营养平衡;IQN>1,营养价值高;IQN<1,营养价值低。

21、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

1、就业前健康检查2、定期健康检查3、应急性健康检查4、离岗或转岗时的健康检查5、职业环境卫生监测22、病原携带者携带病原的种类有哪些?带菌、带病毒、带虫按其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的不同分: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23、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计算相对数应有足够数量;2、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3、注意资料的可比性4、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要作假设检验24、试述列队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1、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前按暴露情况分组且进行随访,所获得的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

2、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因此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

3、可直接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因而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等指标,直接估计暴露于疾病的联系强度大小。

4、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5、可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简称“一因多病”。

6、样本量大,结果较稳定。

缺点:1、组织实施较难,费时间、费力、费钱。

2、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3、由于随访时间长,容易产生失访偏倚。

4、设计要求高,收集与分析资料较复杂。

25、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是什么?1、有害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2、异常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噪声和振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3、致病生物因素:细菌、病毒、霉菌26、应急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有利方面:可动员机体非特异性适应系统,产生对疾病的抵抗,增强体质和适应能力。

者可以给人带来激励和振奋,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

不利方面:应激事件刺激过大或刺激过长,引起适应机制失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及身体障碍。

特别是与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等。

应激事件刺激可以引起免疫功能改变,不但会增加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且有促癌、致癌作用。

27、简述通风患者膳食指导的基本原则。

1、限制嘌呤饮食2、限制总能量摄入3、低蛋白、低脂肪、适当糖类饮食4、充足维生素、矿物质和低盐的饮食5、对饮水、忌饮酒和限制刺激性食物28、举例说明无序分类变量的类型二分类:如大便蛔虫检查,以每个学生为观察单位,结果可报告为蛔虫卵阴性和阳性两类;如观察某种药物治疗某疾病的=疗效,以每个患者为观察单位,结果可归纳为治愈与未愈。

两类之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多分类:如血型分布,以人为观察单位,结果可以有A\B\AB\O型,互不相容的四个类别。

29、筛检的用途有哪些?1、早期发现可疑病人,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实现疾病的第二级预防。

如筛查宫颈癌、乳腺癌等。

2、发现高危人群,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病率。

实现疾病的第一级预防。

3、开展疾病监测。

对人群感染状况和免疫状况的调查以及对病原体的监测均需进行筛检。

4、了解疾病自然史。

通过筛检可以观察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全过程。

30、生产过程存在的影响劳动者健康的不良劳动条件有哪些?1、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2、劳动体制缺乏人性化3、职业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31、心理因素与健康研究中,情绪有哪些特征?1、情绪是由客观现实的刺激引起的,不是固有的;2、情绪是主观体验,包括情感,情感是与高级的、社会的与行为的社会评价相关联的态度体验,例如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3、情绪的个人基础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

32、简述有机磷农业中毒的急救措施。

1、清除毒物,防止继续吸收2、积极采取对症治疗3、解毒药物的应用33、统计资料的类型有哪些?数值变量资料、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有序分类变量资料34、对列研究的特点有哪些?1、属于观察法2、设立对照3、研究方向由“因”推“果”4、可确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5、可研究一种因素和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35、简述测定基础代谢率时的膳食原则。

1、测验前一日晚餐避免过饱,并应少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2、试验当天禁食早餐,并避免饮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如有口渴可饮少量开水。

36、吸毒对社会的危害有哪些?1、传播传染性疾病2、危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3、危害社会安定4、破坏社会生产力37、简述传染病经空气传播的流行特征。

1、传播途径易实现,传播广泛,发病率高;2、冬、春季高发;3、儿童、少年多见;4、无有效免疫条件下,人群发病呈周期性;5、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38、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机体的易感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1、生理状况:氟化物污染地区,氟化物对女性的损害较男性严重。

2、健康状况:呼吸道炎症的人对大气污染的损害作用特别敏感。

3、遗传因素:缺乏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患者,对硝基苯类化合物引起的血液毒性特别敏感。

4、营养条件:低蛋白饲料喂养的大鼠对各种农药的敏感性要高2-26倍。

39、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的病因有哪些?1、致病菌污染食品2、食品的贮存方式不当,导致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3、烹调加工不当。

40、职业病的诊断依据。

1、职业接触史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3、临床表现4、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41、住宅建筑队健康的危害1、眼黏膜和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2、化学过敏反应3、慢性潜伏性危害42、职业病正确实施护理干预的原则是什么?1、以人为本的服务2、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3、及时提供治疗信息4、适当的心理干预5、要因人施护43、简述我国艾滋病AIDS的防制策略。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3、加强法制管理4、加强健康教育5、加强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工作6、加强监测工作44、社会病的流行模式有哪些主要特征?1、社会阶层性2、职业相关性3、经济依赖性4、社会习俗性5、生活行为性6、区域分布性45、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含义是什么?46、住宅建筑的基本卫生要求有哪些?1、微小气候适宜2、采光照明良好3、室内空气清洁4、隔音性能良好5、卫生设施齐全6、环境安静整洁7、防止疾病传播47、预防职业中毒的主要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