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创新的五大原则

管理创新的五大原则


一命:班子机制DNA形成“组织场”

“一命”的班子机制DNA的本质
“立人模式”是注定会爆发危机的企业 发展模式。

去年10月31日,立人集团向社会公开公告无力偿还 债务。11月5日,立人集团公布资产重组的3种方案: 一、债转股,债权人债务转成旗下上海意邦置业有限 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矿股权;二、分期偿还,债 务分5年偿还,每年偿还本金的20%,最后1年偿还本 金、利息,利率以银行贷款同期基准利率计;若到期 后仍不能按时还款,将拍卖资产偿还;三、认购旗下 子公司江苏盱眙佰泰置业有限公司的待建房产。但今 年2月3日立人集团董事长被刑拘,表明债务与资产重 组未能成功。
乐观主义者对上调油价有独特解读:能够上调油价,说明即将公 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扩展到50以上证明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而CPI则在可以 承受的范围之内。上调油价的当天,A股市场能源板块上涨,提振 了股市信心。 上调油价利弊没有结论,在石油垄断巨头成本、收益难以厘清的 情况下,不可能通过市场核算的方式得出明确结论。因此,只能 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有利于中国能源安全、有利于中国打破石 油垄断之结的定价模式,就是好模式。
守正与出奇

两手都要硬
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正合或守正指常规 打法,奇胜或出奇指创新制胜。守正明修栈道, 出奇暗渡陈仓;守正正面牵制,出奇迂回突袭; 守正守原则,出奇出灵活;守正是实力,出奇 是机缘。
【案例1】

中国的企业习惯于依靠机会成功,而实际上,最终决定企业前途的是 商业模式。在饮料行业,娃哈哈和农夫山泉在模式上泾渭分明:农夫 山泉擅长传播,创造了很多经典案例,比如农夫山泉借助“农夫山泉 有点甜”的广告,在娃哈哈、乐百氏水都只卖2元的时候,卖出了3 元钱的高价;2003年,统一“鲜橙多”、康师傅“每日C”开始热销 时,农夫山泉则推出了“农夫果园”,一句“喝前摇一摇”开创了国 内混合果汁新品类;当纯净水、矿物质水大行其道时,农夫山泉又打 出“天然水”和“弱碱性水”的概念,在引发业界争议的同时吸引了 国内消费者的眼球;当果汁饮料竞争方兴未艾之时,农夫山泉在 2009年推出水溶C100复合柠檬果汁饮料,又在白领中掀起了一股补 C热潮;其2011年重磅推出“东方树叶”茶饮料,又在市场上引发风 与农夫山泉相比,饮料行业中的老大娃哈哈在产品创新上要稍逊 一筹,其“营养快线”复合果汁牛奶饮料,实际上是步河北小洋人 “妙恋乳”的后尘,其后推出的“呦呦奶咔”则是跟进麒麟,而 HelloC则是跟随农夫水溶C100。尽管一直采取跟随策略,娃哈哈却 始终占据行业领导者地位,哇哈哈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守正第二

所谓守正第二,就是设计时运筹帷幄,对行业 与市场通盘了解、澄澈分析,完整地确定产品 概念,精美地做好产品设计,细致地计算各项 利益??实施时才有可能决胜千里,即孙子所云: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出奇第三

所谓出奇第三就是拿到产品,让你眼前一亮甚至耳 目一新,如感性的使用体验,崭新的功能特点,独特 的外观设计,高超的性价比等。据统计,如果产品具 有高优势,成功概率将高达98%,如乔布斯的苹果 iPhone、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王选的激光照排等,中 优势达53%,而低优势仅达18%。以我们自身为例, 两人见面一握手,第一印象是长相气质举止穿着,至 于那人的才华,那得“辩才须待七年期”;对于这个 人的人品,更得“吹尽狂沙始见金”。人看产品亦然, 第一印象不是质量、不是服务,而是产品与众不同的 创新之处。
审时任势第五

罗隐诗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描写诸葛亮 出山操持;赤壁之战,孙刘联手,谋事在人,成事东风,天地同 力胜曹贼;而后来,关公走麦城,刘张陷夷陵,六出岐山险,身 死五丈原,英雄竟不由自主?? 诗中藏头“时运”,即运气是时间的函数,也就是“有准备的人 在那个时间窗口做了那件事”。如1975年1月,时IT行业圣经《大 众电子》杂志封面报道了世界第一台微机Altair 8800的诞生,PC 革命爆发。此时东海岸一个在哈佛读大二的小伙子当机立断辍学 创业,西海岸一个在惠普打零工的小伙子同样当机立断辞职在自 家车库创业。此去经年,他们成为两大巨星——比尔· 盖茨和乔布 斯。如果前者等到大学毕业去当时最负盛名公司IBM打工,买房蜗 居做房奴;如果后者继续兢兢业业等待从临时工转正,升职加薪 跑提拔??
PC行业创新历程
行业起步
破坏性创新
差异化创新
1971年英特尔发明 了微处理器4004的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后PC阶段 2008年华硕EeePC 上网本、 2010年的苹果iPad
戴尔采用直销的流程创新 IBM在1993年请来郭士纳 进行服务创新 乔布斯1997年iMac体验创新。
1975年Altair 8800世界第一台PC 1977年苹果II将主机、键盘、显示器 打包成一站式产品的创新 1981年推出IBM PC
【案例3】

2005年,娃哈哈“营养快线”在市场上攻城略地, 仅用两年时间,销售规模就超过了20亿元,从而 占据了“牛奶+果汁”这个细分饮料品类的第一把 交椅。实际上,第一款上市的牛奶果汁复合饮料 并非“营养快线”,而是当时河北小洋人集团出 品的“妙恋乳”,只不过其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 华北市场,并没有在全国市场进行扩张。娃哈哈 进入这一品类后,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强大 的渠道网络,迅速超越了小洋人。这引发了我们 的思考,差异化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效?


中观地情、行情层级



这一层级是指自然地理或行业领域规则等,例如一 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创新需要因地制宜,符合目标客 户所在地的思维与行为习惯; 行业规则如IT业大部分采用率先模仿、时空捭阖式创 新,即密切关注美国同行动向,将其先进技术引进并 应用于中国。 创新创造的最多发的地带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地带, 即混搭式创新,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学科、 不同文化、各自为营的概念、技术、创新等相互联系、 相互配合、相互操作,有可能组成突破性创新。例如, 娃哈哈将牛奶和果汁混搭出“营养快线”,雅客V9把 糖果与维生素混搭出维生素糖果品类。
宏观的经济周期
中观的行业周期
微观的产品周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前面三个讲的是人和,你的命,具体到企业是 班子、机制、DNA。守正、出奇是做一件事情 的两个方面,第四是地利,第五是天时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时势造英雄。正 如孙子兵法所言:“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 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微观层级



微观层面是指企业层面,我们可以从管理学者高登· 莱迪总结的华企的三大特点看 所谓的另类创新实践。 一是私人关系制,即利用私人关系网络进行各种交易。在做产品、做创新的实践 就是通过人脉关系与人情练达两大核心技术拿到项目,更进一步上升作为一种产 品运作模式,利用(人脉关系获得)政府项目来锤炼(面向生人市场的)商业产 品。 二是家长制,华企里等级分明,低层要服从高层,高层要关照低层,这在一定规 模内有很高的凝聚力,但华企不善于进行职业化管理,缺乏搭建可复制性的大型 现代科层组织的能力。对做产品、做创新影响最大的是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领导 者手中,而他们一般奉行非正式控制原则,企业决策主要依靠他们的直觉、经验 和个性。而他们一般要求下属的能力排序,第一忠诚、第二敬业、第三能力,其 结果是逆向淘汰,即淘汰有思想、有才干的创新型人才。 三是不安全感。民企源于产权保障、国企源于官员任命、外企源于任期绩效。于 是造成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式创新。空调业曾有产品创新大战,“光触媒空调” 被称为“21世纪空调业的重大突破”,其实是在过滤器上加装一张含有活性炭的 过滤网,活性炭湿了,拿出来晒晒太阳,成本不到1元;“环形立体风空调”是某 企业投入上亿开发的专利技术,其实是在风叶上装了一个定时器,让它定时上下 左右变换。
管理创新的五大原则
一命二正三出奇,四用地利五任势 周华鹿 温州石油分公司
【案例2】

பைடு நூலகம்
春秋战国,群雄争霸。是时,齐国董事长齐桓公任命管仲为CEO 并重组领导班子,改造齐国公司的治理结构(班子机制DNA)。 管仲首先将齐国分为21个县乡,其中15个以农为本,维持企业的 基本运转,兼服兵役、开疆拓土、打新市场(守正);6个利用齐 国濒海之利生产食盐(出奇+知地善用),多元化兼营陶铁纺织 等各类新产品行销全国。“农业+工商业”的产品组合是彼时商 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齐国迅速崛起为春秋首霸。管仲再审时度 势打出“尊王攘夷”的政治旗号(审时任势),“九合诸侯,一 匡天下”。齐国崛起源于管仲的五大创新举措——创新的班子机 制DNA、守正、出奇、知地善用,以及审时任势。以古鉴今,在 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要想成功突破,这些原则具有 普遍意义的。
宏观层级

这一层级可以从PEST四个维度进行考察,P 是政治环境、E是经济环境、S是文化环境、T 是技术环境。
中国石油环境很不安全

2月7日晚,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从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 格每吨提高300元,测算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 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
知地善用第四

《史记· 李斯列传》讲道,李斯年轻时当个小官。有一 次,他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当有人或狗 走近,就惊慌逃跑。后来李斯走进粮仓,看到仓库中 的老鼠吃着屯积的粟米,毫不担心人犬惊扰,于是感 慨道:“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决定 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即人的成功与环境,包括自然 地理、社会人文及政经环境等休戚相关,我们不妨将 其统称为“地利”,并将其分解为宏观、中观、微观 三个层级。
我们如何实现跨领域创新呢?

第一步是破除领域思维的壁垒。当我们处于同一专业或行业的时 候,我们的思维经常被已有的经验、思考模式约束,这时可通过 多种方式打破这种思维壁垒,如从多角度度看问题、采用逆反假 设、广泛接触各种不同文化等。 第二步是组合多领域的概念,形成混搭创新的想法。创新产 生的过程或灵感激发的因素是随机的、巧合的,甚至是凭空产生 的。主要通过随机闪电及预期发现两类方法。 第三步就是抓住在混搭处的机会,促成量变到质变,同时突 破人际关系瓶颈,执行创新想法。统计证明,创新者思想的数量 与质量间强烈正相关,即创新的数量越多,其可能出现突破性创 新的概率也越大。这在实践上要求我们在执行中积极创想,产生 的主意越多越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