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讲解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讲解

2010年《会计基础》重点解析(7-10)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章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得分,注意掌握。

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牢记)包括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由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

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本单位的账务处理程序,对于有效地组织会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的规化。

确定合理的凭证、账簿及报表之间的联系方式,保证会计信息加工过程的严密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牢记)2、有利于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

通过凭证、账簿及报表之间的牵制作用,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牢记)3、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会计核算环节。

通过井然有序的账务处理程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牢记)二、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在我国,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其主要区别是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牢记)第二节财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容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容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一种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他各种账务处理程序是在这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

它的特点是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牢记)在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下,记账凭证可以采用一种通用的格式,即通用记账凭证;也可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格式,即专用记账凭证,账簿组织一般应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的一般程序是:2.根据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如图7—1所示。

优点:可以比较详细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来龙去脉清楚。

缺点: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很大。

这种程序只适用于一些规模小,业务量少,凭证不多的单位。

(牢记)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容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定期地将所有的记账凭证编制成科目汇总表,然后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1、根据一定时期的全部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牢记)2、根据定期编制的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牢记)科目汇总表,是指根据一定时期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相同科目进行归类,并计算出每一总账科目借方、贷方发生额所编制的汇总表。

(牢记)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会计凭证及账簿的设置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相同,一般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设置三栏式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设置三栏式总分类账及三栏式、数量金额式的各种明细分类账。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如图7—3所示。

科目汇总表其一般格式见表7—6所示。

表7—6是每月汇总一次的格式。

业务量大的单位也可以按旬汇总,每月编制一科目汇总表,其格式见表7—7所示。

(牢记)科目汇总表处理程序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手续也比较简便;还起着试算平衡的作用。

其缺点是:只反映各科目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反映各科目的对应关系;不便于分析和检查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对账目。

适用于业务量较大,记账凭证较多的单位。

(牢记)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容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与前述的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的区别,主要在总分类账的登记上。

它的特点是定期(5天或10天)将全部记账凭证按收、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分别归类编制成汇总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应设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作为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

账簿组织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相同,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按总分类科目设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程序是:(牢记)重要两条:1、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2、根据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汇总记账凭证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三种。

1.汇总收款凭证,是,指按“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分别设置的一种汇总记账凭证,分别按其对应贷方科目进行归类,计算出每一贷方科目发生额合计数,填入汇总收款凭证中。

一般可5天或10天汇总一次,月终计算出合计数,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其格式见表7—1及表7—2所示。

2.汇总付款凭证,是指按“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分别设置的一种汇总记账凭证,分别按其对应借方科目进行归类,一般可5天或10天汇总一次,月终计算出合计数,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其格式见表7—3及表7—4所示。

(牢记)3.汇总转账凭证,是指按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用来汇总一定时期转账业务的一种汇总记账凭证,其格式见编制完汇总记账凭证,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总分类账的登记在月终进行。

汇总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由于汇总记账凭证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科目对应关系进行归类、汇总编制的,便于通过有关科目的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便于查对账目;总分类账根据汇总记账凭证,于月终一次登记入账,减少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其不足之处是汇总转账凭证是按每一贷方科目设置,而不是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归类、汇总;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分工。

适用于规模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大型企业。

(牢记)第八章财产清查本章是比较重要的一章,平均分为9分,注意理解和记忆。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种类和一般程序一、财产清查的意义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加强财产清查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牢记)财产清查的意义: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可靠;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确保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

(牢记)二、财产清查的种类1、按财产清查的对象和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牢记)全面清查,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各项在途材料,在途商品及在途物资。

全面清查围广,参加的部门人员多,一般来说,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进行全面清查,(1)年终决算前,为了确保年终决算会计资料真实、正确,需进行一次全面清查;(2)单位撤销、分立、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需进行全面清查;(3)中外合资、国联营,需进行全面清查;(4)开展清产核资,需要进行全面清查;(5)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牢记)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其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如现金、材料、在产品和产品、债权债务等。

(牢记)局部清查围小,容少,涉及的人也少,但专业性较强,一般有:对于现金应由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点清,做到日清月结;(2)对于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应由出纳员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3)对于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除年度清查外,应有计划地每月重点抽查,对于贵重的财产物资,应每月清查盘点一次;(4)对于债权债务,应在年度至少核对一至二次,有问题应及时核对,及时解决。

2、按财产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牢记)定期清查,是指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这种清查的对象不定,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其清查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正确,一般是在年末、季末、或月末结账时进行。

(牢记)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清查。

其清查对象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如更换出纳员时对现金、银行存款所进行的清查;更换仓库保管员时对其所保管的财产所进行的清查等等。

其目的在于查明情况,分清责任。

(牢记)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5、清查时本着先清查数量、核对有关账簿记录等,后认定质量的原则进行。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货币资金的清查(一)库存现金的清查库存现金的清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牢记)(1)在进行现金清查时,为了明确责任,出纳员必须在场,在清查过程中不能用白条抵库,也就是不能用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等抵充库存现金。

(2)填制“现金盘点报告表”,现金盘点报告表也是重要的原始凭证,它既起确定实有数的作用。

(3)“现金盘点报告表”应由盘点人和出纳员共同签章方能生效。

(牢记)(二)银行存款的清查企业除规定可用现金结算外的一切收支,都要通过银行办理,进行转账结算。

银行存款的清查与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不同,不是采用实地盘点法,而是采用对账单法。

(牢记)对账单法是将自身的账簿记录与对方开出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或根据账簿记录给对方开出对账单,提供给对方进行核对的财产清查方法。

对账单法适用于银行存款和往来款项的清查。

(牢记)实际工作中,存款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对账单的余额往往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的原因,一是由于存款单位与开户行双方或其中某一方记账有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

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存款单位与银行之间对于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而登记入账,但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牢记)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出现1、4情况会使“本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出现2、3情况会使“本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

因此,在与银行对账时,应首先查明有无未达账项,如果有未达账项就应采取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方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为了核对企业与其开户银行双方记录的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而编制的,列示有双方未达账项的一种表格。

如例8—1。

(牢记)(1)经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后的左右两方存款余额已经消除了未达账项的影响。

经该表调节后,若双方账目没有差错,他们应该相符,且其金额表示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若不符,则表示本单位及开户银行的一方或双方存在记账错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更正。

(牢记)(2)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未达账项的影响,核对银行存款账目有无错误。

该表本身并非原始凭证,不能根据该表在银行存款日记上登记,而要等到银行转来有关原始凭证后再按记账程序登记入账。

(牢记)(3)在清查过程中,若发现长期存在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牢记)二、实物资产的清查实物资产清查时,实物资产的保管员必须在场,并参加盘点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