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华八咏楼导游词

金华八咏楼导游词

金华八咏楼导游词金华八咏楼导游词【篇一:武义导游词】“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生动概括了金华的重要位置和雄伟气势。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为省辖地级市,界于东经119゜14′ -120゜46′30″ ,北纬28゜32′-29゜41′,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土地面积10918平方公里,2001年末人口447.94万人,其中市区91.34万人。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金华建制久远,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置郡始名东阳,历名金华、婺州,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和地区,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消金华地区,分设金华、衢州两市,实行市辖县体制。

2000年12 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消金华县,并将其与原婺城区辖区作了调整,设立金东区。

现金华市下辖婺城、金东2区及兰溪、义乌、东阳、永康4市和武义、浦江、磐安3县。

金华的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金华山川秀丽奇绝,国家级风景区双龙洞早已蜚声中外,省级风景区永康方岩、兰溪六洞山地下长河、浦江仙华山、武义郭洞-龙潭、磐安花溪、东阳花都-屏岩、汤溪九峰山等,或为山奇,或为水秀,可谓各擅胜场。

金华的文物古迹与奇山秀水交相辉映,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0处,省级文保单位37处,县(市)级文保单位300多处,馆藏文物达3万多件。

各处古迹遗址如颗颗明珠,点缀于八婺大地。

太平天国侍王府、宋代名刹天宁寺、八咏楼、五峰书院等胜迹及诸葛八卦村、俞源太极村等神秘村落以及东阳卢宅等令游客流连忘返。

传统与现代交融、人称东方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也已成为广大影视工作者和游客心中的福地。

古婺风情多姿多彩,斗牛、道情、龙灯、浦江抬阁、永康《十八蝴蝶》、磐安龙虎大旗等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引人入胜。

金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金华人民立足深厚的传统文明与文化,并正以自己的智慧与勤奋创造崭新的历史。

一、风景名胜1.金华中国横店影视城被誉为“江南第一镇”的横店,地处浙中黄金旅游线上,距上海380公里,距杭州、温州各180公里,距东阳市区18公里,距义乌市区36公里,是亚州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场景而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

横店影视城已成为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在影视、旅游界颇具影响,并荣获多项全国之最:最大规模影视城横店影视城下辖12个影视拍摄基地,总计用地4963亩,建筑面积495995平方米,是目前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影视城。

最大规模的旅游景点横店影视城下辖的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影视旅游基地气势宏伟,此3个基地的建设规模均居全国同类拍摄基地(景点)第一。

最大的殿堂佛像横店集团修复的大智禅寺主殿大雄宝殿高45.05米,殿内释迦牟尼佛高28.88米,室内佛像高度居全国第一。

拍摄影视剧最多的影视城横店影视城自1996年拍摄电影《鸦片战争》以来,到2003年底已接待200多个剧组,共拍摄影视剧4000余集。

群众演员最多的影视城据统计,长居横店的有一定表演技能的“横漂一族”配角演员2003年已达1200多名,参加拍摄的注册群众演员1100多名。

最大规模室内摄影棚横店影视城内有两座高科技摄影棚,其中一座为1944平方米、高23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摄影棚。

2.金华六洞山风景名胜区六洞山风景区系浙江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兰溪市东郊8公里,是浙江省中西部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景区总面积8.5平方公里。

因史载有白云、紫霞、涌雪、无底、呵呵、漏斗洞而得名,以山美、水秀、洞奇、寺幽为特色。

被誉为“海内一绝”的地下长河游览全程2500米,面积25000多平方米,分涌雪洞、时间隧道、玉露洞三段,是溶洞发育不同时期的典型、各具形态,各有特色。

涌雪洞中一条长逾千米的地下暗河贯穿始终,源头至今尚未探明,洞内气温常年保持18度,冬暖夏凉,舟行其中,宛若置身仙境。

玉露洞天高大空旷,厅内精美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时间隧道”中景石奇幻、近在咫尺,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六洞山风景名胜区古迹颇多,幽静雅致的绮霞园为一代名媛、爱国将领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的祖居地。

千年古刹栖真寺内曾珍藏《大藏经》6000多卷,系唐僧“西天”取来经卷的译本,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料。

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回禅寺叙说了明代皇帝叔侄相残,致使惠帝朱允汶出走为僧,最后埋骨于此的故事......3.金华仙华山风景名胜区北去浦江县城不远,有一座山高耸入云,显得气宇轩昂,此即江南胜景仙华山。

仙华山崛起于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中生代,属丘陵地貌,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四季分明,气温适中,景区气温比县城低5℃左右,山地植被良好。

仙华山山势峻伟,峰峦峭秀,西始于西安(亦名西庵),东接宝掌,迤逦连绵,美不胜收。

现在,仙华山的景区分为四个部分即峰奇岩彩的仙华峰林、梅坞香雪、宝掌幽谷、仙湖碧水。

仙华山以奇、秀、险的山巅峰林为胜,称誉江南。

每一座山峰都有它的特色,玉圭峰的挺拔,情侣峰的缱绻,玉尺峰的秀峻,嫘祖峰的专注,大钟峰的壮硕,少女峰的险峻与雄奇,每座峰各自浑然一柱。

仙华山不仅峰奇而且石奇,岩石不仅奇秀而且艳丽,如巨硕的昭灵宫。

另外玉尺峰陡峭的岩崖上有一个天然的反向太极图,阴阳分明,清晰生动,这就是由于彩岩的渗透而造就的一处大自然的杰作。

仙华山峰多狭长,峰壁似剑削,对峙的玉尺峰和玉圭峰如两把利刃直刺天穹,峡道越往上越窄,最窄处仅一米余,薄如菜刀,俗称“薄刀弄”,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若有缘,人们还可以在仙华山接受丹光的洗礼,那时峰顶上红光闪烁,四周则是苍翠的绿波。

人沐期间,则始觉造化之神奇,万物之渺小。

二、人文历史金华艾青【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

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

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

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

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

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

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o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

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地方特产金华山茶花金华北山等地有野生山茶花。

据金华罗店后溪河村《何氏宗谱》记载,人工栽培山茶花始于南宋(1127-1279年),多栽于庭院,供观赏。

本世纪70年代末发展成为商品生产。

金华山茶花品种有200多种,80年代从国外引进“荷兰黄、美国大红”等新品种,“花佛鼎“是金华山茶花中的佼佼者,其花瓣卷曲呈半球状,色泽鲜艳夺目,深红中镶有白块,花大7-8厘米,朵花期长达半月之久。

属国内名贵品种。

1986年10月,市一届人大作次会议决定命名山茶花为金华市花。

金华佛手金华佛手雅称金佛手。

金华栽培佛手始于明末清初,由罗店西吴村吴必纲(1592-1722年)自吴阊(今苏州)引进种植。

金华罗店一带自然环境、水质、土壤颇适宜佛手生长。

《光有长至尺余者,色香亦大胜闽产”。

金华佛手是色香俱佳的盆景珍品,又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

篇二:金华山导游词金华概况及导游词一、金华概况金华历史悠久,早在7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地生息繁衍。

上古时期划归加州,属扬州管辖,春秋时为越国地界,公元前222年,秦设立郡县制,在此设立了乌伤县,属会稽郡,东汉在此设长山县,开始城市建臵。

南朝设金华郡,隋朝的时候改为婺州,因地处于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故称金华。

隋、唐、宋三代为州治所在,元代为路治所在,明清为府治所在地,民国时为行政督察区,49年解放设金华专区,85年设金华市。

新世纪的金华,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焕发着勃勃生机。

形成了小城市、大集群的特点,中心城市地位突显。

在经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市发展纲要》中,明确把金华定位为浙江省继杭州、宁波、温州后的第四大城市——浙江中部的中心城市。

金华的城市化进程属于集群式,以金华市区为核心,以所辖的四市三县二区为群属,形成集群式的中心城市。

在这一城镇体系中,金华市区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交通、通讯、商贸、金融、科教文体卫和旅游中心。

其中交通和通讯列全省第二,是闽浙赣皖四省九地市的龙头城市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作为浙江中西部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浙赣铁路、金温铁路和金千铁路交汇市区,杭金衢高速、金丽温高速、金甬高速公路贯穿全境330国道穿城而过;义乌民航机场已开通了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航线。

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使市域内联接各县市的高等级公路形成了金华浙中城市群的“一小时经济圈”,金华至出海口宁波、温州、杭州,则形成了“一个半小时协作圈”。

兰溪是基础雄厚的浙江工业城市;义乌是商贸繁荣的“小商品城”;东阳是著名的“建筑之乡”;永康是五金制造业发达的“五金之都”,各城市之间功能互补,各具优势,在城市化建设中呈现一派蓬勃生机与活力。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客居金华时所写的《武陵春》。

其中“双溪”就是东阳江、武义江交汇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