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区三江六岸水上游导游词(删改稿)游船线路:从五百滩游船码头出发,沿金华江向西,逆时针绕五百滩,穿过金虹桥、双龙大桥、到河盘桥折返,沿龙渎河向东,穿过龙渎桥、城南桥行至三江口,沿义乌江向东穿过八咏桥、到宏济桥调头,分别沿义乌江、金华江向西,穿过通济桥,回到五百滩游船码头。
讲解内容:问候--金华江概述--五百滩公园—金虹桥--双龙大桥—河盘桥—龙渎河--石刻长廊--城南桥(孟祥斌事迹)--三江样板堤--黄宾虹公园--三江口--燕尾洲(中国婺剧院、彩虹桥)--宏济桥(万佛塔)--八咏公园(婺州古城)--八咏楼--婺州公园--小码头--通济桥--结束问候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参加金华市区三江六岸水上游。
我叫XX,是本游船上的讲解员,希望今天的游览能让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金华江概述现在我们位于金华江上的五百滩游船码头。
金华古称婺州,因“金星与婺女争华”,故名金华,位于浙江中部,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誉为“浙江之心”,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盛誉,又有火腿之乡、花卉苗木之乡、百果之乡、浙中粮仓等美称。
金华江因此也叫婺江,它主流总长180.1公里,流域面积6764.2平方公里,自金华向西流淌约27公里后,在兰溪与衢江汇合,后至梅城又与新安江汇合,依次汇入富春江、钱塘江,到杭州湾出海,是浙江省主要河流之一。
今天的三江六岸水上游(三江是指上游的义乌江、武义江与汇合之后的金华江,三条江构成六岸景观),我们将欣赏到金华江景色最美的一段。
这里视野开阔,景色优美,人文荟萃。
两岸景物、倒映水中,相映成趣,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别有一番水乡风味。
接下来我们准备出发。
先强调安全问题,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不要随意走动,更不要随意走到船边的危险区域,并请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谢谢合作。
我们的游程是这样安排的:从游船码头出发,沿金华江往西到河盘桥折返,沿龙渎河往东行驶,过三江口,走义乌江南岸,到宏济桥回头,沿义乌江北岸,再沿金华江北岸回到出发地,全程逆时针绕五百滩一周,行程10公里,时间约60分钟。
五百滩公园我们的三江六岸水上游就从这里开始。
这个码头是新建的,叫五百滩游船码头,我们看到的这个公园就叫五百滩公园。
据说当年金兵南下要攻打金华城,金兵先头部队不知道金华城在哪里,到此沙滩上问一老农,老农说“金华离这里还有500里沙滩”,金兵一听,还要500里才到,那也太远了,就回去了,金华城因此避免了一场灾难,五百滩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其实当时金华城就隔江而望了。
五百滩是经千百年冲积而成的江心岛,大概有500亩面积,故名五百滩。
当年的五百滩叫南市街,是一个有许多工厂和居民生活区组成的城乡结合部,从2003年开始分期分批进行拆迁,将五百滩建成以文化、休闲为特色,以园林为背景,具有现代气息的大型景观公园。
金虹桥各位朋友,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叫金虹桥,全长229.41米,其中最大跨径60.66米。
因钢筋混凝土倒悬弓形吊柱,状如彩虹,故名金虹桥。
目前是婺江两岸百姓步行过江最方便的桥。
双龙大桥穿过金虹桥,前方这座气势宏伟的大桥就是有名的双龙大桥,它自北向南连接了金华火车站、汽车西站、双龙北街、双龙南街、市政府,金华市体育馆、直至仙源湖度假区,是市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1992年11月动工,1996年5月建成通车。
大桥全长1314米,跨越金华江和龙渎河,主桥跨度在当时为“华东第一”,高度达45.5米,所以很远就能看到它高大的身影。
大桥的建设资金,有一部分是市民捐助的,是民心建桥,党心成梁,众志成城的伟大实践。
河盘桥(待补充)龙渎河好,我们现在的船已掉头向东,绕过五百滩江心岛,进入了龙渎河。
龙渎河很美,波光潋滟,景色如画,南岸河堤回栏曲折,堤后绿树葱笼;北岸绿柳低垂,水边岩石错落有至。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江南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倒入龙渎河,河水被严重污染,几乎被堵塞。
为此市政府作出决策:疏浚龙渎河,治理江水污染。
从1987年11月开始,用了三年时间拓宽老河道,下降坡度,顺利排出金华江洪水流量的40%。
再利用拓宽河道挖出的泥土沙石建江南防洪堤及绿化带。
龙渎河的整治,大大地提高了城市的品位。
如今的龙渎河两岸已是人们散步,健身、游览的佳境。
石刻长廊现在看到的是龙渎河南岸江堤的中段,岸上的石刻长廊,展示了金华最具特色的文化。
包括:德育歌“金华篇”,唐代诗人袁吉的诗《金华山》,郭沫若的诗《双龙冰壶洞》,东阳的古建筑“肃雍堂”,兰溪的《风纪世家、大方伯》,浦江“天下第一家”的“有序堂”,金华历史沿革,小邹鲁,侍王府,八咏楼,赤松宫,黄大仙,戚家军,婺剧,丽泽书院,宗泽东京保卫战,陈亮著作《龙川文集》,北山四先生,芥子园,金华斗牛,金华火腿,金华佛手,金华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等等,内容非常丰富。
立于石刻面前,我们似乎听到了雄浑而舒缓的历史交响曲,如歌的行板,每段旋律,每个音符,都在赞颂金华这片土地。
城南桥(孟祥斌事迹)前面那座就是城南桥,它横跨龙渎河,北接通济桥,成为贯通江北江南的交通大动脉。
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孟祥斌事迹就发生在这里。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市区购物。
11时20分左右,经过城南桥时,一名外地轻生女青年从10余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不顾江水寒冷,跳水救人。
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再次沉入水里。
13时40分,被打捞起来的孟祥斌被送往医院急救,却未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
牺牲时年仅28岁。
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礼上,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
一个人感动了一座城市,进而感动了整个浙江,感动了整个中国。
三江样板堤三江六岸是市区最主要的自然景观,通过江堤、园、路及环境小品建设,形成三条人工与自然相融的绿色轴线,体现出山抱城,城依水,水映城的山水城市景观特色,既为市民提供散步、游览、休闲的活动空间,也起到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的作用,提升了城市品位。
三江六岸分为四个片区,分别为江北片区、江南片区、江东片区和白龙桥片区。
这里是江南片区最重要的地段,标准堤上172个花坛草坪与金龙湾公园、艾青公园、黄宾虹公园融为一体,营造了一道宽阔的风景线。
标准堤上的石碑上,时任浙江副省长的刘锡荣同志题写了“三江样板堤”的题辞。
黄宾虹公园请大家往船的左边看,这里就是黄宾虹公园,三面临水,坐拥江心,面对着跃出水面的六条跳龙门的金色鲤鱼。
黄宾虹公园精致,典雅,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禅意和高雅的艺术情趣。
黄宾虹大师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金华,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擅长画山水,兼画花鸟,并进行绘画史研究整理和篆刻的研究,以及中国美术遗产的发掘、整理、编篡、出版工作。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把黄宾虹和齐白石并列,足见他的非凡成就和在美术界的地位。
公园是按大师的画意设计的,颇具匠心。
大家看到的那塔形建筑叫清风楼,雄伟壮观,与明月楼、八咏楼并称金华三大名楼,有“清风明月八咏楼”的美称。
如今清风楼已成为以文会友、品茗抒怀的理想场所。
金华历史悠久,名人荟萃,除黄宾虹大师外,金华文有宋濂、武有宗泽、道家黄大仙、医有朱丹溪、曲有李渔。
近代名人有史学家何炳松、吴晗、文学家冯雪峰、一代报人邵飘萍、音乐家施光南、诗人艾青、科学家严济慈、蔡希陶等等。
三江口我们的游船现已进入三江口了。
所谓三江口就是义乌江与武义江合流汇成金华江之处。
三江口古称“双溪”,其实就是两条河的意思,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词,“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又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里水域广阔,烟波浩渺,绿树蓊郁,高楼簇拥。
在阳光明媚,云淡风轻之日,看水上闪烁着万点星光,令人心广神怡。
在烟雨濛濛之日,遥看燕尾洲头,树影婆娑,隐隐约约,具有朦胧诗的美妙意境。
在银色的夜晚,无数璀灿的灯光,映入粼粼水波,流光溢彩,让人有天上人间,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在这里,南有金龙湾公园,艾青公园,西有黄宾虹公园,五百滩公园,东有燕尾洲公园,北有时代花园,婺州公园,还有体育馆、青少年宫、人民广场、艾青纪念馆、艺术馆、天宁寺、婺剧院等等,是真正的人文荟萃之地。
燕尾洲(彩虹桥、中国舞剧院)义乌江与武义江合流处,中间两水相挟的整块水中绿洲称燕尾洲,你们看那象不象贴地低飞的燕子尾巴?直通燕尾洲的这座人行景观桥叫八咏桥,造型流畅,色彩艳丽,夜间灯光闪烁就像金蛇舞动,桥身好似一道亮丽的彩虹悬在江面上,老百姓亲切的把她叫做彩虹桥。
彩虹桥中段连接着燕尾洲公园,这里绿树成行,簇拥着高大壮观的中国婺剧院,十分气派。
婺剧院的建筑造型也很新奇,是仿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的型式建造的。
从平行图上看是一条鱼,与它所处地理位置浑然天成。
在立体效果图上,它又是天鹅的两翼,不仅体现出轻灵、飘逸的建筑个性,也创造出了富于动感和美感的视觉享受,成为金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婺剧,俗称“金华戏”,中国浙江省第二大剧种。
也是中国戏曲舞台保留徽戏剧目与资料最多、最完整的剧种之一。
它拥有800多个大小剧目,3000余首曲牌。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曾这样赞过婺剧:“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京剧要寻找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中去找”。
婺剧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剧目有……燕尾洲原是河流冲积而成的沙洲,最大的优势是水源丰富,所以现在就把它建成湿地公园了,让丰富的水和地上的杨树和竹林为鸟儿们所用,让公园成为鸟的天堂,现在已有数十种鸟类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了。
宏济桥(万佛塔)(待补充)八咏公园(婺州古城)现在这段江面的北岸是八咏公园。
八咏公园广场以沈约雕像为中心,以东侧的林荫广场和西侧的名人雕塑园(未建)为两翼,展现了八咏楼文化和小邹鲁人文景观。
园内有牌坊三座,大型亲水码头一处,广场多处,另外还有点将台、仰慕亭、临居亭、廊柱、折廊、景墙等景点。
与八咏楼和古子城的古文化的意境融为一体。
八咏公园的北侧就是婺州古城,金华人习惯把它叫做古子城。
古子城是金华的城市之根,历史上一直是金华历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至今仍保持着历代延续的传统风貌,是金华市区唯一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也是名城保护规划的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37.1公顷。
区域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侍王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咏楼等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赤松门城垣遗址等6处,文保点3处,历史建筑54处。
古子城历经1100多年,仍保持原有格局,较为完整地提供了作为古城的社会、政治、军事、生活形制和格局的佐证。
这在10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