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医内科学考试重点整理版

西医内科学考试重点整理版

1.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2.心力衰竭概念: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综合征。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3.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和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4.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5.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

6.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7.肺心病: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所致的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

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以慢性多见。

8.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9.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极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腹痛,发热伴恶心、呕吐、血尿电粉酶升高为特点。

10.原发性高血压:系指病因未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症,可引起心、脑、肾严重冠状动脉并发症。

11.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HB的储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2.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临床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13.再障:是由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类贫血。

14.容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代偿功能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简答:1.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鼠型。

具有多形性,抗酸性,成长缓慢,抵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

结核的分类:Ⅰ型(原发型肺结核)Ⅱ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Ⅲ型(继发型肺结核)Ⅳ(结核性胸膜炎)Ⅴ型(肺外结核)传播: 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②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③易感人群;④影响传染性的因素;⑤化学治疗对结核病传染性的影响。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侵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和干酪样肺炎、结核球、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症状:呼吸系统:A咳嗽咳痰 B 咯血 C胸痛 D呼吸困难。

全身:发热、午后潮热。

原发型肺结核:含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X线检查:右上肺边缘模糊的片状阴影,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共同构成一哑铃形的病灶。

肺结核化学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抗结核药物:a. 异烟肼(肝损);b. 利福平(肝损,过敏);c. 链霉素(耳毒性,肾毒性前庭功能损坏);d. 吡嗪酰胺(肝损高尿酸血症);e. 乙胺丁醇。

(视神经炎)备注:括号是不良反应。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症状:1,慢性咳嗽2,咳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4,喘息和胸闷。

体征:1、早期不明显;2、典型体征有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时间延长等。

3.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

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等因素,可诊断呼衰。

分类:Ⅰ型呼衰:即缺氧性呼吸衰竭。

特点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

Ⅱ型呼衰: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特点PaO2<60mmHg,同时PaCO2>50mmHg。

给养是低浓度并改善通气环境。

因为高浓度会使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1.症状:a、呼吸困难: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b、咳嗽、咳痰、咯血;c,疲劳、乏力、神志异常;d、少尿、肾功能损害。

2体征:a、原心脏病体征;b、HR;、奔马律;d、P2↑;e、两肺底湿啰音(下垂部位)、哮鸣音。

右心衰竭:1. 症状:体循环淤血的表现: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上腹胀痛、黄疸、夜尿增多;2. 体征:a、肝静脉征;b、肝脏肿大;d、水肿;e、心脏体征:右心室增大,三尖瓣关闭不全返流性杂音。

心衰药物治疗:1.血管扩张剂;2.利尿剂;3.洋地黄类制剂;4.β受体阻滞剂。

4.房扑:心电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据此状扑动波称为F波,典型心房率为250—300次/分。

特征: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间隔相等的F 波(或称锯齿波).频率为250~400次/分2.房室比例为2:1~4:1,心室律不整齐。

5.房颤:心电为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军变化不定,称为f波。

频率为350—600次/分,心室率在100—160次/分。

特征: 1.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等的f波,频率为350 ~600次/分;2.R-R间期绝对不等。

室性期前收缩,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6.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先兆: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为最突出;症状:1. 疼痛:程度重、时间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2. 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3.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4. 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5. 低血压和休克:在疼痛期间未必是休克。

休克约20%,主要为心肌广泛坏死>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6.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

32%~48%。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

体征:1、心脏体征: 心界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音;收缩期杂音;2血压:一般都降低,且可能不再恢复;3、其他: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有关的其他体征。

7.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要点:1典型的临床表现:梗塞先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伴随症状及全身症状等;2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坏死型Q波,ST弓背抬高,T波倒置;3血清酶的升高,肌红蛋白增高;4年老病人发生原因不明的休克、心衰。

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较重持续性胸闷或上腹痛,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应进行相关检查。

8.肝硬化病理上以肝细胞弥漫性的纤维化,再生结节的形成,假小叶的形成为特征。

病理生理:A、门脉高压:1、门—体侧支循环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2、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血细胞三少,出血倾向及贫血);3、腹水(移动性浊音呈阳性);B、腹水形成的机制:1、门静脉压力升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3、有效血容量不足。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

腹水的治疗:1.限制钠、水的摄入。

2.利尿剂:3.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定期、小量、多次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4.难治性腹水的治疗:腹水浓缩回输 5.腹腔-颈静脉引流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广泛用于普查(早于症状出现前8~11月)、诊断、疗效判断、预测复发;◆检测方法:放射免疫法,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快速法,正常值:< 20μg/L。

诊断标准:a、AFP>500μg/L持续1月;b、AFP>200μg/L持续8周;c、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d、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

9.胰腺炎:常见的病因有胆石症、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病理:急性水肿型:多见,约占90%,表现为胰腺肿大、质地结实。

胰腺周围可有少量脂肪坏死。

显微镜下见间质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少量脂肪坏死,无明显胰实质坏死和出血;急性坏死型:少见,病情严重。

胰实质坏死,血管损伤引起水肿、出血和血栓形成,脂肪坏死。

可见钙皂呈大小不等。

由于胰液外溢和血管损伤,部份病例可有腹水、胸水和心包积液。

并可出现肾小球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脂肪栓塞和DIC、ARDS。

易出现脓肿、假性囊肿和瘘管形成。

10.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1、钠、水平衡失调;2、钾的平衡失调;3、酸中毒;4、钙和磷的平衡失调;5、高镁血症。

二、心血管和肺症状---(1)高血压;(2)心力衰竭;(3)心包炎:可分为尿毒症性或透析相关性;(4)动脉粥样硬化;(5)呼吸系统症状。

病因: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如儿童、孕妇;2. 铁吸收障碍:如胃大部切除术后;3. 铁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易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消化性溃疡等。

11.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男性为主。

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样。

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迁延、反复,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12.缺铁性贫血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检查项目及需鉴别的疾病:项目: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2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有核老浆幼现象,3铁代谢: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上升,铁蛋白下降,3红细胞内卟啉代谢增高。

鉴别:1地中海贫血,2慢性感染性贫血,3铁粒红性贫血。

13.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小于0.01 2)无肝,脾肿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五、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鉴别: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4)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5)恶性组织细胞病6)急性造血功能停滞7)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阳性⑤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14.二尖瓣狭窄的心脏体征体征:①二尖瓣面容②口唇紫绀③心前区隆起④心尖部舒张期细震颤⑤拍击性S1、P2亢进分裂⑥开瓣音⑦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⑧格-斯杂音⑨胸骨下端收缩期吹风性杂音⑩肺A瓣听诊区收缩期喷射音15.如何治疗溃疡?治疗:治疗目标1消除病因2缓解症状3促进愈合4预防复发5防治并发症。

一保守治疗:1减少胃酸等侵袭因素—抗胃药2增强粘膜防卸能力—粘膜保护药3根除Hp-抗菌素二手术治疗(适应症: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疑有癌变、顽固性溃疡内科治疗无效)16.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心绞痛有以下两特点 : 1.心前区收缩样绞痛持续时间不超过 15分钟 ; 2.舌下含服酸甘油片后绞痛迅速缓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