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介绍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介绍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介绍
——利用闲置校舍改建苍南实践基地建设有新招
核心提示
2008年起,苍南利用撤并后的农村学校,改建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仅用3年时间,建成3个实践基地;总规模从原有的50多亩,发展到200多亩;活动课程从8项,增加到26项,接待学生达60000多人次。

在“十二五”的新起跑点上,苍南将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建设实践基地,全力推进苍南教育在新的历史坐标点上实现跨越发展。

3年建3个实践基地
随着新课改深入,如何更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这便摆在了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问题。

2008年6月,苍南县教育局向县政府提出创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想法,县政府同意将撤并后的闲置校产改建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2008年,将云岩中学、云岩小学改建为苍南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2009年,将挺南小学改建为学生环保教育基地;2010年,将信智学校改建为山海文化教育基地。

苍南实践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加大基地建设,改建一个,成功一个,把实践基地做大做强,到2015年,在各学区力争改建一个实践基地。

”苍南县教育局局长梁峰介绍说,苍南县政府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专项经费,确保实践基地成功建设。

2011年,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实施教育双十大项目工程的文件精神,在十二五期间,苍南将分步建设,在每个学区利用撤并后学校闲置校产改建一个实践基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

独特模式打造实践基地
苍南实践基地建设可以说是“短平快”,3年改建3个实践基地。

是什么使苍南能这么快建成实践基地?实践基地负责人陈孝顺给我们道出其中的奥秘。

首先是政府的高度重视。

苍南是省级欠发达县,但政府加大投入,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强力保障。

创建以来,县财政投入改造资金250万元,改善实践基地设备设施和办学环境。

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实践基地
按成本收费,并统一纳入收支两条线,为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是部门的全力支持。

县教育局大力扶持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确定一位局领导分管实践基地,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审批和人员调配开辟绿色通道。

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及时研究解决了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有关资产划拨、经费、人员等重大政策问题,推动实践基地快速向前发展。

“利用撤并后学校改建实践基地,是花小钱,办大事,而且建设周期短,第一个基地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

”梁峰说。

近几年,苍南抓住校网布局调整有利时机,利用撤并后闲置学校,通过新建与改建实践基地,逐渐形成了独具苍南特色的建设模式。

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立泉来苍南实践基地调研时说,“苍南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可学,好学,值得在全市推广。


苍南努力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合作共建,综合发展”的模式。

据了解,实践基地与县科协、县农业局、县民政局、县文明办等部门合作开发科普实践、农业实践、避灾实践等活动项目;与国际知名环保组织“绿眼睛”合作,共建学生环保教育分基地;与马站镇“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合作,共建“植物研究基地”;与当地农村合作社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生态种植园区”。

特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
苍南实践基地遵循教育性、弥补性、科技性、趣味性和安全性原则,先后开发拓展训练等16个项实践课程,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夹缬、剪纸、矾塑、贝艺制作等10项地方实践课程,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发展需要,编印了《校外实践在行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课程指南》等系列活动教材。

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实践教育论文。

课题《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已经结题,获得了2010年温州大学度面向基础教育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县教育局将实践基地列入县新教育研究会理事学校,作为新教育研究阵地之一,把实践基地课程与新教育研究有机结合,取得阶段性成果。

优秀团队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支好的团队是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据介绍,苍南县教育局在人员配置上也有独特的模式。

实践基地主任由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副主任直接兼任,岗位、业务熟悉,有创造力,有利于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

中层管理人员都是来自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层干部,他们有实践教育和管理经验。

从全县选调有一技之长优秀的专业老师,同时也向社会聘请民间艺人作为兼职教师,有利于特色课程的开展。

“原来我是小学美术老师,平时特别喜欢手工制作。

在原来学校,我还兼任剪纸这门课程。

到了实践基地,我不仅教剪纸,还会教塑泡制作、丝网花艺制作等课程。

”实践基地董如钰老师说。

在实践基地,每个老师都是“一专多能”,他们都会教好几种实践课程。

陈孝顺主任说,“我们实践基地的老师都很优秀,来到实践基地,他们主动学习,修满了一门主课程,两门副课程,甚至更多。

他们在工作上团结奋进,都可以一个顶三、顶四。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培养。

苍南县教育局将实践课教师纳入全县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对实践基地新教师做好转岗培训。

2010年,举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研修班,对实践教育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并到实践基地进行结对挂职。

把实践基地教师培训与中小学教师培训同等待遇,列出专项经费。

这几年,实践基地先后选派教师在杭州、南京、重庆等知名实践基地考察学习,大大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苍南出台措施,确保实践基地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可以参加各级各类评比、职称评审,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和农村任教津贴,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实践基地山区行
苍南地域广,目前,实践基地难以满足偏远农村山区学校的实践活动需求。

苍南县教育局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提出了开展实践基地山区行活动并下发文件,以流动的形式把科普展品和实践课程送到学校。

2010年4月22日,苍南实践基地走进岱岭畲族乡学校,拉开了“实践基
地山区行活动”序幕。

岱领学校校长郑德苗说,“实践基地送活动到我们山区学校,可让我们地处偏远农村山区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实践基地活动课程的乐趣。

”一年来,实践基地先后到南宋小学等5所学校开展活动。

在南宋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围着“会飞的碗”的科技展示区,惊讶地叫起来,“碗飞起来了,太神奇了。

”据介绍,苍南实践基地在做好建设的同时,今后将继续深入开展“实践基地山区行”活动,让实践基地能真正惠及全县每一所学校,惠及每一位学生。

苍南实践基地成功创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温州地区及福建省福鼎市等周边地区的相关部门人员前来考察参观,起到了很好示范辐射作用。

两年来,《教育信息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等对实践基地进行报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