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浅析院系专业: 铁道运营与管理,旅游管理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11月1日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浅析目录一、中外大学生旅游的情况对比 (1)1.1国外大学生旅游情况 (1)1.2中国大学生旅游情况 (1)二、与论文相关的理论 (2)2.1旅游动机 (2)2.2旅游消费心理 (2)2.3群体影响和从众心理 (2)三、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3)3.1影响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 (3)3.2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 (5)四、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对策 (6)6.1家庭教育和引导 (6)6.2高校教育和改革 (7)6.3社会影响和引导 (9)6.4注重大学生自身理财能力的提高 (9)五、结语 (10)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时尚消费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旅游这一新的消费热点,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
本文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现状,来探讨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规律,研究旅游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更好的正确引导大学生旅游行为做了以下调查评述。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消费、旅游心理、消费特点一、中外大学生旅游的情况对比1.1国外大学生旅游情况旅游业在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国外大学生旅游也作为旅游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
杜江(2006)指出,在发达国家,大学生旅游作为认知社会的一种活动是社会与校园的共识,各国都设有专门的大学生经营旅游开发和志愿服务者组织。
把旅游看成是认知社会、培育人格的教学活动,是实用主义作为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
欧美的教育模式突显出这种导向。
亚卿(2008)明确说明,在欧美国家的大学里,学生一般是半天上课、半天务工,周末有计划地外出旅行。
高校的志愿服务者组织彼此交流各地的旅游信息。
杜江(2006)还指出企业界也在用市场的法则培育大学生旅游市场。
例如,开展产品推销、市场调研等活动,令大学生们既服务了社会也锻炼了自己。
在发达国家,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服务收入而不是门票收入,景区的门票价格都很低,有的根本不收费,大学生旅游者靠节衣缩食游遍全国是不成问题的。
1.2中国大学生旅游情况目前就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来看,千差万别的大学生家庭收入情况和不能够提供足够时间保证的中国高校教育模式等因素,限制了国大学生旅游的发展。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杜江(2006)认为,国大学生旅游正以服务于课堂的认知旅游、服务于企业的商务旅游、自主择业旅游、专题修学游、自助休闲游等方式展开,同时,孔子提倡的“游学”、佛教倡导的“行僧”,以及“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说明中国并不缺少教育旅游、认知旅游的思想。
任曼丽(2008)指出,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花费项目排名依次是:参观游览(31.3%)、购物(16.6% )、住宿(16.3%)、餐饮(13.4%)、交通(11.4%)、娱乐(9.1%)、其他(1.7%)。
由于参观游览的费用相对比较固定,大学生选择余地较少,因此参观游览费用在旅游消费中所占比重最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水平不高。
二、与论文相关的理论2.1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
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现实的消极心理。
何为旅游动机? 这首先涉及到何为动机这一问题。
动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促进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通俗地讲,动机就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
人的各种行动都由动机引起,是为了实现某些被满足的需要而进行的。
因此,简单来说,旅游动机指的是促发一个人有意去旅游以及确定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在驱动力。
2.2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消费心理是指旅游消费者在购买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系列心理活动,是旅游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实质上是一个旅游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消费群体,其旅游消费观念的变化总是基于一定的消费心理。
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旅游消费心理,其研究结果总体认为,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既有理性特点,也存在不成熟的一面。
2.3群体影响和从众心理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的。
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一般经过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一个人单独表现的行为,与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群体心理存在的结果,人们在群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产生了群体心理,如群体需要、群体规、价值、情感等。
它们都对个人的行为发生制约作用。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的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为从众行为。
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因素、群体冈素和刺激物因素。
三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3.1影响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3.1.1个性因素个性是指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个性促使个人对自身周围环境产生相对一致、持续的反映。
大学生的个性与其消费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心理学家曾经将人的个性分为外倾向和倾向。
一般来说,具有外倾向个性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容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对立性较强,旅游需求比较广泛,而且在旅游中喜欢结识新的朋友与旅伴;而倾向个性的人性格比较沉静,做事谨慎,不爱交流,旅游需求相对保守。
当代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一个新群体,大部分受开放性文化知识的影响,性格属于外向型或中间型的。
这说明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广阔。
3.1.2年龄因素对一个正常的旅游者来说,年龄的差别往往意味着生理和心理状况、收入及旅游购买经验的差别。
因此不同年龄的旅游者在旅游产品、购买方式和购买时间等方面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到23岁之间,所以他们喜欢新的和刺激性、冒险性较强、体力消耗较大的旅游活动。
3.1.3个人喜好和动机趋向因素一般来说,可以将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归纳为以下三种。
身体方面的动机:大学生通过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旅游活动来达到松弛身心的目的。
如选择度假、娱乐消遣、避暑等旅游项目的大学生大多出于此动机。
文化方面的动机:文化是决定人们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因素。
它由基本的价值观、认知系统、欲望和行为所构成。
如通过旅游活动来了懈异地他乡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等状况,以及进行学术交流和艺术交流等。
人际方面的动机:这是一种为了增进社会交往,保持与社会的经常接触而产生的旅游动机,如探亲访友、旧地重游、开展社交活动等。
3.1.4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这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
有的父母会选择合适的方式引导子女去旅游消费,他们不会太看重钱,而希望孩子能够见多识广,支持子女合理的旅游消费行为,鼓励他们去猎奇求异。
有的父母则把钱看得很重,认为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不合理,浪费钱和时间,影响学业,反对子女的旅游消费。
有的父母则是给子女大把的钱,让他们出去游玩。
如果一个学生从小生长在善于理财的家庭环境中,家庭消费有很好的计划和打算,他长大以后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肯定会更趋于理性和科学。
如果家庭消费没有计划,经常大手大脚,毫无规划,或者严格限制一些合理的消费开支,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大学生,在理财方面即“财商”上会表现出缺失,经常是“月光族”,从而滋生出许多其他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自然影响着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
3.1.5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家庭是资助大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的最根本、最主要的经济力量。
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水平和能力,是决定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关键因素。
家庭收入越高,给予大学生的生活费越多,大学生的平均月消费支出就越高。
同时也能够推测,即使家庭条件一般,大部分父母还是会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生活费用,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提供尽可能好的物质支持。
有的父母每月定期向子女寄生活费,同时严格控制着经费。
而有的父母则一次性给足子女相应的经费,让子女自己自由支配。
对这样的情况,大学生如要选择旅游确实得靠自己合理计划开支,然后积累资金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去进行自己的旅游消费行为。
另一种情况则值得思考,大学生要多少父母就给多少,不管干什么,只要生活费不够用,子女一个打回去经费就到账了。
相比较而言,这样的都是经济条件较好的,那么这类大学生对于选择旅游消费的话,就更自由灵活了。
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选择。
3.1.6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是决定人们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因素。
它由基本的价值观、认知系统、欲望和行为所构成。
而社会文化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观念和求知求异的欲望,这也就影响着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
大学生是受到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通过外出旅游活动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观、认知系统、欲望和行为。
大学生的高文化决定了他们如何旅游、到哪里旅游和住哪里这样的问题。
3.1.7社会群体的影响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旅游消费群体中,群体心理以及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中存在的符号消费、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就是最突出的表现。
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体成员在接触和互动过程中,通过心理和行为的相互影响与学习,会产生一些共同信念、态度和规,它们对旅游消费者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群体规和压力会促使旅游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的与群体保持一致,即使是那些个人主义色彩很浓厚、独立性很强的人,也无法摆脱群体的影响。
三是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对于某些旅游消费往往会有直接的影响,如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产品等。
3.2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3.2.1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现状随着目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一方面,日益丰富的产品不断满足着人们的需要,另一方面,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需要更高层次,更丰富类别的旅游产品。
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也随着整体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有了明显改善,他们的旅游消费水平和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与以往崇尚简朴,节约的风格不同,他们追求的是个人的更高水平的发展和时尚前沿的旅游消费理念,无论是旅游消费方式还是容方面都丰富了很多。
3.2.2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旅游行为的普遍性,从众心理越来越明显。
谈恋爱、上网、旅游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活的三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