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检查-第九版诊断学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四)眼球
2.眼球凹陷 双侧凹陷:见于严重脱水 单侧凹陷:见于Hornet综合征
3.眼球运动 斜视:见于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受损 震颤:多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病等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五)巩膜(sclera)
正常为瓷白色或青白 黄染可见于肝胆疾病、溶血 、胰头癌
(六)角膜(cornea)
出血,见于白喉
诊断学(第9版)
(六)扁桃体肿大程度
可分为三度: Ⅰ度:扁桃体肿大不超过咽腭 Ⅱ度:扁桃体肿大超过咽腭 Ⅲ度:扁桃体肿大接近中线
四、口
诊断学(第9版)
四、口
(七) 腮腺(parotid)
1.解剖 2.腮腺肿大常见于急性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腮腺肿瘤、腮腺导管结石、Mikulicz综 合征。
某些药物中毒 黏膜溃疡:见于口腔黏膜病
黏膜溃疡
诊断学(第9版)
(三)牙
注意有无龋齿、残根及义齿
四、口
牙齿
诊断学(第9版)
四、口
(四) 牙龈
正常齿龈为粉红色,不易出血。 齿龈红肿容易出血:多见于齿龈炎、坏血病、急性白血病等 齿龈游离缘出现灰蓝色点线:是铅中毒特征,称为铅线 出现黑褐色点线,色素沉着:见于慢性铋汞等重金属中毒,称为铋线或汞线
粗侧方法、精测方法 听力减退:见于外耳道耵聍或异物、听神经损害、局部或全身血管硬化、中耳炎等。
诊断学(第9版)
三、鼻
鼻翼扇动 分泌物 鼻中隔 通气与否 鼻窦: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
诊断学(第9版)
三、鼻
鼻窦压痛的检查
1.上颌窦 双手固定于病人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鼻翼两侧水平线与通过瞳孔向下 垂直的交叉处,向后按压 。
1.头颅的外形及毛发的检查方法,认识正常体征,辨别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2.眼、耳、鼻、唇、口腔黏膜、牙及牙龈、扁桃体、 咽和腭、舌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2.额窦 手扶持病人枕部,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面内侧用力向后按压。 3.筛窦 手扶持病人枕部,以另一只手拇指置于鼻根部与眼内角之间向筛窦方向加压。 4.蝶窦 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诊断学(第9版)
四、口
(一)口唇
口唇苍白:见于虚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贫血 口唇发绀:表示缺氧 口角糜烂:核黄素缺乏 口唇周围疱疹:常见于急性传染病,特别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疟疾、感冒等 口唇肥厚:见于黏液性水肿以及肢端肥大症等。
单纯疱疹
诊断学(第9版)
四、口
(二)口腔黏膜
注意有无溃疡、出血、充血及黄染
麻疹黏膜斑(Koplik斑):颊部黏膜小米粒大的白色丘疹, 周围有红晕,为麻疹的早期特征
色素沉着: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黏膜疹:黏膜充血、肿胀伴有小出血点,见于猩红热、风疹、
诊断学(第9版)
四、口
(六)咽、扁桃体
解剖: 咽后壁 咽部充血、水肿 、溃疡、渗出物、假膜及扁桃体有无肿大、充血等。
诊断学(第9版)
(六)咽、扁桃体
四、口
咽部黏膜充血、红肿、黏液腺分泌增多:见于急性咽炎 咽部发红、表面粗糙:见于慢性咽炎 扁桃体红肿,表面有黄白色渗出物或伪膜,易剥离:见于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红肿,有黄白色渗出物或伪膜,不容易剥离,若强行剥离则易引起
翻转眼睑检查上睑结膜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三)结膜
结膜充血发红:见于结膜炎、角膜炎 结膜上有颗粒与滤泡:见于沙眼 结膜苍白:见于贫血 散在的出血点: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结膜下大片出血: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四)眼球
1.眼球突出 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下垂 Stellwag征:瞬目减少 Mobius征:辐辏运动减弱 单侧眼球突出见于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
诊断学(第9版)
一、头 颅 视 诊
(四)头颅大小异常或畸形
4.尖颅 因矢状缝和冠状缝过早闭合所致,头顶部高尖,与颜面的比例失常,见于先天性尖颅并 指(趾)畸形,即Apert综合征。
诊断学(第9版)
二、头部的活动异常
头部运动受限:见于颈椎疾病 头部不随意地颤动:见于帕金森病(Parkinson病) 与颈动脉搏动一致的点头运动: 称de Musset征,见于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不能抬头:见于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萎缩
诊断学(第9版)
四、口
(五)舌
注意舌的颜色、位置与运动、舌苔厚薄及颜色等。
1.舌痛 局部因素:舌或者舌系带外伤溃疡等 全身疾病:糙皮病、核黄素缺乏症、维C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重金属中毒、苯妥英钠 中毒、尿毒症及抗生素过敏等。
诊断学(第9版)
四、口
(五)舌
注意舌的颜色、位置与运动、舌苔厚薄及颜色等。 偏斜:神经受损 震颤:甲亢 杨梅舌:猩红热 镜面舌:贫血及萎缩性胃炎 黑毛舌:霉菌 地图舌:核黄素缺乏
云翳、白斑、溃疡、血管增生等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七)瞳孔
注意: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等。 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4mm 变小: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中毒、桥脑出血 扩大:见于阿托品中毒、伴光反应消失为濒死的表现 大小不等:见于颅内占位病变(见于中脑功能损害)
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二)眼睑
3.眼睑闭合障碍 单侧:见于面神经麻痹;两侧:见于甲亢。 4.眼睑水肿 多见于急慢性肾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还应注意眼睑有无包 块、压痛及倒睫等。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三)结膜
分为:睑结膜、穹窿部结膜、球结膜 检查方法: 以示指和拇指捏住上眼睑中部边缘,嘱病人向下看, 拇指向上提,示指下压睑板,即可翻开。
第一节
头发和头皮
诊断学(第9版)
一、头 发
头发检查 包括:颜色、疏密度、脱发的类型与特点
1.疏密度
头发稀疏
诊断学(第9版)
2.脱发的类型和特点
一、头 发
麻风、梅毒:眉毛与头发同时脱落 席汉综合征:眉毛、头发脱落,同时有腋毛、阴毛的脱落 黏液性水肿及抗癌药物:弥漫性脱发 脂溢性皮炎:头顶部局限性脱发 神经营养障碍:斑秃
诊断学(第9版)
一、头 颅 视 诊
(四)头颅大小异常或畸形
1.小颅 小儿囱门一般在12~18个月内闭合,如过早闭合可形成小头畸形,同时伴智力障碍。 2.方颅 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方颅 视 诊
(四)头颅大小异常或畸形
3.巨颅 落日现象 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见于脑积水。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调节与辐辏反射
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迅速移近眼球距眼球约为20cm处。正 常人此时瞳孔逐渐缩小,称为调节反射。如同时双侧眼球向内聚合,称为辐辏反射。 动眼神经功能损害时,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均消失 。
诊断学(第9版)
二、耳
(一)外尔 (二)中耳 (三)乳突 (四)听力
第三章
头部检查
第一节 头发和头皮 第二节 头颅 第三节 颜面及其器官
重点难点
掌握
头部检查的内容;颜面部器官(眼、耳、鼻、口)的检查内容和方 法;能够独立、规范地进行头部的检查。
熟悉
头部重要体征的鉴别及其临床意义;颜面部器官的特殊检查,包括 远近视力检查、视野检查、检眼镜检查、口咽部检查等。
了解
鼻镜、耳镜的检查法。
第三节
颜面及其器官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一)眼眉
眼眉稀疏或脱落应考虑麻风病、黏液性水肿、腺垂体功能减低症。
诊断学(第9版)
一、眼
(二)眼睑
1.睑内翻 由于癜痕形成使眼睑缘向内翻转,见于沙眼。 2.眼睑下垂 双侧: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 单侧: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及外伤等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诊断学(第9版)
头皮检查
二、头 皮
观察:头皮颜色、头皮屑,有无头癣、疖痈、外伤、血肿、瘢痕等。
第二节
头颅
诊断学(第9版)
一、头 颅 视 诊
(一)视诊内容
大小、外形和有无异常活动和小儿前囟的情况。
(二)头围测量方法
以软尺自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粗隆。
(三)头围的正常变化
新生儿约34cm,出生后前半年增加8cm,后半年增加3cm,到18岁可以达53cm或以 上,以后几乎不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