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2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2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桃村中学肖芳
一,科学的引导方法
1、教学组织中的引导。

采取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①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

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习伙伴之间不可避免会存有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执不休,从而造成了学习的偏向。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

④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2、学习程序上的引导。

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或自我发现问题后,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先尝试自我解决,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或者是新的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3、学习方法上的引导。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善用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①合作学习前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像,或者使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A:启动式的点拨。

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认为已经达成了目标,从而造成了学习过程的终止。

此时,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之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起动学生的下一步学习。

B:提示式的点拨。

当学生对完成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

C:点睛式的点拨。

在学生合作学习到了关键时刻,教师往往可以“突破”式的点拨,使得学习目标一步达成。

二,采用多元化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

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
培养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发挥小组的群体作用,小组评价采取加分制,即同样的问题,A、B、C、D不同学层的学生正确解决分别给予5、10、15、20的分数不等;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真正做到小组内帮优扶差,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合理分工,科学指导,并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把握住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获得锻炼与发展,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01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