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税收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整理

国际税收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整理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导⾔言简答题1.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性质是什么?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

(葛惟熹)国际税收的本质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

(葛惟熹)2.简述⼴广义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对象。

既包括所得课税、财产课税所产⽣生的国际税收问题及其协调,也包括商品课税即国内商品课税和关税所产⽣生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协调。

(流转税,所得税,⼀一般财产税){研究对象:课税权主体、课税主体和课税客体等税收法律要素;课税客体中对⼈人税和对物税所形成的国际重复征税机理及其约束和免除规范;国际避税、逃税、节税和税收筹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其反制措施;不同涉外税收负担原则的选择与实现;国际税收协定的内容、签订和不同范本⽐比较;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和欧盟等⼀一些重要的全球和区域贸易的税务协调措施等。

}3.简述国际税收与涉外税收的关系。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涉外税收,是指世界各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与本国相关或者专门制定的税收法令、政策规定和制度,以及分配关系问题。

涉外税收是⼀一国税收制度中涉及外国纳税⼈人的部分。

⼀一国的涉外税收⽴立⾜足于国内,⽽而国际税收⽴立⾜足于国际间。

4.简述⼴广义国际税收学的研究范围。

(⼀一)税收管辖权的协调 (⼆二)跨国纳税⼈人和跨国征税对象的管理与调整分配(三)对⼈人税和对物税的税收职能异化所形成的对国际税收分配和国际税务协调有关规范的冲撞 (四)国际税收协定中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动态条款论述题1.试述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际税收的影响。

p23(1)电⼦子商务交易中客户所在国(所得来源国)是否应对国外销售商的经营所得征税。

(2)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交易所得的性质和类别有时会难以确定,从⽽而给在相关国家之间区分征税权带来⼀一定困难。

(3)电⼦子商务条件下纳税⼈人的国际偷税和避税活动会更加隐蔽,从⽽而要求国际社会尽快研究制⽌止纳税⼈人偷税和避税⾏行为的办法。

2.为什么说国际税收分配不能离开国家税收分配⽽而单独存在,⽽而两者又有着严格的区别?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各⾃自基于其课税主权,在对跨国纳税⼈人进⾏行分别课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它不能脱离国家税收⽽而单独存在,也不能离开跨国纳税⼈人这个关键因素。

联系:国际税收不能脱离国家税收⽽而独⽴立存在;国家税收受国际税收⽅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

区别:(1)国家税收是以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强制课征形式,⽽而国际税收是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产⽣生的种种税收问题和税收关系;(2)国家税收体现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3)国家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税种,⽽而国际税收没有⾃自⼰己单独的税种。

第⼆二章主体与客体简答题1.简述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p251)属地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事、物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管辖权。

2)属⼈人管辖权:是指国家有权对具有其本国国籍的⼈人或物均具有管辖的权利。

按照管辖对象不同,分为属⼈人管辖和属物管辖。

3)属⼈人原则:⼀一国政府依据⼈人员范围作为其⾏行使征税权⼒力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亦称居住国原则。

⼀一国政府在⾏行使其征税权⼒力时,只能对该国的公民或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取得的所得或财产⾏行使征税权⼒力。

(住所,居所,国籍)4)属地原则:⼀一国政府依据地域范围作为其⾏行使征税权⼒力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亦称来源国原则。

⼀一国政府在⾏行使其征税权⼒力时,只能对该国领⼟土疆界内发⽣生的所得或财产⾏行使其征税权⼒力。

(常设机构)5)所得税管辖权分为:1)地域管辖权:又称来源地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

2)居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

3)公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拥有本国国籍的公民所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

2. 简述原产国原则和⽬目的国原则。

商品流转国原则 1)原产国原则:产地原则,即⼀一国政府要对产⾃自于本国的所有商品课税,⽽而不论这些商品是在本国消费还是在国外消费2)⽬目的国原则:消费地原则,即⼀一国政府有权对于在本国消费的所有商品课税,⽽而不论这些商品产⾃自本国还是从国外进⼜⼝口第⼆二篇国际重复征税简答题1.简述所得税的⽴立法思想。

“所得源泉说”:应税收益或所得是循环出现的收益或所得。

“交易说”:所得是某⼀一时期⼀一切在交易基础上实现的收⼊入减去为取得这些收⼊入⽽而耗费的成本费⽤用再减去同期亏损的余额。

“净资产增加说”:应税收益或所得是资产的增量或负债的减量,⼀一定时期内财产的增加净值。

“净增值加消费说”:在⼀一定时期内纳税⼈人消费能⼒力净增加的货币价值,等于此期间财富净增加额加上实际消费额。

发达国家:净增值加消费说发展中国家:来源说交易说2.什么是国际重复征税?简述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它是如何扩⼤大的?1)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法律意义的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时期内课征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2)产⽣生的原因p56:由不同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同时叠加在同⼀一笔所得之上引起的。

分为两种情况:相同的税收管辖权相互重叠和不同的税收管辖权相互重叠。

主要有居民税收管辖权与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两个国家的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3)扩⼤大国际重复征税的外延扩⼤大1.有关国家都同时实⾏行两种管辖权引起的国际重复征税范围的扩⼤大2. 有关国家都同时实⾏行三种管辖权会引起的国际重复征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国际重复征税的内涵扩⼤大:1.属地管辖权内涵的扩⼤大引起的国际重复征税范围的扩⼤大。

2.居民管辖权内涵的扩⼤大引起的国际重复征税范围的扩⼤大3.公民管辖权内涵的扩⼤大引起的国际重复征税范围的扩⼤大3. 简述税收居民的判断标准。

p281)⾃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我国(和⼤大多数国家)同时采⽤用住所标准和停留时间标准。

1》住所标准:住所⼀一般是指⼀一个⼈人固定的或永久性的居住地。

当⼀一国采⽤用住所标准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时,凡是住所设在该国的纳税⼈人均为该国的税收居民。

⽬目前多数国家采⽤用客观标准,即要看当事⼈人在本国是否有定居或习惯性居住的事实,但有些国家如希腊采⽤用主管标准,如果当事⼈人在本国有定居的愿望或意向,就可以判定他在本国有住所。

2》居所标准:居所在实践中⼀一般是指⼀一个⼈人连续居住了较长时期但又不准备永久居住的居住3》停留时间标准:许多国家规定,⼀一个⼈人在本国尽管没有住所或居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本国实际停留的时间较长,超过了规定的天数,则也要被视为本国的纳税居民。

多数国家采⽤用半年期标准(183天),我国采⽤用⼀一年期(365天)(不能跨年度满365天)2)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1》注册地标准:又称法律标准,即凡是按照本国的法律在本国注册成⽴立的法⼈人都是本国的法⼈人居民,⽽而不论该法⼈人的管理机构所在地或业务活动地是否则本国境内。

“法律住所”(美,中,最常⽤用)2》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凡是⼀一个法⼈人的管理机构设在本国,那么⽆无论其在哪个国家注册成⽴立,都是本国的法⼈人居民。

“财政住所”3》总机构所在地标准:凡事总机构设在本国的法⼈人均为本国的法⼈人居民,这⾥里的总机构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所或主要办事机构。

4》选举权控制标准:法⼈人的选举权和控制权如果被某国居民股东所掌握,则这个法⼈人即为该国的法⼈人居民。

(澳⼤大利亚:注册地+管理机构+选举权控制)4.简述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一般国际规范。

p581)约束居民管辖权的国际规范 1》约束对⾃自然⼈人⾏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国际规范长期性住所>重要利益中⼼心>习惯性住所>国籍> 2》约束对法⼈人⾏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国际规范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注册地标准2)约束低于管辖权的国际规范 1》经营所得(营业利润)以常设机构为标准 2》个⼈人劳务所得居住国征税 3》投资所得所得⽀支付⼈人所在国与所得收益⼈人所在国共享征税权⽀支付⼈人按较低的税率对股息利息征税 4》财产所得不动产(不包括船舶飞机)的所在国对不动产所得和转让收益征税5.常设机构的定义。

有⼀一个从事营业活动的场所,诸如房屋、场地或机器设备等设施。

这个营业活动场所不是临时的⽽而是有相对的固定性或永久性,⾜足以表明它是常设的,⾮非居民法⼈人。

这个场所应该是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的场所。

6.什么是归属原则?什么是引⼒力原则?p401)实际所得原则又称归属原则:即⼀一国只对⾮非居民公司通过本国常设机构实际取得的经营所得征税,对其通过本国常设机构以外的途径或⽅方式取得的经营所得不征税。

2)引⼒力原则:即如果⼀一家⾮非居民公司在本国设有常设机构,这时即使它在本国从事的⼀一些经营活动没有通过这个常设机构,但只要这些经营活动与这个常设机构所从事的业务活动相同或类似,那么这些没有通过该常设机构取得的经营所得也要被归并到常设机构的总所得中,在当地⼀一并纳税。

7.简述抵免限额的合理性。

抵免限额(Limit of Tax Credit)是指税收抵免的最⾼高限额,即对跨国纳税⼈人在外国已纳税款进⾏行抵免的限度。

抵免限额的意义:兼顾了三⽅方的利益,居住国,⾮非居住国和纳瑞⼈人,是使居住国(国籍国)在给予本国居民(公民)抵免其国外已缴纳所得税额,以避免重复征税时,为了不损及本国权益⽽而设置的最⾼高界限。

这个界限就是不超过居住国(国籍国)对本国居民(公民)来⾃自国外的所得,按照本国税法规定的税率,⾏行使居民(公民)管辖权所征收得到的那部分所得税额,即yn*tr。

论述题1.如何理解税收饶让抵免。

税收饶让抵免,就是居住国(国籍国)政府对跨国纳税⼈人从⾮非居住国(⾮非国籍国)得到减免的那部分税收,视同已经缴纳,给予饶让抵免。

税收饶让抵免对⾮非居住国(⾮非国籍国)政府引进资本和技术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一种积极的配合,所以,⼀一般来说,对⾮非居住国(⾮非国籍国)⼀一⽅方是有利的。

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之间的关系来考虑,资本输⼊入国(发展中国家)让度⼀一部分税收利益给投资者来吸引投资,由于经济变化和竞争压⼒力,发达国家的态度变得慎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