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位庄学区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
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创新教研形式,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背后和根源性的东西,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全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课后反思,经验共享”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研究氛围,形成一种研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二、主要内容
1、关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注教学结构的优化组合,引领深入解读。
2、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法,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
3、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重点探究教学过程,引导重难点突破和问题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感
悟,展示思维,发展个性,提高素养。
4、注重教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
三.实施步骤
1、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按照“个人初定——集体研讨——自主编写教学计划”的程序进行。
集体备课活动安排在每学期开学前进行。
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大纲(课程计划)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全册教材简析,教材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进度安排,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学期教学计划要记录在教师备课本的开始部分。
各年级学科教研组要做好集体备课研讨的记录。
2、单元教学计划的拟定。
拟定单元教学计划要提前两周进行。
各年级学科教研组要在学期初做好单元集体备课的计划安排,做到五定:定主讲人、定时间、定参加活动人、定内容、定形式。
严格按照“个人初备——集中辅导——集体讨论——修改完善——个人备课”的单元集体备课步骤进行。
单元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单元教材简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单元测试后补充补教补学措施。
单元集体备课的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存档备查,各任课教师参照执行。
教师个人的集体备课要写在每单元的前面。
3、课时教案的编写。
(1)、编写课时教案要采用共案与个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课时备课的主要形式是“个体——集体——个体”,即组织同教材的教师就每单元中的不同内容分工备课。
先由组长制定备课计划,分解备课任务;由承担备课的教师充当中心发言人,就其备课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提前准备,写好预案),同组教师共同讨论研究,提出各自的建议和意见;中心发言人结合研讨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备课预案,形成集体备课方案(共案),人手一份;在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