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首件分析

涵洞首件分析

福寿高速公路(闽浙界)合同段涵洞工程施工首件分析总结涵洞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相似,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且内在外在质量要求较高。

施工中必须做到“内实外光、线条顺直、棱角分明”,树立创精品、优质工程的意识,为确保其内在质量满足设计及高指要求,特进行对涵洞工程施工的首件质量剖析:一、工程概况1、福建省福安至寿宁(闽浙界)高速公路A5合同段内共有涵洞13道,其中RC盖板涵507.81米/9道、 RC盖板拖拉机道涵43.23米/1道、RC圆管涵84.5米/3道。

2、本合同段内首先开始施做的涵洞是K37+832RC盖板涵,其中K37+832涵洞第八节段首先完成(包括涵洞基础、涵台身、台帽及盖板)。

K37+832涵洞是1-3.5m×4.0m×46.3m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与路线夹角为70°,涵底坡度为2.0%,涵洞共设8道沉降缝,盖板涵进口型式为八字墙,出口为八字墙,主要功能为人行兼排水;K37+832盖板涵中心填土高度为6.77m,主要工程数量有:现浇C30混凝土盖板89.6m3; C25混凝土378m3;C20片石混凝土291.2m3; HPB300钢筋5358㎏;HRB335钢筋25144㎏。

二、施工准备1、所需的材料已进场并检验合格,涵洞工程施工砼配合比已完成。

2、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已得到批复,施工进度计划及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得到批准。

3、所需的机械设备、人员已进场到位,施工现场的设备、劳动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三、施工过程控制(一)、测量、放样1、根据设计图纸和盖板涵的中心及纵、横轴线,用全站仪、钢尺进行基坑放样。

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供施工中随时校核放样用。

2、基础完成后,要求对基础的轴线偏位、几何尺寸、标高等进行复核,确保通道轴线、平面尺寸标高的准确性。

3、涵台身部位、模板安装结束后,对其结构尺寸、流水面标高、顶面高程、净空高度进行检查。

(二)、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两边坡根据地质情况放坡,基础开挖底宽为涵洞混凝土基础宽度两边各加1m的施工作业空间(包括排水沟宽度),既底宽为8.2m。

上口开挖线宽可根据现场地形进行计算。

基础开挖到离基底约有20㎝时,则采用人工修整。

确保不扰动基底地质层。

人工修整完后,对基底轴线、高程、平面尺寸进行自检,然后报驻地办验收,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

(三)、基础施工1、测量:基底验槽合格后,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盖板涵中心轴线、边线,并安装基础模板。

2、立模:模板采用1.5m*1.2m的平面钢模板拼装。

模板进场验收合格后,在施工现场进行模板的试拼,检校模板接缝处是否错台,整体模板平整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在模板拼装合格后,对模板进行精细打磨,去除凸点,铁锈等杂物。

模板的接缝处采用挤压双面胶的方式处理,在立模完成后砼施工前,对模板进行清洗和涂刷脱模剂。

3、沉降缝:涵洞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做到两端竖直、平整,上下贯通,沉降缝的填塞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混凝土浇筑:基础C25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混凝土由砼拌和站集中拌合,用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砼浇筑。

当混凝土到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振捣应充分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准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现象为止。

当混凝土基础表面硬化以后,要对墙身部分进行预埋石笋,以便基础与墙身更好的相结合。

当混凝土达到2.5MPa时,则进行盖板涵基础模板的拆除与墙身模板的安装。

(四)、墙身施工涵台C20片石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准确计算混凝土、片石的具体数量。

本盖板涵墙身采用分段一次浇灌成形的施工方法。

盖板涵墙身模板安装时,墙身模板沉降缝按设计位置设置。

做到两端竖直、平整,上下贯通,沉降缝的填塞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墙体片石混凝土时,模板安装要严格按照模板控制线进行。

在立模的过程中,要及时对模板的竖直度及平整度进行调整。

涵身正面模板之间的钢管支架要密实顶撑在模板的横肋上;正、背面模板使用的拉杆加固位置及数量要进行模板受力分析后进行确定,对穿拉杆螺栓要拧紧,模板的拉杆眼用双面胶填塞紧密,防止漏浆。

涵身模板底部压双面胶并将双面胶多出模板的部分切除,涵身四周进行砂浆抹带,防止墙身底部漏浆、烂根。

涵身模板的拼缝要整齐,均匀。

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浇筑。

本盖板涵墙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片石采用厚度不小于15㎝的石块,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石块,片石混凝土施工时,用装载机运到混凝土浇筑地点,或直接用车辆运送到浇筑地点,然后人工搬运至混凝土当中。

严禁装载机直接倾倒片石以防止片石砸坏模板。

在施工墙身混凝土时,按工程施工进度要求,配备相应的人力下到墙身内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和栽种片石。

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不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并且不能形成明显的施工冷缝。

浇灌片石混凝土时,先在基础顶面浇筑30㎝的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密实后按梅花状形式栽种片石,石块净距4-6㎝。

栽种片石时,片石大面朝下,小面朝上(即: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式栽种。

石块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分布均匀,距模板内面的净距不小于15㎝。

片石栽种完成后,进行第二层砼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好后,进行第二层片石的栽种,以此类推。

但在混凝土浇筑到盖板底部往下50㎝处,禁止再往墙体内投放片石,该部分墙体为C25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到该部分时,进行涵台台帽钢筋安装。

(五)、盖板施工1、钢筋: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钢筋品质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钢筋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批存放,钢筋存放时须设标识牌,标识材料来源、是否自检(包括见证)、自检时间、申报情况、拟使用部位以及材料规格、数量等。

钢筋进场时本部试验人员和现场监理共同对钢筋按规范要求和频率抽取钢筋样品进行力学试验,并同时进行见证试验。

钢筋试样的力学性能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否则应清除出厂不得使用。

钢筋加工在平台上进行,加工成型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要求摆放、保护。

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表面洁净,使用前已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已调直。

3、采用次序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钢筋绑扎时,现场需有控制设备,保证钢筋绑扎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2、钢筋制作安装工艺:1)钢筋进入场地加工场后先进行除锈、调直,然后按设计下料长度切断加工成型。

2)加工成型的钢筋分类堆放整齐,搬运时轻拿轻放,避免扭曲变形。

3)钢筋绑扎完成后,经质检员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模板制作安装工艺:1)盖板模板采用≥1.2㎝厚度竹胶板,模板采用加条木骨肋。

肋木采用10×10㎝方木做横向肋骨,横向肋骨间距为50㎝,纵向设置三层肋骨,以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外面支撑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支撑。

2)模板接缝采用泡沫条塞填密实,并用腻子刮平,在模板安装前已把模板表面附着物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3)调整好模板后,重新进行中线和尺寸复核。

自检和报验通过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浇筑工艺:1)混凝土施工前认真检查搅拌设备并将模板内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2)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振捣应充分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现象为止;3)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抹子将顶面抹平拍平压光,防止顶面松散;4)砼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并将其洒水湿润,保持养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六)、施工中应注意事项1、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尺寸,不要超挖或欠挖;2、一定要保证涵台所用片石要清洁,且坚决不能使用风化石;3、施工中亦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保证美观,且应美观的地方一定要下功夫施工;4、要保证砼施工中振捣密实及养生到位。

四、首件成品检查情况按照首件产品认证制度要求,现在我合同段已完成K37+832涵洞第八节基础、涵台身、台帽及盖板施工,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该涵洞节段整体浇筑质量控制较好,拆模至今未发现麻面、蜂窝、漏振等不良现象。

五、质量通病及处理预防混凝土盖板涵施工的质量通病有蜂窝、麻面、气泡和水析现象,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好工序和工艺质量,预防混凝土质量通病,是施工过程控制的主要课题。

1、麻面现象:混凝土表面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

预防措施:模板表面粗糙,粘有水泥砂浆等杂物,先进行清理,保证模板表面光洁平整,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脱模剂均匀涂刷,混凝土振捣密实,控制好拆模时间。

2、蜂窝现象:混凝土表面只有石子,而水泥砂浆很少,形成蜜蜂窝一样的窟窿。

预防措施:控制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配料,计量准确,防止石子过多。

保证搅拌时间,搅拌均匀,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好,采用合适的下料数量、下料高度和方法,以防止混凝土离散。

控制分层、分段的浇筑时间,及时振捣,协调下料,防止漏振和过捣。

模板孔隙堵严,支模牢固,防止跑模和严重漏浆或烂根,形成蜂窝。

3、气泡:现象:混凝土表面不均匀分布气泡。

预防措施:混凝土使用级配连续、颗粒合理的骨料,拌料及下料均匀。

振捣时防止漏振并均匀振捣密实,通过充分、均匀振捣,振捣棒快插慢拔,将混凝土中气泡排出,防止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为防止模板处出现气泡,采用二次振捣赶泡,但必须控制在混凝土初凝以前的时间内,一般情况下20分钟。

控制分层浇筑厚度和混凝土的坍落度也是减少气泡的有效办法。

4、水析现象:混凝土表面有砂流、流浆。

预防措施:防止过振出现水析,配合比确定含砂率准确合理,模板接缝加设密封条,防止漏浆,出现砂流。

防止混凝土在入模前离析。

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符合配比要求,骨料级配连续,混凝土搅拌均匀,下料均匀,与振捣协调一致。

六、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钢筋砼盖板涵施工工艺框图七、施工总结根据第一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K37+832涵洞第八节整体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以涵洞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控制:1、严格控制配合比。

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2、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模板制作质量要符合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对于支架支撑浇注混凝土期间,设专人全程跟踪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及浇注速度,避免过振和漏振;混凝土保湿养生要加强,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尤其要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垫块的材料和形状应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并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砼浇注、振捣过程中不发生较大变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