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德】(1912.7—2005.5),男,归侨,当代著名教育家,西北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西北师院院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1928年入河南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本科,主学英文,辅学教育。
次年改主修为教育。
1934年大学毕业后受聘河南开封教育实验区,从事“廉方教学法”实验。
1936年入燕京大学,攻读乡村教育研究生。
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中断学业。
曾担任湖北教育厅督学,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河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等。
1947年赴瑞士、法国留学,曾在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师从皮亚杰。
1949年回国。
1950年响应党的号召,到西北师范大学任教。
李秉德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教育学科(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秉德教授在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中,矢志不渝,倾心教育,完成了大量著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著作:《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论》、《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与钱伟长、费孝通、季羡林等合著,)、《李秉德教育文选》等。
其中《教学论》一书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策三】1928年10月15日,生安徽省潜山县人,汉族。
少年时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农村和城镇的私塾、小学、中学读书。
1946年秋,考入当时设在安庆的安徽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读完二年级,转入哲学教育系。
1949年新中国建立,新的安徽大学在芜湖复校,原哲学教育系改为教育系。
1950年春,由安庆转赴芜湖继续学习,1951年7月毕业。
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学习。
1952年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1953年7月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助教,1956年任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99年4月退休。
王策三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经历新中国建国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
前期主要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思想理论;后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学。
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论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等工作。
主要论著:《教学论稿》(专著)、《教育论集》(专著)、《教学认识论》(主编)、《教学实验论》(主编)、《现代教育论》。
【钟启泉】男,1939年8月生。
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成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组专家,日本国京都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客座教授。
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和日本课程学会会员。
专攻比较教学论、课程论、国际教育学。
1979年以来在海内外发表论文190多篇,著作(著、译、编)23部。
其代表作《现代课程论》出版以来多次获奖,编著《差生心理与教育》、《班级经营》,译著《现代教育学基础》、《教学论原理》、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等也被广泛采用。
主编的“求索”丛书(10卷本,以课程与教学研究为中心内容,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版)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1995年)和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1995年)。
主编“当代中小学课程研究丛书”(4卷本)己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
目前主持“九五”国家重点课题《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课题比较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国外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教育部委托课题研究《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著作:1979年以来,在海内外发表论文200多篇.著作(著,译,编)数十部.代表性著译:《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一一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编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繁体字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差生心理与教育》(钟启泉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现代教育学基础》(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中文修订版)《班级经营》(钟启泉编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教学原理》(钟启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现代教学论发展》(钟启泉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1992年再版)《解读中国教育》(钟启泉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钟启泉,张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海峡两岸课程与教学论丛书》(钟启泉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学科教学论丛书》(钟启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研究性学习教师读本》(钟启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裴娣娜】女,1942年2月生,汉族,重庆人,1959年9月—1964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64年6月加入共产党,现为北京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兼)。
主要著作:1.《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
2.《教学认识论》(合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
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4.《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5.《中小学教师保健手册》(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年。
6.《现代教育论》(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7.《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
8.《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9.《教育实验评价的研究》(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10.《发展性教学论》(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12.《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及法规文件要览》(撰写其中第五章: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13.《教学认识论》(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14.《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丛书(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
(已出版--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任长松:《探究式学习》;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15.《现代教学论》(一、二、三卷,共136万字),(主编,本人撰写总序、后记及全书中的4章,共17余万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9、10月出版。
【施良方】施良方1951年12月21日出生于上海,1968年参军,1970年入党,197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并留校任教,1983年赴加拿大学习,获硕士学位,回国后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历任教育系主任,师范教育研究所所长,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
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我国著名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专家。
1997年11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举行的会议上作报告时,因脑血管破裂,不幸殉职,年仅45岁。
施良方教授参加了国家“七五”重点课题《教育学文集》的编辑工作,文集共30卷,耗时5年。
他还主持过1项国家“八五”重点课题,2项国家“九五”课题和1项上海市教委“九五”课题,硕果累累。
施良方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教材1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和译文100多篇,是一位在中国教育理论界造诣很深,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专家。
典著作之一《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典著作之二《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典著作之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丛立新】女,汉族,1954年7月出生。
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
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
学历情况: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5年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86年6-7月在香港大学进修1988年1月-1989年1月在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大学进修出版书籍《中小学学制、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实验与研究》国家教委“六五”、“七五”科研课题(主要成员)《教学认识论》北京市“六五”科研课题(主要成员)《职业教育专业课师资问题研究》IDRC资助项目(主要成员)《五、四学制成套系列教材建设与实验》国家教委“七五”研究课题(一般成员)《青春期教育和‘现代少年’课程实验研究》国家教委“八五”、“九五”科研课题(主持人:八、五成果获国家教委师范院校基础教育科研项目二等奖)《综合活动课程实验研究》(北京十一学校主持人之一)《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的实验研究》国家教委"八五"科研课题(主要参加者)《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实验研究》北京市教委“九五”科研课题(主持人)专著与教材:《教学认识论》《美国中学生》《师范教育学》《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现代少年》【马云鹏】出生年月:1954年5月,教育学部教授。
1978年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198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哲学博士(教育)学位。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马云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
史宁中、马云鹏主编.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设计、实施与展望[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12。
马云鹏、孔凡哲、张春莉主编.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马云鹏孔凡哲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马云鹏等编著:优质学校的理解与建设,北京:高等出版社,2006年5月。
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附光盘),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马云鹏张春莉编著,《数学教育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马云鹏著,《课程实施探索--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