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小学班级日常管理1
2、品德指导的任务: (1)巩固和加强小学生在品德课上获得的认识。
“思想一致性原则” • 提升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做到三点: • 第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言论,要能够支
理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都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独立性和 自我教育的能力都有所欠缺。而他们又富有模仿性,爱效 仿父母、师长、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伟人、英雄、 学者。在良好环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学生往 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给学生以正确方向和巨大力量, 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
3、行为强化法
• 他们认为一个好学生就会自然地服从规 范行为,而坏学生则只是逼迫他们改变 不良行为。
• 这种观点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无论是 规范的行为还是违反的行为都是习得的。
• 从行为科学观点出发,良好的行为是习 得的,不良的行为也是习得的。行为习 得是一个过程,要从把握行为学习过程 出发进行行为管理。
• (三)小学班级行为管理可选用的方法
• 行为主义认为“强化”是行为习得的重 要条件。一种行为是对一种特定刺激作 出的他特定反应。
• “强化”是指对随着刺激出现的行为起 到维持或者增加该种行为做人的任何刺 激。
• “代币强化”的特点在于学生由于规范 性行为积累起来的代币最终可以换得他 们所期待的强化物。
4、纪律约束
• 采取纪律约束管理班级组织行为必须措
• 10、劳动
主要内容:(1)态度;(2)方式。
• 11、放学
主要内容:(1)排队;(2)安全。
• 12、家庭作业
主要内容:(1)时间;(2)数量、质量等。
(三)制定和执行班级一日规 范应注意的问题
• 规范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 制定和执行班级一日规范应处理好规范
和发展的关系。
三、行为管理的方法
(二)班级一日规范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一日活动情况和我国小学教育 活动的实际,可以列出小学班级一日规范主题: • 1、上学前
主要内容:(1)起床时间;(2)洗漱;(3)着 装;(4)学习用品准备。
• 2、上学
主要内容:(1)到校时间;(2)礼仪;(3)进 班要求。
• 3、升旗、早操
主要内容:(1)升旗礼仪;(2)早操排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等。
二、班级日常行为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制度规范的 关系
• 班级组织的日常规范,从其社会功能来说, 应当遵循《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 行为规范》;从班级组织是学校的基层组织 来说,则应当按照学校制定的规定来要求。
• 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要反映《中小学生守 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精神,要 体现和遵循学校制定的小学生行为规范,同 时要反映本班的特殊要求,包括年级特定要 求和本班特点要求。
第五章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
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在日常管理中实
现
• 一、班级管理与日常管理 班级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进行组织建设,
但是班级组织建设都是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实 现的。
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日常管理的依据, 班级日常管理是班级组织建设的具体化。
概括来说,班级组织建设主要是建立组 织框架,班级日常管理是对组织框架的充实 和丰富。
一、行为管理是科学研究的领域
• 行为科学有三个基础学科:心理学、社 会学、人类学。行为科学的这些研究为 组织活动中人的行为管理提供了有用的 知识,也提供了具有科学依据的管理方 法。
• 班级管理不能忽视行为管理,也决不能 以经验的方法进行行为管理。
(二)走出班级行为管理的误区
• 对行为管理的一个误解:“改变一个人 的行为是强制的”。
• 二、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 1、班级日常行为管理
小学生在班级中的发展,不仅仅是知 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行为的学习。 2、 环境管理 3、 学生发展指导 4、个别教育 5、 学生评价
第二节、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 理
一、班级日常行为管理的概念 班级日常行为管理是指班级管理者向
班级成员传授小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的规 范行为,帮助小学生掌握规范行为,同 时也纠正小学生违反组织规范的行为。
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
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 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 “……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 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
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
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
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
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
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 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 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
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
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 你有丝毫的懈怠。 此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三节 小学班级教育性管理
• 一、集体指导 包括思想品德指导、学习指导、安全与法
规指导和卫生与健康指导。
(一)品德指导
1、班主任的品德指导是学校德育的要求 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他通过
学校教育的多种途径进行。这些途径包括: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各科教学和班队工 作。
• 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 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
• 4、晨会
主要内容:(1)态度;(2)礼仪。
• 5、上课
主要内容:(1)课前准备;(2)听课;(3)课堂作业; (4)下课。
• 6、课间
主要内容:(1)时间;(2)活动方式。
• 7、眼保健操
主要内容:(1)姿势;(2)动作。
• 8、午间用餐
主要内容:(1)时间;(2)吃饭要求。
• 9、午睡
主要内容:(1)时间;(2)安静。
1、行为观察法
要让学生习得班级规范行为,可以提供班级规范行为的
样本(视频或者是班主任自己的示范),以供学生观察学 习。
2、榜样示范法
•
榜样是以他人的崇高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
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它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
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
力。
•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 有强烈的示范性。而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智力,还是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