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指导(共70张PPT)

高三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指导(共70张PPT)


地理景观专题
景观教学的作用
1.真实再现地理景观 2.提取景观信息能力 3.审视地理基础知识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 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 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 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991~2000 -3
图3
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日本C.俄罗斯
D.德国
图4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4回 答11——12题。
11.30年间该地区( )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 约1 300万。据此完成7~8题。
4
4
总人口增长
3
3
人口2自然增长 国际净迁移 年变 化率1 /%
0 国内净迁移
-1
-2
自然增长 国际净总迁人移口增长2 1
0
-1 国内净迁移
-2
-3
1981~1990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 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1)遭受干扰的坡 向和部位:阳坡,苔 原带的下部(中下部, 2000—2300米左右)。 干扰强度分布特征: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越低,干扰越 强烈)。
对干扰的理解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 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 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沙尘暴会扰乱陆地上的人类活动,但它们给加利福尼亚 湾和太平洋的水域带去了营养物质,可以促进浮游植物 的大量繁殖。在冬季,下加利福尼亚州周围的水域往往 聚集了大量鲸鱼,它们经常掠食海中的浮游生物。
(五)注重考查学科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学科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考 查,都有赖于情境、问题与答案的设置。
但加强基础考查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学生对 概念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思维方法的扎实掌握;加强基础 考查也不意味着简单化,而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 互相联系和结构关系的掌握情况,呈现综合性特点;加强 基础考查更不意味着模式化,而是注重设计新颖情境,加 强题目创新,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
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 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 此完成1~3题。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
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地理图形思维
(二)提供多元供给,设置开放题
每个人的思维和表达形式不同,没有必要划 定统一的思维路径和解答方式。所以,在试卷 中,有必要命制一定比例的开放性试题。开放 性试题包括过程开放、结果开放、条件开放等, 特点是答案不唯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 仅仅看结果,更看过程,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路 径和方法,希望学生能够寻求解决问题的多元 途径。
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7~8题。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 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 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 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 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在情境设置方面,一方面需要新颖的、 学生没有练习过的情境,以规避应试训练 效应;另一方面又要与学生曾经经历过的 情境有足够的相似之处,使学生能够合理 地或者创新性地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常见地理思维方法与策略
地理过渡思维 关注尺度思想 地理比较策略
地理特殊问题 地理反证方法 地理迁移策略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 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 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 见图4)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 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 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

右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4.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3.图3 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 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 能是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图3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推断一般情况下珠穆朗玛峰上方的风向
奇怪的新疆伊犁地区乌孙山区公路旁标识
图中有哪些隐性信息?
不仅有判断而且有描述
判断沙尘暴发生的季节,分析沙尘暴对加利 福尼亚湾和太平洋的水域海洋生物的影响。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 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地理景观认定
图1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1题。
1.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读图3,回答第3 题
简化图形,理顺思路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 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 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 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 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 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 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 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 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 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 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5)。
通过这样的考查,不仅可以加深考生对知识的理 解,而且能够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活学活用, 拓宽观察视野,整合课内和课外知识,融通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思考社会现实,更将解题转变 为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到形成做人、做事的科学态度 与社会责任。
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
一般情况下,雪线的海拔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近代 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德国科学家洪堡(1799-1804) 年间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考察时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 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 右。例如:贡嘎山西坡雪线高5100米左右,而靠近赤道 的厄瓜多尔基多附近的高山雪线仅约4800米多一些。
(三)命题坚持“文化立意”和“价值观立意”
“文化立意”是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试卷内在 主线,通过素材选择、情境设置、设问导向、答案拟定 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能力 考查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试卷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展现出中国人刚健自强、和而不同的品德修养和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 地理概念的理解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策略指 导
高考试题要考什么? 把准方向 务实创新 一、整体把握高考方向
(一)试题风格
试题素材选择应甄选名家名作和科技前沿 的内容,贴合时代主旋律;试题要考查主干知 识、核心能力,考查教学和复习中具有普遍性 的内容,不回避社会热点和教学重点问题,但 要引导学生理解普遍性背后的深厚内涵。题目 的内容要让学生似曾相识,不感到束手无策, 甚至感觉似乎不难,但仔细琢磨,又比较有味 道,得到高分也不容易。
卫生所等。 不及时加工会出现什么情况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 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 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 质量。
(五)注重考查学科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在问题设置方面,要求问题是基于真实情境 的或者是结构化、系统化知识中的关键一环,要 与学生的思维习惯有足够的联系,足以引起有效 的反应;为考查创新能力还可以设计更多的开放 性试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