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对外贸易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数据整理 转引自《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载《国际贸易》,2009年8月。
理论分析
• 在这里我们可以应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 我国具有丰富的 劳动力资源,所以我们可以优先 开发我们在劳动力低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在我 国主要生产的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们充分利用 自己的优势,使我们的加工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 上拥有充分的竞争力。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使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今后的 发展当中,我们可以渐渐的向第三产业转移。可 喜的是,我们的服务贸易也正在稳定增长。
3、与贸易伙伴服务贸易稳定增长,进出 口位列世界第五
• 服务贸易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内容。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与贸易伙伴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较快的 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 放的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也随之表现出蓬勃的发展态 势。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4.0亿美元,其 中,出口额25.0亿美元,进口额19.0亿美元;2008年, 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经达到3060.3亿美元,其中, 3060.3 出口1471.1亿美元,进口1589.2亿美元,分别增长了 66.0、57.8及82.6倍。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 的排位也不断提高。1982年,我国服务出口及进口在世 界中的排位分别为28位及40位,2000年分别上升到第12 位及第9位,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及进口在世界 的排名已升至第五位。
表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比重 单位:%
进出口总额 美国 日本 欧盟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韩国 东盟 合计 16.10 11.72 14.05 14.05 7.69 8.66 8.72 81.0 出口 22.20 9.23 18.71 21.01 1.88 4.75 6.46 84.24 进口 5.21 16.18 5.73 1.62 18.08 10.40 12.75 69.98
•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同时,国家政府应该积极鼓 励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加服务出口,积极推进产 业转移。 • 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将使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更趋优 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和知识经济蓬勃兴起,有力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 进程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引发了新一轮 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十二五”期间,发达国 家的产业转移趋势将更为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和 重化工产业将成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 重要领域,我国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多项优 势,“十二五”期间,我国必将成为发达国家产 业转移的首选地。这将为我国贸易结构升级, 这将为我国贸易结构升级, 这将为我国贸易结构升级
深刻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确立世界 贸易大国地位
• 三大焦点
一
•第一大出口国 •加工贸易 •服务贸易
二
三
1、与贸易伙伴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 大,已成为第一大出口国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贸易规 模持续扩大。1978年至2009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由 206.4亿美元扩大至22072.7亿美元,共计增长了105.9倍,其中, 进口由108.9亿美元增至7916.1亿美元;出口由97.5亿美元增至 9690.7亿美元,分别增长了71.69及98.4倍。2009年我国占世界 贸易比重达到9%,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其中,出口超过德 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进口则仅次于美国、德国,为世 界第三大进口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全球的贸易地位更 是迅速上升,1999年,世界前五大出口国分别为美国、德国、 日本、法国和英国。五国共占全球前40大国家出口值的43%, 中国排名第九,2009年,中国已越居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年 均增长率为20%,比美国4%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6个百分点。国 际货币仅仅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 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资料来源:根据WTO统计数据
2、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成为全球分工体系重要一环
• 加工贸易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贸易方式。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大 力发展加工贸易。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已经由 1981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0535.8亿美元及9093.2亿美 元,分别增长了420倍及363倍,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由5%提 升至42%。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深刻地融入了全球分 工体系,实现了与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往来中的互利共赢。我 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日本、欧盟、中 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东盟,与上述地区的加工贸易进出 口占我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0%左右。加工贸易使我国成为世界 工厂,发达国家的产业承接地,东南亚的区域生产网络中心, 成为全球分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加工贸易还强化了内地与港 澳台的经贸关系,2008年,我国与港澳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 约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22%,加工贸易约占大陆与港澳贸 易总额的69%。
表 1982-2008年中国服务出口及进口额在世界的比重和位次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82年 1985 1990 1996 1997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金额 24.76 29.25 57.48 205.7 245.0 301.5 393.8 463.8 620.6 739.1 914.2 1266.9 1464.0 出口 比重% 0.68 0.77 0.74 1.62 1.86 2.02 2.46 2.54 2.84 3.06 3.32 3.89 3.9 位次 28 25 26 15 14 12 10 10 9 9 7 7 5 金额 18.65 22.6 41.1 223.7 277.2 358.6 460.8 548.5 716.0 831.7 1003.3 1289.1 1580.0 进口 比重% 0.46 0.56 0.50 1.77 2.13 2.43 2.92 3.05 3.36 3.54 3.79 4.21 4.60 位次 40 34 32 12 11 9 8 8 7 7 6 5 5
• 除煤炭、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 济发展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矿物资源都无法满足 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劳动力成本看,我国已经进入 人口总量的低增长时期,劳动力供给面逐步趋窄,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 报酬呈稳步上升态势,虽然我国制造业薪金与相关 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处于低位,但比例较上世纪末 提高了6~1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维持了多年的劳动 力低成本优势正在发生改变,目前,珠三角和长三 角的“民工荒”正是这一问题的充分显示。可见, 我国长期以来的成本优势正逐渐减弱,参与国际分 工的优势也将有所改变,需及早谋划在国际分工中 的新定位与新角色。 • 我国经过这些鸟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已具有发展第三产业的实力。在这里我们可以应用
中国当前对外贸易格局 中国当前对外贸易格局
\
0911182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林家校
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具体体现, 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具体体现, 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 谊和合作,是我国的一贯方针。 谊和合作,是我国的一贯方针。改革开放 以来, 以来,我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稳定 发展,对外贸易不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 发展,对外贸易不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成为我国与各个 国家和地区保持良好经贸关系的重要标志。 国家和地区保持良好经贸关系的重要标志。
资料来源:根据WTO统计数据计算
主要服务贸易领域前两大进出口市场
服务贸易领域 第一 运输 旅游 建筑 计算机信息 咨询 香港 香港 香港 美国 香港
出口 第二 美国 台湾 欧盟 东盟 欧盟 第一 美国 香港 东盟 欧盟 欧盟
进口 第二 香港 台湾 香港 美国 香港
理论分析
• 成本上升使我国在加工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 • 成本上升主要表现为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资源短缺状 况突出及劳动力成本明显增加等。从环境看,由于承 担了“世界工厂”的角色,近年来,我国的温室气体 排放总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世界排放总量 中的比重已从1973年的5.7%上升到2009年的21.0%。目 前,我国确定了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因此,“十二 五”期间,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压力将明显加大; 从土地供给看,在国家推行严格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以及土地招、拍、挂等供应方 式的改革以来,土地交易价格逐步攀升,土地资源的 低成本供给情况正发生改变;从资源看,
表 1978-200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及出口额在世界的比重和位次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金额 1978 1981 1984 1989 1992 1996 1999 2002 2003 2004 2007 2008 2009 206.38 440.2 535.5 1116.8 1655.3 2898.8 3606.3 6207.7 8509.9 11545.6 21738.3 25616.3 22072.7 进出口 比重% 0.78 1.1 1.38 1.77 2.19 2.78 3.14 4.70 5.52 6.16 7.70 8.1 8.9 22 16 15 11 11 9 5 4 3 3 2 2 位次 金额 99.6 220.1 261.4 525.4 849.4 1510.5 1949.3 3255.9 4382.3 5933.3 12179.4 14285.5 12016.7 出口 比重% 0.76 1.09 1.34 1.70 2.26 2.80 3.4 5.0 5.8 6.4 8.76 8.90 9.7 位次 34 19 18 14 11 11 9 5 4 3 2 2 1
• 扩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供机遇。 同时,我国加工贸易有很大一部分是电子信息产 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也将使我国的加工贸易转 型升级提供机遇。此外,服务业转移也将是重要 内容,尤其是服务外包将成为国际服务业转移的 主流形式,目前,我国已有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 市,具有较好的承接服务外包的产业基础和产业 优势,服务外包可以成为我国提升服务业发展水 平的突破口,从而带动总体服务业出口的增加。 这些都将提升我国进出口产品的档次和水平,使 进出口产品结构更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