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动势的概念,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压和内电压之和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能力目标:
理解全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探索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物理思维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动势的概念;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理解
难点:电动势的概念
关键:做好演示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设疑EWB仿真实验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电路知识包括最基本的一个完整电路由几部分组成,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

掌握了电流产生的条件,电压、电势等概念.
能力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观察、归纳能力.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
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 1. 直接感受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
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将小灯泡接在充满电的电容器和电池
两端,分别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
象呢?(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接在电池两端
能持久亮着。


(学生分析、研究、讨论)
教师归纳:当电容器充完电后,其上下两极板分
别带上正负电荷,两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
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两极板连通后,电子就在电场
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线产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但这是一瞬间的电流.因为两极板上正负电荷逐渐中和而减少,电势差也逐渐减少为零,所以电流减小为零.而电池就不同了。

结论:为了形成持续的电压,必须不断补充两极板上减少的电荷.这才能使两极板保持恒定的电势差,从而在导线中维持恒定的电流,能够提供这种非静电力的装置叫电源.
2.全面感知层层深入
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设疑:不同电源提供持续电压的能力相同吗?
现象:同种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不同的.为了表示电源本身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电源电动势:符号: E 单位:伏特(V)
常用表示方法:电动势E。

容量:单位:mAh Ah
①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完全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如材料、工作方式等)决定
②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未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设疑:你能从这些电池上找出它们的电动势和容量么?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读出电动势和电池容量,强调容量大的提供的电能多,使用时间长。


仿真实验:观察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的变化
现象:开关闭合前,电压表示数是1.5V,开关闭
合后,电压表示数变为1.4V.
结论:电路中有了电流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减少了.
设疑:是什么原因?
电路的构成
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包括用电器、导
线等.
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
外电阻:外电路的总电阻.
内电阻:内电路的电阻,通常称为电源的内阻.
解疑:①在电路中,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
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用内阻很大的电压表连接在电源的正
负极(电源没有接入电路),电压表的读数等于电源的电
动势。

当开关闭合以后,电压表读数变小,因为电源内有
内阻。

所以为了更形象的表示出电源的内阻,我们在处理
电源接入了外电路时,往往将电源等效为一个恒定电源和
一个电阻。

②当开关闭合以后,电压表读数变小,因为电
源内有内阻。

所以为了更形象的表示出电源的内阻,我们
在处理电源接入了外电路时,往往将电源等效为一个恒定电源和一个电阻。

电源电动势与外电压、内电压关系
播放视频(师生共同观看,要求学生注意试验中得出的结论)
理论分析表明:在全电路中,电源内部电势升高的数值等于外电路中电势降落的数值,即电源的电动势E等于U内与U外之和.
E=U内+U外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设问:已知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外电阻R,电路电流强度I。

求:
①、内电压U’、外电压U
②、I与E、R、r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回查看、指导)
归纳整理:由欧姆定律得U内=Ir-----U外=IR
E=U内+U外→E=Ir+IR→I=E/R+r
结论:全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这个结论叫做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公式为:I=E/R+r
3、任务驱动讨论研究
例题1: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0.20Ω,外电路电阻R=2.8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例题2:如图所示,R1=8Ω,R2=5Ω。


开关于闭合电流I1=0.2A,开关与2闭合电流
I2=0.3A。

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例题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r,R1为定值电阻。

当Rp向上移动时,
R1、Rp中电流如何变化?
一、EWB仿真:
注意观察记下结果
二、分析与解答:
(1)S断开,外电路R总=∝,V=E
I总=0(断路)
(2)S闭合,Rp上移---阻值Rp↓---外
电路R
总↓---I

↑---U外↓---I1↓---I2↑
(3) Rp=0 R总=0 V=0 I=E/r (短路)
三)、学生分组实验验证以上的结论4、归纳总结领悟内化
电源
解决问题的方法
电动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的组成
端电压学会了基本计算方法
5、课后练习知识迁移
提问:1、晚上8、9点时灯比较暗,10点后灯会变亮?
2、汽车在启动瞬间,车灯为什么要变暗?
(待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出答案)
作业布置:(1)预习学生实验五
(2)书面完成练习p1074-4 1、 2
知识的延展:你能设计一个电路准确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吗?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猜想——实验——验证”严密的科学探究方法,
1 、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掌握物理思维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 、本课教学中用到较多的仿真实验,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实际操作中的用电安
全问题。

3 、本课教学能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4 、本课教学能构建有效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权。

通过人机交互,学生有选择的开展学习,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完成教学内设定的任务,。

学生还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层次将课堂内未完成的内容拓展到课外,做到课题学习和课外思考的互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