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国际市场营销的主体是(A)。
A.企业B.政府C.个人D.国家
2、认为消费者不够理性和成熟,企业卖什么,顾客就会买什么,因而应该通过扩大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
这是(B)。
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营销观念
D.产品观念
3、认为消费者喜欢买高质量、多功能和特色的产品,只要产品好就会有人要,所以企业的任务是制造优良的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
这是(D)。
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营销观念
D.产品观念
4、总成本领先战略的适用条件是(A)。
A.市场产品或服务标准化
B.顾客对产品容易辨别
C.竞争集中于产品特色
D.价格敏感性不强
5、大型超级市场向顾客提供广泛的冷冻食品和大量现场制作的食品,以抵抗快餐业的蚕食。
这是市场领导者的(B)战略。
A.阵地防御
B.侧翼防御
C.正面反击
D.围魏救赵
6.意大利、西班牙和东欧等国的零售业可称之为( C )
A.发达型零售
B.结构化零售
C.中间型零售
D.传统零售
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生效于(D )
A.2001年
B.1996年
C.1949年
D.1948
8.在国外市场进行促销的有效工具是(C)
A.国际广告
B.人员促销
C.国际营业推广
D.国际公共关系
9.企业派出外销人员与消费者或用户直接见面,介绍企业产品并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的一种促销活动,叫(C)
A.广告促销
B.销售促进
C.人员促销
D.公共关系
10.以“顾客导向、整合营销,从顾客需求的满足中获利”为基本特征的经营观念叫做(C)
A.生产观念
B.推销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
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二、简答题
1.什么叫产品差别化?
答:产品差别化也叫产品差异化,就是设计一套有意义的差别,以便把本企业的产品同竞争产品区别开来的行动。
2.国际营销调查对象和国际营销调查资料有哪些?
答:一、国际营销调查对象:1、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信息。
2、产品是国际市场销售的对象。
3、国际市场营销组合信息。
4、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的信息。
二、国际营销调查资料:1、第一手资料:通过自己直接观察、体验出来的。
来源主要有:直接参与国际举办的展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国外实地考察等。
2、第二手资料是别人调查、归纳总结出来的。
主要来源:本国政府主管机关公布和提供的数据。
国际组织提供的资料。
外国期刊。
查阅各国编辑的工商企业名录。
3.简述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的涵义。
4.简述制定国际市场促销策略的一般程序?
5.试说明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之间的异同。
6.什么叫产品定位?
三、案例分析题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BMW 公司是德国的一家汽车生产企业, 该公司的产品有大约一半内销, 另一半外销。
1973 年, BMW 公司打算重新制定其国内外营销策略, 因为公司感到它的多层次的分销导致了营销活动的低效率。
BMW 在国内的分销体系: 自1963 年开始, BMW 公司在国内建立了一个双重分销体系, 一方面雇佣了一个庞大的批发商体系, 另一方面又由BMW 公司对一些大公司进行直接分销。
这种分销体系看起来工作得很奏效, 因为BMW 公司在联邦德国的市场份额从1963年的2. 8 % 上升到1972 年的5% 。
然而公司发现, 这种双重分销体系导致了严重的竞争扭曲行为。
例如, 由于批发商获得的批发业务的报酬与零售商得到的零售业务的报酬相等, 因而批发商与零售商发生了直接的竞争。
有时那些大的直接经销商的销售额大于批发商的销售额, 但所得的报酬却比较少。
这些由BMW 公司分销策略导致的问题, 使得BMW 公司于1973 年取消了其在国内的批发商系统, 扩大了直接经销系统。
原来由批发商经营的业务改由经销商经营。
BMW 公司在国外的业务: BMW 公司打算在国外市场上也像在国内一样, 采取更为直接的销售方式。
公司懂得, 在国际市场上必须谨慎从事, 以免造成各国已有进口渠道的混乱。
但公司认为有必要取消目前在国外市场上的独立进口商, 而由公司自己的海外营销子公司取而代之。
海外市场上的独立的进口商从德国进口汽车, 然后转卖给特许经销商,再由他们向公众出售。
改用公司自己的海外营销子公司, 意味着BMW 公司也采取了伏尔卡斯瓦根公司和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国际营销方式。
采用直接分销方式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公司可以节省付给国外进口代理商15% 的佣金。
法国市场: 为了落实在海外市场上采用直接分销方式的策略, BMW 公司于1973 年在法国建立了第一个营销子公司———BMW Import SA。
BMW Import SA 代替了以前的法国进口商( 该公司过去一直被称为BMW 法国公司, 现在更名为SFAM 法国公司) 。
SFAM 法国公司继续通过其设在巴黎及其他省份的零售网向消费者出售BMW 公司的汽车。
而向经销商出售汽车的业务却由BMW 公司的海外经营子公司———BMW Import SA 一手经营。
美国市场: 在向美国市场实施新的直接营销策略时, BMW 公司面临着两个选择。
一是买下目前在美国的进口商, 二是像在法国一样成立一个新的、单独的BMW 营销子公司。
公司正在考虑哪一套方案更适合于美国这个重要市场。
BMW 公司1973 年在美国共有250 个代销商。
资料来源: 张景智. 国际营销学教程.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991
讨论:
(1) BMW 公司在海外市场上进行直接分销有哪些潜在问题或不利因素?
(2)公司意识到通过自己的海外营销子公司来经营, 会有哪些优越性?
(3)在为美国市场作决策时, 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你将考虑哪些可变因素?
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文后所列的问题。
睡衣风波
1997年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围绕“古巴睡衣”问题发生了一场政治纷争,而夹在两者之间的是一家百货业的跨国公司——沃尔—马特公司。
当时,争执的激烈程度可以从下面的报纸新闻标题中见得一斑:“将古巴睡衣从加拿大货架撤下:沃尔—马特公司引起纷争”、“古巴问题:
沃尔—马特公司因撤下睡衣而陷入困境”、“睡衣赌局:加拿大与美国赌外交”、“沃尔—马特公司将古巴睡衣放回货架。
”
这一争端是由美国对古巴的禁运引起的。
美国禁止其公司与古巴进行贸易往来,但在加拿大的美国公司是否也应执行禁运呢?当时,沃尔—马特加拿大分公司采购了一批古巴生产的睡衣,美国总部的官员意识到此批睡衣的原产地是古巴后,便发出指令要求撤下所有古巴生产的睡衣,因为那样做违反了美赫尔姆斯——伯顿法。
这一法律禁止美国公司及其在国外的子公司与古巴通商。
而加拿大则是因美国法律对其主权的侵犯而恼怒,他们认为加拿大人有权决定是否购买古巴生产的睡衣。
这样,沃尔—马特公司便成了加、美对外政策冲突的牺牲品。
沃尔—马特在加拿大的公司如果继续销售那些睡衣,则会因违反美国法律而被处以100万美元的罚款。
且还可能会因此而被判刑。
但是,如果按其母公司的指示将加拿大商店中的睡衣撤回,按照加拿大法律,会被处以120万美元的罚款。
问题:
(1)造成沃尔—马特公司困难处境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案例说明政治环境与法律环境之间的关系。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与事实:香港回归10年的几个数字
据新华社香港2007年6月29日电
①香港回归以来连续在“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评选中排名第一。
美国传统基金会及《亚洲华尔街日报》2007年1月16日公布,香港再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这是香港连续第13年排名第一。
②2006年香港股市不断上升,当年股市集资总额创下5245亿港元的历史纪录,是1997年集资总额2倍,2006年底港股市值升至13.34万亿港元,比1997年的3.2万亿港元增加了10万多亿港元,成为全球第六大股票市场。
③香港失业率达4.3%,为9年来最低。
受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袭击,香港经济遭到重创,失业率一度达到8.3%的历史高点,经过努力,香港经济持续复苏,2007年3月至5月的失业率约为4.3%。
④香港每个赛马日大约有120万人观看下注,每年两场的国际一级赛马比赛,电视观
众达10亿人次。
回归10年,香港不仅“马照跑”,而且“跑得更欢”。
⑤目前给予香港特区护照免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34个,,而1997年底只有44个国家和地区给予香港免签待遇。
⑥香港是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2006年底香港有685.71万人,录得整体罪案平均每10万人中约为1183宗,对此特区政府警务处长邓竞成表示,香港是世上罪案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问题:
(1)香港回归10年的这些数字表明了香港地区国际市场环境有哪些特点?
(2)回归后香港与中央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对市场营销有什么影响?
(3)“马照跑”而且“跑得更欢”,这说明回归后香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